心理学家40年研究:真正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奥秘到底是什么?

本文共4314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关于「如何调动孩子积极性」这个永恒命题,或许很多父母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一个经典招数——奖励法。

有位妈妈给我讲了讲她是怎么给孩子奖励的:

我给儿子设定了一个集章奖励制,拖地、洗碗、完成作业、整理房间……分拆成N项任务,完成一项就给他盖一个章,一周清算下来,就按照盖章的数量兑换奖励。……奖励就很花式啦。去迪士尼,买乐高、模型,出国旅游,甚至他还可以自己提议。多好!

是啊,多好。听上去就很科学!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最近看到一个TED演讲,居然让我颠覆了这个所谓的“科学奖励法”!

一场结果令人震惊的心理学实验

这场主题为《谈谈令人惊讶的动机科学》的TED演讲,提出了一个结果令人震惊的心理学实验。
首先是1945年,由心理学家Karl Duncker设计的“蜡烛难题”。
——参加实验测试的人们面前摆着一根蜡烛、一盒图钉和火柴,任务就是:让蜡烛附到墙上,并且不能让蜡滴到桌上。
于是就看到有人试着用图钉把蜡烛钉到墙上,也有人点燃火柴融化蜡烛的一侧,然后粘到墙上。但这些方法都失败了。
大概5-10分钟之后,大部分人就都能打破思路,把放图钉的盒子变成烛台,于是就成功完成了任务。
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科学家Sam Glucksberg升级了这个实验,本意是想证明“奖励机制”的有效性。
任务不变,只是他把测试的人们分成了两组,分别计时。

对第一组,他说:“我给你们计时,是为了建立一个标准,看平均会用多少时间。”

对第二组,他提出奖励法,说:“前25%完成任务的,赚5美元,最快完成的赚20美元。”

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实行奖励法的第二组平均用时居然比第一组还慢了三分半钟!
这个实验的有趣之处就在于,40年多来,测试结果都是如此。
奖励不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结果吗?为什么会这样?
Sam Glucksberg再次升级实验,解开了这个谜题。——在发布任务时,他把图钉从盒子里拿了出来,其他条件不变。
这一次,奖励组的完成速度终于比其他组快了。
总结下来,Sam Glucksberg的第一次实验中,盒子作为存放图钉的容器,给了人们一种固定思维,第二次,则主动帮人们打破了这种思维,于是问题简单很多,也没什么挑战性了。
所以,奖励法在一些情况下确实有用,但更多的情况是,它会适得其反。最关键的一点是,奖励往往会缩小人的关注点,让思路变得狭窄,于是也只适用于一些具有重复性的简单任务。
也难怪文章开头那位妈妈在和我讲她的“集章奖励制”时,最后话锋一转,抱怨道:

这方法一开始用着挺好,但久而久之我就hold不住了。儿子开始讨价还价,没奖励的事他不做,喊他帮个小忙也怪累的……

那么,既然奖励法不是长久之计,什么才是呢?

真正激发孩子积极主动性的奥秘 

这场TED演讲的讲者Daniel Pink写了一部畅销著作 Drive ,书中清楚地总结了这种永恒有效的力量——三个字,内驱力。
其实近两年,内驱力这个话题并不新鲜。简单来说,就是人能够自发自主地完成一件事的驱动力。比如孩子能够在没有奖励的前提下主动做家务,写作业,这都是内驱力的很好体现。
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做法,都是在慢慢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就拿上文的“集章奖励制”来举例。妈妈给儿子设置的任务,其实都搞错了目的。儿子一旦接受奖励,他的内驱力就转变为了外驱力。完成作业,做家务等等本该享受过程,发自内心的
这种“赚取奖励”的心理还有潜在的风险: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再满足于相同或类似的奖励了呢?如果有一天,他想要的奖励我提供不了了呢?
所以,适当、适度的奖励当然很好,但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奖励是常态,是“只要做了……就会有……”。
好在,Daniel Pink在书中不光提出了问题,还给到了解决方案——内驱力的三大要素。

掌握内驱力的A.M.P.三要素

根据Daniel Pink的分析,内驱力的三要素分别为:自主(Autonomy),专精(Mastery),目的(Purpose)。
前阵子和一位家有青春期少女的妈妈聊起,才发现她也正在孩子身上实践这三要素,并且颇有成效,想给各位父母极力推荐这一方法。
心理学家40年研究:真正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奥秘到底是什么?

