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期】《文学中国》杂志2021年冬季刊增刊征稿‖小说散文栏目展示

【总第181期】

《文学中国》杂志2021年冬季刊增刊上刊目录

(2021.10.14  10:08整理,继续征稿中……)

古韵今唱                     责任编辑:李登福、冯国成

秦王之川古体诗五首     林科

七绝·重阳敬老             易国璋

新诗拔魁                         责任编辑:木  斧

你头上的风雪(外二首)   笑之

回到宋朝(外五首)         王国锋

浅   秋(外一首)                尹以政

我的心海卷起波澜            邓帮华

爷爷的秋歌                      胡荣廷

散文走廊                责任编辑:木  子

母亲是一种岁月       李建梅

春                          桂人庆

小说世界                责任编辑:顽  石

期待春暖花开时       金雪泉

疫情出在冷战期       喻海波

散文

责任编辑:木  斧、姜 

【散文】母亲是一种岁月

文/李建梅(重庆)

九·九重阳将至,想马上回家去拜见我的母亲。

清明和五·一假期都没有回去看爸妈。母亲每次都早早打来电话。

“清明节回来吗?”

“不得回来。妈!”

五·一母亲又盼。

“五·一你们回来吗?”

“不得回来。妈!”

母亲有些失望,失落地要挂电话时又说:“我很想丫头(我的女儿)!”以前她会说想我,可是说完感觉又很不好意思,怕矫情。这回她说想丫头,丫头也是真想,因为每次最舍不得挂电话的时候都是叮嘱照顾好丫头,丫头学习紧张。

母亲一手带大的我的儿子,那时候我们都忙,上班,挣钱,有时候外婆也在。母亲就一边买菜做一大家人的饭,一边带外孙,一边跟外婆顶嘴。母亲最爱跟外婆争,但母亲很有孝心。可能这就是母女,不管多大年纪,嘴上都会不听妈妈的话。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离家,外婆也走了快二十年了。母亲一下清闲下来,家里异常的清静。偌大的房子,只有他和爸爸两个人。爸爸爱待在书房里,电脑旁,或是泼墨弄书法。母亲常一个人坐在沙发旁守着电视给我们织毛衣。我们都怕她眼睛不好,还有腰和颈椎。可是母亲说手上不拿点儿活电视看着看着就打瞌睡。小四和可可最理解母亲,他们几乎不在外面买毛衣线衣,全穿母亲织的。每次母亲织好,洗好,晾干熨平,爸爸再细细地包好,寄出。二老就开始迫不及待等远方的女儿女婿穿上拍来照片和视频。

母亲织毛线很熟练,除了有些花样会注意,一般都盲织。因为还要看电视,看阳台上瀑布一样怒放的紫色和白色的茉莉花。好天气还有彩虹在她身旁跳跃,彩虹是阳光穿过两个房间从玄关处照到玻璃水杯上再跳到地板上的,调皮得很。母亲心情很愉悦,她想起了三岁的小蛮,亦或在外工作的两个大外孙,还有焕儿,丫头,我们……母亲的心是汩汩流淌的山泉,我们走向哪里,山泉就淌向哪里。我们走向四面八方,山泉就分流到四面八方。

奇怪母亲的腰和颈椎也都非常好,七十岁了从没听她喊过哪里不舒服。这应该跟母亲勤做家务有很大关系。她每天去买和爸爸两人的菜,回家后洗两个人的衣服、做两个人的饭。适当的忙活轻松,又适度地锻炼。

