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关于四禅八定的建立及其简要内容
期 刊 号:6101修习声闻乘法行的人,志在趣求解脱。解脱是果,必须以无漏智慧断尽了迷理和迷事的两类烦恼才能获得,所以无漏智是证得解脱的亲因。但无漏智的生起,又必以净定为依,为了有利于净定的修成,又必须严持净戒。故修解脱行是必须依戒定慧三学而修的。释迦世尊在《杂阿含经》二九卷中说,“三学具足,是比丘行”,“戒学随福利,专思三昧禅,智慧最为上,亲生最后边;牟尼持后边,降魔渡彼岸”。由此可以知道三学是修解脱行的总纲,而定学实又为三学中的枢纽。故世尊特别赞叹禅定说:“如是修习禅,于诸深广欲,悉得渡彼岸,不为彼所持。”(杂阿含经卷三九)因此,在论藏中有很多的著作阐述对于定学的建立、修法,引生功德等特加决择。这里依据经论所说,只谈一谈八定的建立及其简要内容。 定,是专念住于一境的意思。经论中说它是“心一境性”,或“专一所缘”。它的差别名称有七种:梵语三摩呬多(汉译等引)、三摩地(等持)、三摩钵底(等至)、驮衍那(静虑)、质多翳迦阿罗多(心一境性)、奢摩他(止)与现法乐住。等引、等至、静虑三名通于有心定和无心定,其余的四种名称,唯是有心定。又等持与心一境性两个名称,通于定地和散地,其余唯通于定地。 定的建立,约界地有八种差别,即色界四地有四根本静虑,无色界四地有四根本定,《俱舍论》总称之为八等至。在八等至中,各有生得和修得的两种:其一由生前修禅应感生禅天的业行,现世生于八定地天中而现起禅定,这是由宿业生得,故名生得;另一由现生中修习禅定业行而即生获得八种定地中某一定地的心一境性,这是由现在修习而得,故名修得。这里只想谈谈现修现得的修得八定。先说四静虑。 四静虑是:色界中的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这四种静虑都是以心一境性为体;若连它的助伴一起说,则总以五蕴为体。作为静虑之体有受、想、行、识四蕴,是很可以理解的,为什么会有色蕴呢?因为凡是定心,就必有定共戒摄持的身语二法,故有色蕴为体。 为什么四禅称为四静虑?静虑的意义是怎样?静是寂静,虑是审虑,即由定寂静、生慧审虑,于所缘法如实了知。如《俱舍论》说:“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可以知道静虑一名,实包含着定慧二义,只有定慧均等的三摩地,才最能“寂静审虑”。就静虑一名的特胜来说,只能为色界四定所独有;无色界的四定由于定强慧弱,寂静多而缺少审虑,故不得名为静虑。《俱舍论》指出色界四定特胜四义:一诸等持内唯四静虑摄十八支;二止观均等,最能审虑;三得名现法乐住;四得名乐通行(“乐通行”是四道名称之一,即为利根修行者所依的定,是止观平等的双运转道,具现法乐住,故名乐通行)。又《毗婆沙论》卷八十评家说:“要具二义方名静虑,谓能断结及能正观。欲界三摩地虽能正观而不能断结,诸无色定虽能断结而不能正观;故非静虑。复次,若能遍观遍断结者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能遍观而不能遍断结,诸无色定二义俱无”故非静虑。复次,若能静息一切烦恼及能思虑一切所缘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能思虑一切所缘不能静息一切烦恼,诸无色定两义都无,故非静虑。复次,诸无色定有静无虑,欲界三摩地有虑无静,色定俱有,故名静虑。”两论所说,对于色界四定独得名为静虑的意义可以了然无余了。 色界禅定旣然都是以“心一境性”为自体,为什么有四级的差别而建立为四种静虑呢?这是由于上面提到十八支分或具或减展转增胜的功德而分的。如初静虑具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五支;第二静虑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第三静虑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婆沙》卷八十评说:“初二静虑是轻安乐,第三静虑别是受乐;初二静虑乐是行蕴摄,第三静虑乐是受蕴摄”)、心一境性五支。第四静虑具有行舍清净、念清净、非苦乐受、心一境性四支。后面的三定,于寻伺喜乐四支渐离,故成差别。如《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观法经》说关于四禅十八支差别相: 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寻)有观(伺),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比丘离于喜欲含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比丘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 为什么初静虑与第三静虑各立五支,第二静虑和第四静虑只各立四支呢?