1

自主(Autonomy)

曾有一项长达数十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给予孩子选择的空间,能够让他们感觉有更高的自主力。
关于这一点,澳洲畅销书《每个家长都需要知道的10件事》中,家有6娃的作者库尔森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经验谈。
库尔森的6个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8岁,如何让每个孩子都有条不紊地度过早晨的时间成了他和妻子的大难题。
他们经过重重摸索,终于找到一个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给每个孩子做一张早晨事项清单,然后模仿餐厅点餐的形式,给家里的早餐也制作了一份菜单,上面有鸡蛋、牛奶、橙汁、谷物等等各类选项让孩子自己勾选。
点完餐还没完,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煮蛋或做其他比较复杂的早餐,大一些的孩子就要自己一手包办,自给自足了。
可别小看这个方法,库尔森夫妇实际上在此过程中给孩子进行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心里转变——孩子开始觉得,早晨的时间“是我选择的”,早餐是“由我来决定的”,而不是爸爸妈妈命令的。
父母适当地给孩子自主权,是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做事情的最佳契机。
不得不说,还有些爸妈不但不“放权”,还喜欢干预孩子做事情,他们总觉得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做,结果会更好,于是对孩子的做事方式百般挑剔。
对此,有句话说得好:“完美主义不仅是美善之敌,也是成长之敌。”孩子得不到自主权,身后还有父母的两双“火眼金睛”,要么凡是做不好,要么两手一摊,不做了。这都是站在了孩子“自主性”的对立面。
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所说,“对大人而言,最难的是转变态度。……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成年人总有正确答案’的想法。

2

专精(Mastery)

Daniel Pink在 Drive 一书中,解释专精是“一种刻意练习”,这个练习的过程是痛苦的,有目标的,有方法的。
各个领域的天才也好,大牛也罢,其实都强调过“刻意练习”的必要性——
郎朗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因为:
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比尔·盖茨也说: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
曾看到过一名14岁少女的案例:从小,女孩儿就是“三分钟热度”爱好者,画画、弹琴、芭蕾……没有一个兴趣爱好能保持下来。
直到有一天,对心理学很有兴趣的女孩儿读到了一本书《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便立下志向——到本书作者所教的学校,斯坦福大学去读心理学!
女孩儿为此给自己制定了两个目标:攻克英语,钻研心理学。读了她的“刻意练习”过程,我总结了如下两点关键:
【及时给自己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需要提醒孩子经常自我反思,回忆自己在哪些细节和学习方式上存在不足之处,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足。
这种自我反思的能力和习惯,是帮助孩子在未来学习、生活上的必需品。
【不断走出舒适区】
就拿英语阅读这件事举例,让孩子走出舒适区,其实就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
可能目前来看,孩子对某个程度的阅读非常拿手,那就要让他再看看更高难度,或是其他不熟悉领域的阅读材料,千万不要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

3

目的(Purpose)

自主性和掌控感有了,那还得有目的吧?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目的性呢?
关键是,引导他们给自己设目标。
关于这一点,我推荐一个非常经典的方法——SMART这个方法把短期和长期的目标通过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方式拆解开来,能够帮助尚未定性的孩子清楚地梳理思路。
【Specific 具体明确的目标】
比如,相对于“我要多帮家里做家务”、“及时把寒假作业做完”而言,“我每周末要帮家里洗至少两次碗”、“我寒假里每天要完成两页练习册”就显得更具体明确一些。
【Measurable 能够衡量的目标】
比如,“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要比这学期进步5个名次”总比“我要好好学习再进步”听上去靠谱吧?很多事情并非一蹴而就,教孩子学会分阶段拆解目标,可行性会更高。
【Attainable 可以达到的目标】
设立目标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跳一跳,够得着”,也就是说,孩子能够刚好通过努力来达到。比如让孩子学游泳,就不要一下子推水里让他自己游,可以今天先学会憋气,明天学划水,后天学蹬腿……一步一个脚印。
【Relevant 平衡关联的目标】
天马行空的孩子往往会有三分钟热度的情况,这阵子可能还专注于画画呢,过一阵就嚷嚷着要学吉他,再过一阵又对跳舞感兴趣了……这种情况很正常, 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评估这些目标的优先级,时间精力、擅长程度,都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Timely——设定期限的目标】
定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目标,何时是个头呢?设定期限就很重要了。

一方面,让孩子知道,每个目标都有一定紧迫性,需要自己掌握进度;

一方面,也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养成制定计划,完成计划的好习惯。

曾听一位9岁女孩儿的爸爸聊过“内驱力”的话题。他说,最最关键的,还是父母自己做到“内紧外松”。

“内紧”是指,父母要时刻关心孩子的动向、内心以及成长的过程,尽可能地陪伴在他们身边;

“外松”则指,有时候需要弱化家长这一角色,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总结,摸索,让他们大胆地试错,大胆地冒险。

而本文所说的A.M.P.三要素,也只是一种实操方法。其背后蕴含的,说到底是一种坚信孩子内在生命力的底气。
所以,培养一个积极主动的孩子,就从我们父母的“第一次放手”开始吧。
来源 | 阅读第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