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替你“看家门”的方子!挡住风湿,浑身不疼,请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古方,玉屏风散。
这张方子,你应该很熟悉吧?它的配伍,就是防风、黄芪各30克,白术60克。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6到9克送服。这是最标准的用法。按照这个比例减少用量,做汤剂来用,也可以。
这张方子,我把它的功效,比喻成“看家门”、“守大门”。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身体的一名更夫、警卫,或者说保安,专门来守护我们。
闲言少叙,我给你讲一张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7岁,医案记载姓陈。
这个人啊,工作原因,长期在湿地环境下呆着。
最初,感觉上没啥大不了,挺好。后来,他就发现自己的四肢关节,出现游走性疼痛。今天这里疼,明天那里疼。尤其是在阴雨天气里,这种疼痛感最强烈。
到后来,上述问题愈发严重。最近这两个月,左侧肩关节胀痛,不但抬胳膊费劲,连左手握东西都困难了。
为了改善病痛,患者曾经遵医嘱服用很多祛风除湿的中药,西药也用了不少。但是效果始终不好。
很多医家就纳闷,说这个病,就是简单的风湿病,很简单,怎么就用药无效呢?
后来,此人投了一位医家。到这时候,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原来,这个人脉象细涩,舌淡,苔白腻,仔细询问,得知患者平时比较怕冷,身体畏寒,怕风,有时候还冒汗,主要是夜里盗汗。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果断书方一首,但见——
黄芪30克,白术、防风、桂枝、当归、桑寄生、秦艽各10克,鸡血藤15克。所有这些药物,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连用5剂,关节疼痛肿胀现象就好转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盗汗现象缓解。
这时候,原方不变,继续投用30多剂。最终,患者诸证悉平。
这是1985年于《上海中医杂志》上刊发的验案。我看到以后,觉得特别有意义,所以收藏至今。
现在,我想和你一起聊聊,这背后的学问。你可要一步一步地跟住我的思路。
你看,这个人,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现在骨节游走疼痛,阴天下雨较重,肩关节肿痛明显。
这很显然,他是感受风湿了,对不对?
有风邪,所以才游走性疼痛。有湿邪,所以阴天下雨较重。
因此,要想改善问题,就必须祛风除湿。我们看看上头的方子,桂枝、当归、桑寄生、秦艽各、鸡血藤这几味药,基本以祛风除湿为主。鸡血藤和当归,养血脉,通经活络。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些,患者一定不会取得好疗效。因为类似的药,人家早用过,被证明无效。
那么,为啥医案里的方子就好用呢?因为它加入了黄芪、白术、防风。
这三味药,你看上去,眼熟不?
对了,这是我前面刚刚讲过的玉屏风散啊。
玉屏风散是干啥的?简单是,是益气固表止汗的。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气足了,体表卫气才能行使它抵御外邪、固摄汗孔的作用,我们才不会怕冷、多汗、畏风。白术,健脾益气燥湿,配合黄芪来固表。防风,则是祛风湿之邪的。因为之前,患者卫气不足,所以经常被外来的风邪欺负。现在,用防风,把外邪往外撵,然后再用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把门一关。人体这才会重新归于安宁。
这么一说,玉屏风散,就是替我们看大门的方子。气虚所致的自汗、盗汗、恶风、畏寒、脉虚弱等毛病,用它是可以治疗的。
现在,我们看看上文医案里的患者。他除了四肢关节疼痛外,是不是也盗汗啊?是不是也恶风怕冷啊?脉象是不是也比较虚弱啊?看起来,他有明显的卫气不足的问题啊。这就难怪之前的他,用那么多祛风除湿的药不好使了。他卫气虚,挡不住风湿之邪。你这边用祛风除湿的药攻伐,那边外邪还一个劲儿地往里钻,你说你这个病还怎么好?
所以啊,在医案里,医家用了黄芪、白术、防风这三味药,来帮患者“看大门”。正因如此,患者到最后不但骨痛消失,连盗汗现象也没了。这就说明,他的大门被关好了。这都是玉屏风散的功劳啊。
其实,玉屏风散,主要还是治疗气虚汗症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算是一种临床新用。我们在了解这个方子以后,一定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多汗,原因太多了,未必都是适合玉屏风散。你要是吃反了,那就坏了。
说起来,像玉屏风散这样方便、实用的方子,中医里有很多。他们一个个,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有的,像玉屏风散那样的,是给我们看大门的。有的,能清湿热、是扫垃圾的清洁工,比如温胆汤、二妙散。有的,是专门来劝架说和的,比如痛泻要方。还有的,是专门给我们唱催眠曲儿的,比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总之,它们妙趣横生,身怀绝技。我们真应该好好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啊。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医案里那张治风湿病的验方,非专业人士,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