《顺正理论》说,这是因为欲界多诸恶法和胜妙的五欲难断难舍,为了对治彼故,所以初静虑须具五支。第二静虑的喜心动踊极强,引五部爱(亦名五部惑:即指迷于苦集灭道四谛理的见惑和迷于事相的修惑)难断难舍,为了对治彼故,所以第三静虑须具五支。在初静虑和第三静虑中,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第二静虑和第四静虑只各具四支。 更进一层来分析,在四种静虑中只建立这些支分,是由于在对治、利益、自体三类法的满足,不容许再少或再多地建立支分。如初静虑中的寻伺是对治支,能断欲界的欲恚害等法故;喜乐是利益支,由寻伺支对治了欲界的障定法,得离生喜乐故;心一境性是对治支和利益支所依的自体支;依止定力寻伺喜乐得生起故。第二静虑中的内等净是对治支,能对治初禅的寻伺故;喜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前二所依的自体支。第三静虑中的行舍、正念、正慧是对治支,对治第二静虑的踊动喜故;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前二所依的自体支。第四静虑中的舍清净和念清净是对治支,能对治第三静虑乐故;非苦乐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前二种所依的自体支。总前四种静虑所摄十八支,由此对治、利益、自体三类法摄尽。 由于具支多少的不同。在论典中也有把四禅外直称五支为五禅的。如《解脱道论分别定品》中说: 复次,定有五种: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禅。五禅者为五枝:觉、观、喜、乐、一心。离五盖成就五枝,是谓初禅;离觉成就四支,是谓二禅。离喜成就二枝,是谓三禅。离乐成就二分,谓第四禅,所谓舍、一心。” 这里所说的觉、观,就是寻、伺。也是约寻伺喜乐支后后地渐离前前支而显定地的差别。所谓五禅,是特别把从初禅到第二禅的中间静虑由于离寻具伺的不同,开出建立而成为五禅了。 在南传的论典中,也有这样的分法。如《清净道论说取业处品》说:“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于五法中,这里仅以超越于寻为第二禅,以超越寻与伺为第三禅,如是当知便成五禅。依彼等(五禅)的五支而有五定。如是依五禅支而为五种。”该论在说地遍中,对这一问题还有更为较详的解说。但在一切有部和经部等的论典中,都认为中间静虑于建立为根本定的支分不具,所以只建立四种根本静虑而不立五禅,这在圣教和理论上都比较是有更多的根据的。 所谓支,是资助义,即由支资助而成就静虑。《毗婆沙论》说有五种意义:一随顺义,即诸静虑所摄的支,能随顺于当地定法;二负重担义,即诸静虑所摄的支,能引摄此地静虑;三成大事义,即诸静虑所摄支分,能够成办此地静虑;四坚胜义,由诸静虑所具支分,能够令此静虑坚固殊胜;五分别义,由于诸静虑所具支分有异,也就分别显示出了诸静虑的差别。毗婆沙师说,唯心一境性是静虑、亦是静虑支;其余的支分唯是静虑支而非静虑。俱舍论师取经部义说,静虑是总称,支是别义,总揽别成,故静虑是假,支分是实。 四种静虑的十八支,约其实体只有十一支,即初静虑的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五种实事。第二静虑的喜乐心一境性三支是与初静虑的三支相同而无别体,只增加内等净,足前为六支。第三静虑心一境性同前,增加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四支,足前成十支。第四静虑行舍清净、念清净、心一境性三支同前,增加非苦乐受,足前为十一支。 以上说的是色界四种静虑的建立,以下说无色界四定。 无色界四根本定是:一空无边处定,二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如《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观法经》说: 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比丘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比丘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比丘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 四定亦皆以心一境性为体。由于此界无色,并助伴合说,亦只有受想行识四蕴为体。四定的差别,皆由瑜伽师离了下地染分生起上地净定而建立。