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每天练 | 玉树琼花不冻河,中国冷极在根河(2021届144)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新启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期待您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共同交流。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安徽省淮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远古时期地壳运动活跃,造就了多条断裂带。根河市位于山间小盆地,海拔700~1300米, 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千米,一年中大部分时光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冬季漫长而寒冷,持续时间超过250天,冬季气温平均值达- 41.6°C,被国家气象部门认定为中国“冷极”。特殊气候不仅造就了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冰花等自然景观,还催生了冰雾、冰包等奇特现象,特别是一年到头都不会结冰的“不冻河”,水温在2~3°C。但冬季不同于吉林市附近长达数十千米的不冻河,根河市的不冻河规模不大,长度在数十米到200米,冻河与不冻河间隔出现。

【小题1】简析根河市成为我国“冷极”的原因。

【小题2】说明根河市雾凇的形成条件。

【小题3】比较冬季根河市不冻河与吉林不冻河的形成原因。

【小题4】阐明根河市地形、地质、气候、森林与不冻河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本题以“中国冷极——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为背景材料,以“根河成为冷极的原因、根河雾凇和不冻河的形成原因、根河市地形、地质、气候、森林与不冻河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

考查通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来联系所学知识,获取与解读题干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组难度适中,命题新颖,考查知识点丰富。解题者需要认真获取材料中有关信息并有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答案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纬度、坡向、海拔、大气环流、蒸发凝结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根河市地处50°N附近,纬度高,冬季寒冷,根河还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的交界地带,海拔较高,气温低;根据图中河流分布可知,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的北段西坡,西坡背阳,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日照时间短,增温较慢,并且该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受寒冷气流影响明显,冬季严寒;根据材料“根河市位于山间小盆地,海拔700~1300米”可知,该地地处山间小盆地,冬季冷空气易聚集,温度低;根河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离冬季风原地较近,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大,气候寒冷干燥;该地附近存在不冻河,不冻河的水汽蒸发旺盛,而水汽蒸发会吸收了大气中的大量热量,从而导致气温更低,加剧寒冷。

【小题2】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雾凇的形成需要两个必备条件:气温很低和水汽很充分。根据材料“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可知,根河市雾凇的形成需要考虑空气中水汽来源、风力强弱、植被覆盖以及气温等形成条件。

首先,该地冬季存在不冻河,不冻河水汽蒸发较旺盛,水汽蒸发使得空气中水汽充分;

其次,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因此要求风力较为微弱,水汽不易扩散,根河地地处山间小盆地,四周有山脉阻挡,盆地内部,风力微弱,不利于扩散,有利于雾凇的形成;

雾凇俗称“树挂”,树挂顾名思义,雾凇的形成还需要有树枝来使沉积物附挂,水汽凝华形成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需要附着在树枝上,而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因此该地森林覆盖率高,为水汽提供了凝结载体(该地位于大兴安岭北段,所以森林覆盖率高);

最后,根河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空气中水汽迅速凝结在树枝上形成冰晶,促进雾凇的形成。

【小题3】

该题需要注意根河市不冻河和吉林不冻河各自的特点,要对两个地区的不冻河成因进行分别分析。根据材料信息“但冬季不同于吉林市附近长达数十千米的不冻河,根河市的不冻河规模不大,长度在数十米到200米,冻河与不冻河间隔出现”可知,根河市不冻河规模小,长度短,冻河和不冻河间隔出现,结合材料信息“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远古时期地壳运动活跃,造就了多条断裂带”可知,根河市不冻河是由于地热导致的,根河位于多处断裂带,地层薄弱,有来自地下深处的无数涌泉,且近泉水出口处水温较高,冬季温暖的地下水补给河水,形成不冻河,规模较小且不连续出现。

吉林不冻河出现在吉林市附近,长达数10千米,这时我们需要注意图示材料信息,吉林冬季气候寒冷,但是吉林市附近有丰满水电站,丰满水电站形成的人工湖水量巨大,因此湖面结冰,而冰面下的水温却在0°C以上,特别是冬季湖水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有所升高,水库底层湖水温暖,水温相对较高,底层湖水沿着松花江自南向北流经吉林市,该段河流不结冰形成不冻河,形成了下游几十公里的江面严寒不冻,所以吉林市不冻河规模较大且连续出现。

【小题4】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要求考生对教材上的基础地理原理掌握的同时,重在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这些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地形为山间盆地地形,地质上断裂发育,地下多泉水,森林茂密,涵养水源,地下水丰富(体现了地形、地质、植被、水文之间的联系);而地下水温度较高,形成不冻河,河水蒸发旺盛,吸收热量,加剧根河市冬季的寒冷,形成“冷极”(体现了不冻河对气候的影响);根河位于山间小盆地,水汽蒸发难以扩散,空气湿度大,发育茂密的森林(体现了气候与植被的关系)。

根据必修一所学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可知,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最后可总结性描述:地形、地质、气候、森林与不冻河之间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了根河市独特的地理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

地处50°N附近,背阳坡,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海拔较高,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地处山间小盆地,冬季冷空气易聚集;附近的不冻河,因水汽蒸发,吸收了大气中的大量热量。

【小题2】

不冻河水汽蒸发,空气中水汽多;地处山间小盆地,风力微弱;森林覆盖率高,为水汽提供了凝结载体,当冬季气温过低,空气中水汽迅速凝结在树枝上形成冰晶。

【小题3】

根河位于多处断裂带,地层薄弱,有来自地下深处的无数涌泉,且近泉水出口处水温较高,冬季形成不冻河,规模较小且不连续出现。吉林市上游 (南方)有一座大型丰满水电站,冬季通过发电机组流出的底层湖水温度相对较高,“温暖”的湖水沿着松花江自南向北流经吉林市,该段河流不结冰形成不冻河,规模较大且连续出现。

【小题4】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制约。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系山间盆地地形,地质上断裂发育,地下多泉水,森林茂密,涵养水源,地下水丰富;地下水温度较高,形成不冻河,河水蒸发,吸收热量,形成“冷极”;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发育茂密的森林。可见地形、地质、气候、森林与不冻河之间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根河市独特的地理环境。

方法总结——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 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2. 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3. 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

4. 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5. 气候→植物→动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6. 植物→气候: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

7. 气候→土壤: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8. 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9. 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

10. 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堆积作用而成

11. 地貌→生物: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

12. 生物→地貌: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