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 | 《经典中医概论》15:物质化的迷途
物质化的迷途
学针灸的时候,前辈都讲:“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个经是人体的十二条经络,相当于北京的一号线,二号线,或者二环、三环,是主要的交通干线。穴位是什么呢?是每一站点,会有很多人出入的地方,比如天安门、国贸、呼家楼。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能量传输系统。穴位是这个传输系统主干线上的一些中转站,有大站,有小站。
《黄帝内经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提到人体有365节,节就是穴位,人体有365个穴位,和一年的天数相应。里面还提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现在做研究针灸工作的学者,如果能尊重和理解这句话,可以给国家节省很多科研经费,也能节省自己和他的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因为很多关于经络和穴位的研究,方向是有问题的。
从六十年代,针灸开始在全世界受到关注和研究,研究者就一直希望寻找针灸和穴位的物质性基础。在物质层面找,最开始是从解剖、神经来寻找,后来从细胞水平,细胞内外化学-生物信号方面探索,再后来与时俱进,从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研究。但《灵枢》说得很清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我们的先贤怕后代不明白,后面还加了一句:“非皮肉筋骨也”。
十二经络,是十二条线路。人体的外侧,手外侧和脚外侧各有三条线,所谓外侧为阳,阳经有六条;内侧的阴经也各有六条,所以一共有十二条。还有奇经八脉,是八条特别的经脉。
我们回到三焦(下焦、中焦、上焦),前面讲过,下焦元气和中焦中气是人的能量中心,三焦的气机运动规律是“开与阖”。这个开阖运动,像大海的涨潮与退潮,是整体化的运动,内外同步,表里如一。那现在说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它们之间有矛盾吗?没有。为什么呢?
经络学说是古人给我们学习的方便法。
我们说过,中医所研究的是能量和信息水平的人体、生命与世界。这个层面,是超越我们熟悉的物质世界的二元对待的,是一元论。心就是身,身就是心;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一就是一切。所谓“一气流行”。在中医看来,一切物质层面的病痛与症状,都是能量和信息层面没有调和的结果。
最开始学习经络时,我们都接受这样的观点:人体的气是沿着这些线路走的,因为教课书上这么写的。后来给自己扎针,比如扎足三里,发现气不只沿着胃经走,有时直接就跳到内侧的阴经去了。
尤其对于那些敏感的人,哪怕只扎上一针,就像是一块石头扔进一个池塘,涟漪(气)就布散开来,完全超越这些具体的点线面,也就是超越了经络穴位的固定路线。人体的经络实际很像丝瓜络,到处都充满着细微的通道。
因为老师的指点,我从大学开始打坐站桩,身心比较敏感,再和有内证感受的医生、道士、或是有静坐太极习惯的老师交流,大家都有类似的体会和认识。
我们初学的时候,对于中医理论里的脏腑、经脉,都是从熟悉的有形有象的物质身体来理解的,所以有这些线路,有这些脏腑器官,像我们的城市和肉体,条块分割。这是事实,我们的肉体就是这样的存在。
但是,除了这些物质性的部分,我们还有能量水平的人体,与物质水平的人体同步存在,共同作用。在古代中医的眼中,这个能量体,如果是在完美的健康状态中,真的是既没有内外,也没有上下的,就是一团生气,就像一个太极球。
但在我们这些平常人,芸芸众生,这团生命之气,还是有内外表里上下的差别的,有厚薄,有明暗,松紧之差别,有通畅与阻塞。越是严重的病,越是失常的人体,这团生气就越薄,越不均匀。
古人为什么用一个太极球来描述呢?想象一下,悬在虚空中,没有一个坐标原点,阴与阳像两条鱼,在那里转。
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一个看起来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可能只是下一阶段变化的信号,也能变成一件好事情。这个细微的部分,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的能力,需要大家通过打坐和站桩来体会,有体验就自然理解了。用语言就很难讲清楚。
佛经里面常常用“实相”这个词,超越主观与客观。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所熟知的客观,会不会也只是有限的五官知觉,加上受限的思维经验、程序化的推理结果呢?
“实相”是:万物本来的面貌——如是。就是这样。
水是什么味道,你得自己来尝。
虚己的功夫
传统中医有两套入手的途径,这几天讲的理论,关于三焦、开阖、八纲、问诊、辩证,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过程,是用来帮助大家理解,也为了便于表述的一套工具。
但是,如果只是字面理解、逻辑上接受是不够的,用来考试过关是可以的。但最终,你能不能在面前的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身上体会到这些概念的实象?