即修定的人,已得第四静虑,更厌患色质的障碍,心欲出离,修习观智灭除色相,缘空入定,心与无边际的虚空相应,是为空无边处定。已得空无边处定的瑜伽师,觉心住虚空,仍有相对的空相存在,尚非静妙,进而厌患虚空,泯除空相,转心专缘内识,住识无边相,是为识无边处定。已得识无边处定的瑜伽师,觉住识仍有所依,乃更厌患心识,舍识泯心,依无所有,寂然而住,故为无所有处定。已得无所有处定的瑜伽师,厌患无想如痴如闇,厌患有想如病如箭,觉唯有非想非非想与有想无想相违,寂静美妙,即舍无所有处定,心与非有想非无想相应住,是为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种定中的前三定,约加行立名。即空无边处,由定前加行位起厌色境,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此定成就时立空无边处。如是于加行位中厌无边空,起胜解想,思无边识加行成时,立识无边处名。于加行位中厌无边识,起胜解想,舍诸所有,寂然而住加行成时,立无所有处名。唯第四定是约当体立名,此定由想昧劣,无有下地的明慧胜想,得名非想;但是有昧劣的想,故名非非想。 无色界四定为什么都叫做“处”?因为就佛教瑜伽行者说,无色界虽已离色质的障碍,非佛教的修定的人多误执得到这些定就是解脱。为了破除这种谬执,说明无色四定仍然是有漏苦果的生长所依处,故说名为处。如《顺正理论》说:“此四无色皆言处者,以是诸有生长处故。”无色界四定,由于定胜慧劣,功德少故,不立支分。“诸瑜伽师乐修善品,若于广大功德聚中别建立支,精勤修习;若诸无色寂静增故,心心所法昧劣而转,是故于彼不建立支。” 色界四种静虑、无色界四处定,对近分定来说,共称为八根本定;由依于界地边际建立的,一一根本定都名边际定,指已得的根本定,在此一地中是至极究竟无可超越的了。 这八种根本定,《俱舍论》总称为八等至;就它的性质来分,又有味等至、净等至、无漏等至三种的差别。 第一味等至,是指有烦恼相应的杂染定。味,是约能味着定境的贪爱而说的,爱名为味,定与爱相应,故名味定。实际上杂染定非唯爱俱,不过举爱为例,如《婆沙论》一百六十一卷说:“此中举爱为门,令知余烦恼亦尔。”《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由四无记根相应,定皆成染。四无记根即:爱、见、慢、无明。这些烦恼为定地定力所伏,不发恶行,是有复摄,故名“无记”。由此四惑,染污其心,以诸染污静虑定为门,令色无色界一切有复无记的烦恼随烦恼生长不绝,为能生散地烦恼的根本,说名为“根”。第一由爱故,修定的人入初静虑乃至有顶定已,于定功德贪味染着,是为爱上静虑定。第二由见故,修定的人入初静虑乃至有顶定已,依止诸定起常等计执,或计为能得清净解脱等,即于此见坚执不舍而住,是为见上静虑定。第三由慢故,修定的人入初静虑乃至有顶定已,即依所证胜定,对于下界生起桥慢,计自地为胜,或计唯我能得如是之定,余人皆不能得,是为慢上静虑定。第四由疑故,一类修定的人,希求解脱,于四圣谛勤修现观,由无明增故,未通达真实的道理,对于自己所证的殊胜品法,常生疑惑,疑所证是解脱耶?非解脱耶?是为疑上静虑定。这里说的由爱见慢疑四惑染污其心,令定成染,正如声闻地所说亦令诸余随惑生长。《毗婆沙论》指出“见疑慢无明,此诸烦恼与不染污静虑无色展转相续而现在前,令瑜伽师名爱上静虑、见上静虑、疑上静虑、慢上静虑者,亦有余缠随烦恼垢共相应义,烦恼胜故,但说烦恼。” 第二净等至,即世间的善定,与无贪等自性善法相应起故,所以名净等至。此远离烦缠垢的四静虑、四无色定,是前味等至的所味着境,如《婆沙论》一百六十一卷说:“净定无间起味相应定,净定为所味,是所缘故;味相应定是能味,是能缘故。”这净等至又有四种差别:一顺退分定、二顺住分定、三顺胜进分定、四顺决择分定。顺退分能顺烦恼,即劣根行者,未善调练诸根,入静虑定已,于自定地不善通达,不恒安住,于诸功德不能摄持,于上地定不能欣求,数数现起顺下地想,是为顺退分定。顺住分能顺自地法,即中根性行者,入静虑定后,不求上进,亦不退下,唯安住于自地中,是为顺住分定。顺胜进分能顺上地,即利根行者,于所得定不生喜足,于上地定欣乐,由此因缘,引发上地等至,名顺胜进分定。顺决择分能顺无漏,若观行者,入静虑定已,于一切萨迦耶中,深见过患,于自上定皆不耽着,多住厌想,乐断诸有,乐修无漏,是为安住顺决择分定。 在八种净等至中,下七定各具顺退、顺住、顺胜进、顺决择四种;非想非非想处只具三种,缺顺胜进分,由于此定已至有顶,更无上地再可进趣故。这四定相望相生是这样:第一顺退分能生二种,即顺退分和顺住分。第二顺住分能生三种,即顺退、顺住、顺胜进三分。安住于有漏定故,不能顺生决择分。第三顺胜进分能生三种,即除顺退分,生余三分。第四顺决择分,唯能顺生自顺决择分,不生其余三种。 第三无漏等至,即出世间的无漏善定。远离烦恼缠垢,性净无染,为生起法智类智的所依,故是引发真无漏智的纯净善定。爱不能缘,以非是爱所味着的境界故。 