如果我们要回家吃饭,母亲会早几天忙起,买土鸡土鸭。

到了欢聚一堂那一刻桌上的佳肴是堆都堆不到的。

母亲四十岁前一直在乡下老家,农活压得她哪有时间研究食谱。可是现在母亲做的菜那是真的一绝。就是一盘凉菜,她也会做的异常爽口,佐料比例一丝不苟,麦收时节山胡椒出来了她还会捣一小撮加进去,再淋几滴热油。辣子鸡更是孩子们的热爱。我跟母亲细细学过糖醋鲫鱼,那真称得上是工艺。先煎,做事麻利得有点儿毛躁的母亲煎鱼却是很有耐心,技艺又高超,煎得鱼周身焦黄一点儿不破,外酥里嫩。还有炒汁儿,我已忘了她放的些啥,反正一样一样慢慢加进去,小火慢慢熬,先是颜色非常漂亮,接着满屋飘香。汁儿在鱼身上不停地浇啊淋啊,鱼是饱饱地吸了个够……还有母亲煨的鸡汤,喝了一碗又一碗,越喝越好喝,碗都搁不下。

我看母亲也没买啥菜谱,更没啥抖音视频。问她。她说是跟我们去外面吃饭,见我们喜欢吃啥,她就回来琢磨着学做,慢慢就像那味了。现在岂止是像那味了,早超过了,自成一派。丫头说想外婆的回锅肉了。我说那明天我做回锅肉。她不怀好意地笑,哈哈我说是外婆的回锅肉。

有时候我们回去丫头没回去。母亲都会单独做份辣子鸡回锅肉用碗盛好包好我们给带回来。

母亲是用心,用她那盛满儿孙的心,烹饪出人世间最美味的佳肴。

又是一年重阳节,亲爱的妈妈,我多想跟你一起过这九月里特别的节日,多想把深秋里温煦的阳光和鲜花一同捧到你的面前。可是我心里盛得最多的却是我的孩子,而你又跟我一起盛着他们。我是在什么时候才会刹那想起你让你完全占据我的脑海?那是我在生活中感到委屈和疲惫的时候,我的母亲!

我想起了多年前乡间田埂上你挑着好长一担稻草,你夹在中间被两头挤压的稻草裹住几乎不见你瘦弱的身影。我们姐妹各持一根竹竿,一头两三个地挑着跟在你的身后。晚霞映红了天边,晚霞映红的天边好美。

我听到一首忧伤优美的歌谣在遥远的岁月响起……

作者简介李建梅,女,《文学中国》杂志社正式会员(00049)。1972年生于重庆垫江一个叫芭蕉湾的小山村。1991年高中毕业于垫江一中。喜欢读书,偏爱文学作品阅读和静听古典音乐。现居住在重庆,一名陪读妈妈。怀揣文学创作梦想,经常用文笔记录一些生活点滴。遥想童年,怀念故乡芭蕉湾。

【散文】

文/桂人庆(安徽)

提笔的时候,心里在想,好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文了,但却感觉只隔了一小段时间而已。繁杂的记忆,散乱的琐事,似乎早已将我整个人的身心掏空,以至于所思无所忆,所忆又不知从何处写起,无从下手的迷茫瞬间使我心生烦躁之感。

昨天,天阴沉沉的,傍晚时分,果然迎来了一场暴雨。不似江南水乡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惬意,这雨,着实搅得人心里不爽。古今文人墨客倒是写下不少关于春天的形容,大都是在说说春是美的,是充满生机的。听得多了就以为所有人的春天都是这样的了。

第二天早上去超市买东西,到了楼下,远远看见小区门口有幸存的花枝经受住一夜暴雨的洗礼,穿过铁栅栏向着外头肆意生长,分明是温柔的花苞与枝条,却穿过了道道铁栅栏,长势竟也可以赞一句披荆斩棘了,可能这就是众生眼中的“生机”。只有亲身接触,去看看浸在春意里的人间,才晓得,春天是真的富有生机。走近才看清,是玉兰。以前就晓得,玉兰的花瓣太大了些,不够精致不够细腻,香气又过于浓醇,掸都掸不开,被文人墨客所不喜。我也曾在别处知晓,汪老先生说过:“去他妈的,我就要香,香得痛痛快快。”那时忍俊不禁,以为玉兰就那样罢,可我眼前的,浸过雨水的玉兰,花瓣白得娇艳欲滴,半遮半羞,自身的香气缠着春雨的味道幽幽的,又带着些风尘的浓郁。本身的痛痛快快也没有了,却更有些,春天的不清不楚。好像那些,妖娆的舞女,眉目间传情,勾人心弦,稍不留神些,她便扭着腰肢,盈盈舞到别处去了,唯有余香留存心底,久久不散。

