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悲哀,是全民冷漠
艺述史官方原创
前两天我重温了一部电影,叫做《车四十四》,我猜你们应该有人看过。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很短只有十一分钟。但是整部影片当中呢,却写满了人性的冷漠。电影讲的是女司机在路上被劫匪拦车,为了保护车上乘客的安全,尽力地去安稳这些劫匪的情绪。可是没有想到劫匪劫完了财,又对漂亮的女司机起了色心。然后在整个过程当中呢,只有一个中途上车的男人冲下去试图去救她。而其他的人,他们都趴在车窗上,像看客一样无动于衷。
这件事也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的重庆公交车事件。在整个事件当中。我认为有三类人存在:第一类是无理取闹的泼妇,另一种是在服务岗位却没有很好的控制住自己情绪的司机,最后一种就是冷漠的乘客。事后我们就说,如果当时能够有一个乘客,哪怕能够有一个乘客站出来制止一下那个人,那个情绪激动的女乘客或者说劝一劝司机,拉一拉架,那么可能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那么这件事,怎么说呢?
趋利避害确实是我们人类的天性,而有些时候我们选择忽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但是我觉得,真正到了一些时间点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克服这个恐惧站出来呢?因为在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也在想:最大的悲剧反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小的时候我们读安徒生童话,有一则叫做《皇帝的新衣》。我们说为什么最后站出来指责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会是一个小孩子呢?是不是这一点跟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是分不开的呢?随着我们年龄的长大,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心智的不断成熟,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往往会经过深思熟虑,我们会充分地去考虑所有的利弊关系。而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忽视了我们应该关注什么,不应该关注什么;什么时候应该沉默,什么时候不应该沉默。这点变得很模糊,甚至我们会变得很沉默,而到最后沉默变成了冷漠。
《警示格言》里面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大多数人都认为少管闲事、明哲保身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可是有的时候,太过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一位名人说过,“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而是冷漠。”我们试想一下:你今天没有帮助这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那么你凭什么又要求别人来帮助你或者是你的亲人呢?
之前我们经常会讨论这个老人摔倒了我们到底该不该扶,有一个年轻人他也经历了这样的事,他的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就算是这次我被讹了,但是下次我还是会去扶,只要是无愧于心就好。”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做人要善良,做事要做好事,这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思想。行善乃积福,好事做多了,才会有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