在八种根本定中,前七根本定各具有味、净、无漏等至;而第八非想非非想处定,唯具二种,即味等至和净等至;因为有顶地由想昧劣,不能起无漏观,故缺无漏等至。 如上所说八种根本定,各有一近分定,即趣入于每一根不定的近方便,为根本定的入门定。由于根本定有八种,所以近分定亦有八种。近分定在五受中唯与舍受相应,因为近分定是趣入根本定的近方便行,此时对于下地的染污法尚未能离掉,心怀怖畏,必须艰辛地加功用行,对治下地惑染,故此位意识,不可能与喜乐受相应,故唯舍受俱起。八种近分定中,初静虑近分又称为未至定,即未至根本定的意思,以此位近分是尚未曾获得过根本定的第一个近分定,所以独得这样的名称。其余的七个近分,皆是乘先定势力引生,故不可名为未至定。关于未至定的建立,《顺正理论》提出教理作证说:“且有未至,如契经言: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圣慧于现法中得诸漏尽。若无未至,圣慧依何?又《苏使摩契经》中说:“有慧解脱者,不得根本定。岂不依定成慧解脱?由此证知有未至定。”以味、净、无漏三类等至来分摄,八种近分皆属于净定所摄。唯初禅未至定,亦通无漏定摄;如《顺正理论》所引教证,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者,依未至定起圣道故。为什么上七地近分不通无漏呢?《顺正理论》解答说:“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以诸欲贪由寻伺起,此地犹有寻伺随故。”八种近分皆无味定,因为近分定是趣入根本定的近方便,正是艰辛生起的离染道,为镇伏下地惑而勤加功用,所以不生贪味爱着。对于这一问题,也有抱持异议的,一即认为未至定亦有贪味相应,因为在未生起殊胜的根本定时,缘于未至定亦生起贪爱故。依据这种说法,则未至定具有味、净、无漏三种等至。上七近分由于已经曾得下地根本定故,于彼近分不生贪爱,故上七近分仍不说有贪味相应。 还有一种特殊的定,名中间静虑。这是在初禅根本定以上,二禅根本定以下的一种中间定。它与诸近分定不同,诸近分定是离下地染道,是趣入根本定的近因;中间定则不然,它于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地中,处于无寻唯伺地。初静虑有寻伺相应,上七地皆无寻伺,唯中间定无寻唯伺,故它胜过于初禅根本定,未及第二静虑根本定,依此义故立中间名。亦由此道理,第二定以上无有中间静虑,一地升降无如此事故。关于中间静虑的建立,《顺正理论》作如是说:“有中间定,如契经说,有寻伺等三三摩地。经说初定与寻伺俱,第二等至中寻伺皆息,若无中间静虑,谁有伺无寻?以心心所渐次息故,理应有定有伺无寻。又大梵王是世界主,离中间定谁为胜因?由此证知有中间定。”中间定亦初静虑摄,具有味、净、无漏三种相应。为什么有味相应呢?以此定别系于一生处,有大梵殊胜功德可爱,即多修习中间定的人,当来定能招生大梵处果,故有贪爱相应。因此,中间静虑亦如根本定具有味、净、无漏三种相应。由修此定,须自勉励用功才能生起,所以无喜;又因无眼耳身三识生起,所以无乐;已出离欲界,所以无忧苦;故中间静虑同诸近分定唯与舍受相应。 在味、净、无漏三种等至中,那一种等至有殊胜力量能够断除烦恼呢?《俱舍论》说:“无漏能断惑,及诸净近分。”这就是说,凡是无漏定皆能断惑,还有清净的近分定也能断惑。断惑的道有两种,一种是无漏道,一种是有漏道。无漏智是烦恼的对治道,诸无漏定是生起真无漏智的所依,故是无漏的能断道。诸清净近分定由欣上厌下的观行断除下地烦恼,故是有漏的能断道。如前所说,无漏定有九种,即色界四根本定,无色界前三根本定,初禅未至定和中间定。这九个定都能引生无漏圣道断除烦恼,其差别相是:彼未至定生起的无漏道,能断一切地的烦恼,也就是能离三界九地的惑,依其余的八定,即中间定、四根本静虑和前三无色定所起的无漏道,只能断自地和上地的烦恼。为什么不能断下地惑呢?因为下地惑先已断除,若未离下地染时上地圣道必无现前之理故。故《俱舍论》说:“无漏未至道,能离一切地,余八离自上。”依近分定所起的有漏道,只能断下地惑染。即依初禅净近分定所起的有漏道,只能离下欲界的惑染;依第二禅净近分定所起的有漏道,只能离下初禅的惑染;乃至依有顶净近分定所起的有漏道,只能离下无所有处的惑。为什么不能离上地染呢?因为势力微劣故;为什么不能离自地染呢?为自地烦恼所随逐系缚故;为什么不能离下下地染呢?先已断除,无可再离故。 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提一下:一是八种净根本等至能不能断惑呢?不能。第一不能断下地染,先已离故;第二不能断上地染,上地法胜于已故;第三不能断自地染,与自地惑同一所缘生起故;又自于自非对治故。二是净中间定能不能断惑呢,也不能。道理与净根本等至一样。净根本定尚不能断除烦恼,染定不能断惑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