如此盎然生机,不吟诗一首,怎么对这起这景致。于是我仔细搜刮了脑海中的诗词,却发现,还是那句“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深得我心。于是,莫名间,心里很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写在纸上,刻于心间。似乎,生活中的仪式感也不过如此。

回到家中,泡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翻开了许久未翻开的书籍,心中的琐事被放下。偌大的房间里面就我自己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还有一只家里装饰的时钟在滴滴答答的走着……

贾平凹曾说:“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此等境界,现在的我无法理解,更无法企及。

我更喜欢的是周国平先生所说的:“读书最愉快的,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便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唤醒了。”就像晚上一个人散步,于路旁见月光穿过树叶,稀稀疏疏的洒落地面。我绞尽脑汁,用长篇大论描述这一画面,却在看见张岱的“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一句后,瞬间破防。原来张岱早已看破我的七情六欲,原来他也有这个思想,原来我也与古人无异!

似乎是一直不动的缘故,感觉腰有点疼了,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处,望向窗外,天已经放晴了,我现在的心情大抵如此,春天在我心里的地位又加重了些许。

是的,春天似乎就是这样的,雨水下不全透,花开不了圆满,空气中也尽是到处的香气匀在一起,似乎总是罩着轻纱缠缠蔓蔓,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总是很难有通彻清明的感受,但无论喜是不喜,春天都是这样生长的,这是一种绕绕的干净,是独属于春日的缠绕美学。我自身是不喜欢拖拖缠缠的感觉的,似乎总有些甩不掉的东西黏在身上,这样的春天似乎还要好久好久。可迎着还有凉意的春风,似乎那股子凉要沁到五感里,竟难得有些亮堂的感受。

岁月安好!

作者简介桂人庆,笔名:明月满长安,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安徽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齐鲁晚报,鸭绿江杂志,清风文学杂志,读者杂志均收录过文章。参加过许多文学赛事,均有获奖。

小说

责任编辑:木  斧、姜 

小小说期待春暖花开时

文/金雪泉(浙江)

“病毒不再肆虐时,让我们向阳而生,春暖花开!”

病床上的李荣,在朋友圈配图写下这句话时,他已经气喘吁吁,不断地咳嗽……。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乙亥年的冬至,东部某城某地。

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拂面的风有点暖意,田间的小草微微傲起了头,年轻的姑娘穿起了短裙子。

老人们在暗地里说:今年又是“晴冬至,滥过年”。意思是说,冬至日天气偏暖,晴空万里,根据民间经验判断,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天气,大概率是雨天为主,阴风细雨,而人们则要淋着雨走亲访友了。

其实,大家的愿望是,冬至冻一冻,过个好春节。可以晒晒太阳,跑跑步;走走亲戚,串串门,过上一个安心舒心静心的假期。

中午时分,经过岳母一手张罗,老旧的八仙桌上,很快放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王静和丈夫李荣每到周日,回娘家团聚,这次也不例外,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用餐,边吃边聊。

话题聊到女儿王静马上要生产的事情,王静母亲说民间有可预测生男生女的风俗。虽然,生男孩女孩都一样,但大家还是有点好奇心理。

饭后,王静母亲把母鸡和公鸡一起关进了一只竹编的鸡笼子,然后拉上鸡笼竹编门框,留出门口放鸡出来。说我们看着,雄鸡先出来预示生男孩,母鸡先出来预示生女儿。

大家围着鸡笼子看,说笑之间,公鸡等不及了,探出头刚想出笼时,王静父亲嗓门有点大:看,是儿子。公鸡被大嗓门吓了一跳,缩了回去。

正当大家耐不住性子时,母鸡突然出笼,王静母亲眼尖,脱口而出:“是儿媳妇先出来了”。大家先是一愣,继而同时发出了“哈、哈、哈……”的会心一笑!