还记不记得第一节课说的:“人如何去体会一只豹子”?不能以管窥豹,而要变成这个豹子。
中国文化里,“虚己”的功夫,讲的就是如何变成那只豹子。打坐,志意虚下来,在面对病人的那一刻,忘掉所有的已知,概念,经验。
把脉时,《黄帝内经 脉要精微论》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能不能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他最近或者当下的情绪,平常的情感-思维-行为模式?能不能直接体会到他身体里的的风寒暑湿燥火?分布在什么层次?下焦的虚实,中焦是否有淤积,他的生活是否混乱失控?这是需要医者“虚静”后,才可能了解到的。
当一个医者经过“虚静”的训练后,有了直觉,就可以超越书本上按部就班的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穴位,就可以不再受限于说明书上写的药物功效,按图索骥来处方。但这是需要训练的。
从学中医,到后来教中医,我有一个体会,选择读的书要非常小心。世界上的书有两类,第一类,是关于实相的书,就是经典。比如庄子、老子、孔子的著作,中医里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药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这一类是必须要读的书。
第二类,是解释经典,或者阐述一套自创理论、纪录自己经验的书,这里面良莠不齐,需要鉴别。认真学习经典,经过临床实践,如实写下的纪录,会帮助我们理解,给我们更多的思路,但有的一家之言,读了反而会限制我们的理解。古人写书很小心,也很认真。现代有不少纯粹为了写书评职的文字,可读可不读。
经常有人问,《伤寒论》读哪个版本?读哪家注解?其实,看原文就行了,版本在古代是个大问题,因为传抄容易有谬误,而且很多书秘而不宣。现在正式出版的中医古籍,都是经过认真考证,点校的版本。重点是我们需要时间和实践,要慢慢地跟着经典透进去,体会古人的心意,体会他们看到的气象、气化、气机、神气的变化,与外物的感应。
古代的医书里,常常有记载:读书的时候,会拜书、拜画,在现代人看来,这是种奇怪的行为,作者已经死了好几百年了,跑过去拜一拜有什么用呢。
这个是什么?这是诚意会心。你心里有一分尊敬和信任,就会多一分理解。
比如说我们翻开一本《金刚经》。会有开经偈:“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多美的文字,这只是文学性语言吗?我们现在人都认为,这个是古代的一种朴素的情感,是文学性语言。
其实不仅仅如此,当一个人处在这么一种恭敬、诚挚的状态的时候,你自然就虚己忘我。当你是虚己忘我的时候,其实你跟这个书所联结的知识、体验接通了。
这是科学,现代心理学认为:沟通的本质和效果,不在于沟通方式、语言,而在于双方的内心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常常在“恭敬、诚挚”的状态,不管是和领导还是下级,或者家人,沟通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所以,古人把立功、立言、立德,称之为“三不朽”。“立德”,顺应天地、合德自然;“立功”,造福万众、建立功绩;“立言”,传播智慧,教化后世。此三者,是虽久不废,人死而其功德不朽的。
---------------------------
主讲人:李 辛 地点:北京 辛庄师范
文字校对:甘露泉 青莲 甘草·巴比 奕阳
文字整理:定鱼知楽 昨夜西风 庞贝之石 蝶儿 采三影 窗外别名 鼗 黑猫 三界 蓝色玫瑰
编辑:光明丫
校对:李辛
---------------------------
点击阅读 李辛 | 《经典中医概论》14:自我康复的五个方法
三年制自道中医课程开始招生
自道中医学堂首次与法国传统医学教学研究院(法国能量学院)合作,开设一门专业、深入、系统的三年制中医课程,学期三年。经过三年学习并且通过考核的学员,将授予经法国传统医学教学研究院认证的毕业证书。
不同于以往针对中医爱好者的课程,本次三年制课程是根据法国传统医学教学研究院教学大纲的要求,旨在培养真正具有临床能力,在未来有条件可以自己开业行医的学员。经过考核获得毕业证书之后,学员可以凭此证书在欧洲,如德国,瑞士等地参加当地考试,从而真正具备行医资格,或者在国内寻找合适的途径参加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考试,获得医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