李荣躺在病床上,脑海里不时地映现出这一段有着浓浓亲情的生活记忆。冬至日的欢声笑语,留到了今天,留到了现在,温暖着李荣的心窝。

李荣清楚地记得,今天,是庚子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二,也是他来武汉的第二十二天。

就在二十二天前,乙亥年除夕日的上午九点,李荣作为S城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写下出征请战书,告别即将分娩的妻子,乘飞机投入到了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一线战场。

李荣心里很清楚,现在,是庚子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晚上九点,并有意识地抬头,又看了一眼病床对面墙上嘀嗒作响的时钟。就在十二天之前,也就是庚子年正月初十的晚上九点,妻子王静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八斤二两的大胖小子。

那是一个特殊的晚上,妻子在产房里经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李荣在隔离房被确诊为输入性的感染病人。

为了不想让亲人担惊受怕,李荣没有将自己隔离诊治的情况告诉家人,也要求单位和同事不要通知其家属。

之后的十二天里,远在S城的家人,一直认为李荣在为救治病人而忙碌着,想象着李荣在抗疫一线受累受苦的情形,时常电话微信联系,对李荣说的再多是:你累坏了吧?多注意休息!我们等你平安回来!

现在,躺在病床上的李荣,思绪特别的乱。他想到了,自己气喘厉害,胸闷难受,没有好转的迹象,结果将会很可怕。同时,他想到了,自己在妻子最需要他在身边的时候却选择了远在他乡,未能尽好人夫之责,将会是对妻子一生无法弥补的过错。

李荣边想边翻看着手机储存的照片。之前,妻子用微信发来了一大堆儿子的照片和视频,儿子胖乎乎、肉嘟嘟的模样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此刻,李荣看着酣睡状的儿子照片,心里汹涌着莫名的心酸和难受,初为人父的自己还没有体验过拥抱新生儿子的肌肤之亲。

作为一名医生,李荣比其他人更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病人是病毒先死,还是自己先死?关键时候看病人抗争毅力;作为一名医生是奔赴一线救死扶伤,还是临阵退缩顾好小家?关键时候看医者仁心。

调整心态,稳定情绪,李荣将思绪拉回到了这次抗疫一线。

乙亥年年末,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很多人措不及手,包括医护人员。

武汉封城之后,全国拉响了疫情防控警报。紧急召唤下,万名医护人员立即集合,奔赴湖北各地。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出发前,李荣和其他15位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郑重地按下了鲜红的指印。

到了武汉的医院,李荣和同事们马上投入紧急救治。连续五天,李荣和同事们都是通宵鏖战,眼里布满血丝,身体严重透支,匆忙的间隙,坐在沙发上打个盹。李荣和同事们,穿上防护服就是十小时,不知道一天吃多少东西,也说不清楚一天睡几个小时,但是,能准确无误说出负责治疗的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李荣和同事们的治疗对象都是重症患者,当看到患者抽搐状态缓解、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他们同事之间就会用简单的手势,相互鼓励,竖一次大拇指,或者击一次掌,大家相互给自己一次加油鼓劲的动作。

作为医护人员,李荣和同事们比谁都清楚,和传染病人打交道,随时都有感染的可能,不能有半点儿疏忽。

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在来到武汉的第九天,李荣感觉自己体温升高,并伴有浓痰的咳嗽症状出来。第十天即正月初十,李荣不幸“中招”,被确诊为被感染新冠肺炎。

由于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大家已分不清楚李荣医生被感染的问题,是出在哪个医护环节上?是在跟哪位病人接触后?还是其他被疏忽的防护漏洞?

李荣,躺在了病床上,这是一个沉重的代价。

短短十几天,从救治别人到被别人救治,李荣的人生历程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逆转。

对李荣和同事们来说,平时只是普通的医生,现在则是一名冲锋战士。这次疫情防控战场上,大家没有退路和其他选择,只有付出或者牺牲。

医院,每天随时都会进来新的疑似患者,每天都有确诊病人被抬出医院。这里,已经成为病毒集中之地,也是病毒吞噬生命的地方;这里,有被治愈的希望,有重症患者失望的痛哭声。

李荣知道,自从来到这个医院后,自己成为了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尤其是从医者到患者的身份转换后。

每天,不时有同事来李荣的病房转转,看望一下,除了手势安慰,就是简单的几句语言安慰。

在这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地方,大家心知肚明,相互的安慰就是相互鼓励要勇敢地面对。这次疫情,对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一次人生大考,人人不能有侥幸的心理。

安慰,是一贴良药。

李荣想起了一件事。那天的下午,医院新进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疑似患者,被诊断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因心生恐惧,情绪波动较大,在隔离区脏话粗口,叫嚣着要打人并要放弃治疗。

那天半夜十二点,李荣查房回到医护室,疲倦地瘫坐在椅子上,刚闭上眼,突然又想起这位脾气急躁的重症患者,忙穿上防护服,对另外一名护士说,跟我一起去隔离区。这位护士见李荣疲倦不堪的样子,便劝道李荣先休息一会再去吧。李荣摆摆手,病人情绪不稳定,得过去看一看,做做心理疏导。

李荣与患者进行了二个多小时的交谈,真情的心理安慰,这位患者终于放下心理包袱,表示愿意配合治疗,保持正常起居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滴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李荣的沉浸。

手机响了,是妻子王静那边打来的:“李荣,你今天发在朋友圈的话,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啊,你那边不会出事了吧?这几天,你跟我们联系越来越少,你有没有原因(情况)隐瞒?……”。

李荣,沙哑的声音,让妻子王静起了疑心。在王静的要求下,李荣打开了手机视频,病床边,阳光透进窗户的照片在视频画面中出现……。在S城的王静早已明白了一切,泣不成声……。

窗外,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窗外,传来了李荣熟悉的那首歌曲声:“……面朝大海,风吹花开;走到世界的尽头,那里才会发现爱;面朝大海,倾听花开;走到时光的尽头,那里才有我们要的爱;我在寂寞里前行,只为寻求一种温暖;穿过漫长的黑夜,只为天明的阳光……。”

这歌声,在李荣的耳边回荡,忽远忽近,又忽近忽远……

【作者简介】金雪泉  男,1970年2月生,绍兴市柯桥区人。现为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散文、诗歌、小小说、报告文学等创作,有作品散见于浙江省内外报刊。

【小小说】疫情出在冷战期

文/喻海波(山东)

叶佳是个小有名气的模特,偶尔也在电视上露个脸,身材和模样那是没得说,她天南地北地参加一些表演和比赛,不时拿回来个奖杯证书啥的。叶佳多才多艺,她还兼任着市文化宫的瑜伽和东方舞的教练呢。

叶佳已二十七岁,这个行当吃的是青春饭,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被淘汰,叶佳坚持着节食和练功,她要用优秀延缓这个期限。按道理干这一行不能早结婚的,可她两年前脑子一热就结了,她说遇上了心爱的人就得把握住,错过了有可能是一生的憾事。丈夫赵磊是市医院胸内科的大夫。

叶佳和赵磊小两口最近突然打起了冷战,这可是结婚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赵磊已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睡了半个多月,两个人下了班各干各的事,各吃各的饭,谁也不搭理谁,春节两个人也没一块包顿饺子。医院里这几天一反常态地忙了起来,天天忙的无法交接班,医生和护士全不让回家了,原来新型冠状肺炎由于春节人口流动大已全国性地泛滥,市医院已确诊了六名感染者。

疫情来势汹汹,政府立马采取了应对措施,市区道路封禁,企业停工,商店停业,学校延缓开学,小区也封起来了,规定每两天,每户只允许一人持出入证在限定的两小时内外出购买生活用品。

叶佳宅在了家里。叶佳窃喜,省得再看赵磊黑着脸的样子了。

叶佳在客厅里铺上垫子,练练瑜伽,练练体型,吃饱了蹲可不行。这天她正练着,忽觉肚子里有东西在动,她心里一凛停了下来。她怀孕了,这是在他们没防护好的情况下怀上的,已有三个多月,刚发现的时候叶佳就要去做了,可赵磊死活不同意,两个人就是因为这事杠上的。其实他们的感情一直挺好的,赵磊平时待她呵护有加,叶佳活得像个公主,做饭和家务赵磊再忙再累也从不让她染指。赵磊有时和她半开玩笑地说:“亲爱的,别再东奔西跑了,你就一天天宅在家里带孩子,我养活你们没问题!”“谁说给你生孩子了?”她瞪着眼撅起嘴一副生气的样子。“好、好,依你……”赵磊笑呵呵地,这事也就像没说过一样。夜里两个人做那事时赵磊必须带上套,否则甭想!叶佳发现怀孕后,赵磊才嬉皮笑脸地承认了,说他在套子上用针扎了个洞……

疫情日趋严峻,叶佳宅在家里这就十多天了,她开始有些烦闷,赵磊那家伙这次可是铁了心,毫不妥协,并不像平时那样立马投降认错,看来他是太想要个孩子了。有个孩子不好么?她下意识地摸摸肚皮,肚子里时而似有根筋在跳动几下,也常在她活动的狠时不得劲,她对着镜子看,肚子是不是真隆起了?

赵磊曾和她撂下狠话,说:“只要你敢打掉孩子,咱就离婚!”

她也不示弱,“离就离,谁还怕谁了!”

虽是嘴硬,气势汹汹打起了冷战,在他面前一味地摔摔打打,但终未敢贸然去医院做流产,她可不想失去这个男人,一个医科博士,工资待遇高,待自己又好……可生下孩子体型就完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就要终止了!在结婚前她就和他说:“我是准备做丁克的,你可别指望我给你生孩子。”他满口答应,哪想到他会得寸进尺呀!“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坏蛋!”她咬着牙一天骂无数遍。

叶佳心血来潮在网上开启了瑜伽课,好多宅在家里的年轻女人怕吃饱蹲发了胖纷纷报名,她的瑜伽课一下子火了起来,她于是就专心地授起了课,这一忙暂时忘记了烦恼,还有不小的收入呢。有时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市医院的医生护士忙的那样,她真想给他发条短信,叮嘱他几句,但终没下定决心。

这天,赵磊却发来了一条短信:“佳佳,我随市救援队去武汉了,在家照顾好自己。”

去武汉?新闻上可说那里有医生和护士也被传染了……她心一下子提留起来,她拿出手机打出一句话:“千万保护好自己……”但犹豫了一下咬咬牙没向外发。她还和他斗着呢,看你个坏东西啥时候妥协!

赵磊走了,叶佳也忙着授课,一晃又是十多天,叶佳终是惦记着赵磊,夜里常常睡不着,她好多次拿起手机想把电话拨出去,终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忍住了。

这天,赵磊来了一条短信:“佳佳,我被感染了,本是来帮忙的却成了累赘。我若是有个好歹,你一定要坚强!我尊重你的选择,把孩子做掉吧……“

叶佳一下子呆住了。她的课正直播着,她一时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全程播了出去……

学员们纷纷发来了慰问和鼓励的信。

她拨通了赵磊的电话,她哭着说:“老公,你千万要挺住,佳佳不能没有你,佳佳为你加油!”就在这时候肚子里动了两下,“老公,咱们的宝宝也在为你加油呢!你听听、快听听……”

电话那边的赵磊笑了。

叶佳停了瑜伽课,她怕伤到了宝宝。

冷战结束了,疫情也会很快过去的!

【作者简介】喻海波,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有作品在《文学世界》《文学月报》《佛山文艺》《中华传奇》《民间传奇故事》《龙门文学》《来安文艺》《文学中国》等多家报刊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