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感动你的十个细节
看见长城
在奔赴朝鲜的火车上,不服管教的伍万里试图跳车,众人上前阻拦。在一阵喧闹中,车门开了,万里长城突然映入眼帘,映着朝霞、光芒万丈。连绵不绝的山峰上,古老的城墙如巨龙般盘卧,无声地诉说着历史,山河壮阔、岁月静好。
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抵御外族入侵的古战场,从古至今都在保卫疆土,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那也是中华儿女美好的故土,是出征战士们心底的眷恋和牵挂,与每一个中国人血脉相连。
车厢顿时鸦雀无声。此刻的新兵伍万里,前一秒还在发脾气不服管,看到这幅壮美的画面,立马被震慑住了,这个顽劣的、还不知道为何当兵的少年,仿佛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如此美好、安宁的土地,怎能容忍炮火去破坏它?这就是家国情怀的感染力,不需要其他的台词,一个镜头足矣。
列车呼啸而过,站在车上的志愿军战士,将用生命守护这片波澜壮阔的大地。这群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铜墙铁壁,他们就是万里长城。
(林珊珊)
梅生的箱子
第七穿插连指导员梅生在前往前线的火车上打开随身带着的箱子,虽然镜头只定格了几秒,但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位已经准备退伍却又从上海家里赶回来参战的指导员,箱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军功章、书籍、日记,还有一张八岁女儿的照片。梅生说他的箱子里装的都是和自己有关的东西,因为害怕家人睹物思人,但他却把女儿的照片带在身上。他深知此去战场不知归期,但是为了让下一代沐浴在和平阳光里,带着必死决心义无反顾回到部队。
走入烽火硝烟的战场,他是铁骨铮铮的军人,走入恬静美好的家庭生活,他是柔肠百结的好丈夫好父亲。没有国安,哪有家和,千千万万个梅生为了保家卫国,将个人小家置之度外,为我们的未来拼尽全力。这一方箱子是他们至情至信、至勇至刚的见证。箱子里装着家,更装着国;箱子是心底柔软的牵挂,更是内心不变的信仰;箱子是对军人使命的服从,更是对和平未来的期盼。
(吴 青)
血染乱石滩
七连刚入朝作战,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乘坐的火车被美军飞机轰炸后,战士们只能徒步穿越山岭,为保证将急需的电台送至大榆洞,七连必须经过一片毫无遮蔽的乱石滩。面对忽然遭遇的敌军飞机,全连只能就地仰躺在乱石中假装尸体,用命去赌飞机炸不到自己。而头顶的两架敌机只为一时兴起,比一下谁更厉害,就要拿他们当“死靶子”。经历敌机的一次扫射后,血肉横飞,多少在战场上无比英勇的战士,为了掩护战友,连一声呻吟都没有,就永远长眠于乱石滩中。
美军的残忍和志愿军的坚毅,催人泪下,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装备对比直观呈现在我们面前。悬殊的装备与物资差距之下,志愿军战士能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靠的是敢打必胜的战斗信念、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精心筹划的一流战术。“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寒冬,是为了能让更多人迎来春天。”盛世繁华得来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体验过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更应铭记那段历史,正是有了先辈的牺牲付出,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陈 航)
毛岸英抢救地图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前两天,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突然遭到美军空袭,正在紧张工作的彭德怀司令员带领战士们紧急撤到旁边防空洞。就在这一瞬间,毛岸英突然想到有一张最大的军事地图还在办公室没带出来。“咱们部队没有几张大比例尺军事地图了!”毛岸英话没说完就往司令部冲。此时拍摄用的是慢镜头,28岁的毛岸英一脸坚毅,正以最快速度去抢救墙上的那张军事地图。短短几秒钟的镜头,却给我们无限回想的空间。我们仿佛看到,深夜毛岸英在父亲毛泽东办公楼前苦苦等着彭德怀,请求入朝参战:“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
美军轰炸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产生的烈焰瞬间吞没了司令部,毛岸英不幸牺牲了。战友捧着毛岸英的遗物,流泪问邓华:“刘秘书的姓名是什么?”他是谁,战友们可能都不知道,大家熟悉的,是那位温和谦虚的“刘秘书”。“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是无数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烈士之一,也是毛泽东为了国家牺牲的第六位亲人。
(戴 菁)
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当第七连成功进攻了美军临时总指挥部后,穿越枪林弹雨的伍万里和伍千里闯进了一间美军指挥室,看见了身负重伤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美军高官北极熊团团长。迫切想当英雄的伍万里心急火燎,举起枪口对准他。这时,伍千里拦下了他的枪说:“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伍万里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仅仅思索了一两秒,便改变主意,只是愤懑地将子弹射向了敌人背后的墙。
伍万里想明白了什么?战争,不是为了杀人而战,而是为保家卫国而战,当敌人已经失去攻击能力,中国战士绝不会再补上一枪。在这不到30秒的细节里,不仅是伍万里对军人精神与英雄定义的再一次重新领悟,也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坚守原则、恪守底线的刻画。
“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将志愿军是一支正义之师表达得很清楚: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主动挑起战端。这个道理无需过多阐释,就隐藏在这句简短的台词之中。这个深刻的细节是对志愿军烈士群像一种真挚、立体的刻画,直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核心要义。
(王 雪)
志愿军的冲锋号
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随着冲锋号的响起,冲啊,冲啊!山呼海啸般的冲杀声,无数早已被冻得发抖的志愿军从冰雪覆盖的崇山峻岭中一跃而起,顽强地向被包围的“北极熊团”阵地发起猛攻,前面的人倒下,后面更多的士兵站起来。这一幕瞬间让人破防,不禁肃然起敬、热血沸腾,有一种跟着节奏拿枪上战场的冲动。
一位曾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老兵被问到,美军炮火这么强,害怕吗?老兵答道:“冲锋号一吹,大家都往前冲,没有人害怕。”是的,没有人害怕,害怕的只有敌人。在我们听来,冲锋号是胜利的集结号,听着嘹亮动听让人心安,而对于敌人来说则是噩梦的开始。
战斗非常艰苦,冲锋代价很大,在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远远落后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命相搏打出了军威国威,这一战拼来了几十年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已吹响,任何人任何势力胆敢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吾辈青年必定像先辈们一样以命相搏守卫这盛世之中华。
(李军辉)
舍命把轰炸标识弹还给美军
志愿军向长津湖地区美军发动总攻后,很快便对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形成围歼之势。美国空军星夜驰援火速赶到,朝着志愿军方向投下一枚标识弹,标识弹的滚滚彩烟顿时让志愿军部队变成了美军战斗机群的活靶子。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雷睢生突然朝着标识弹的方向跑去,不顾弹体的高温和辐射,忽地一下把它抱进一辆卡车,快速发动卡车,猛踩油门,像一条腾云火龙飞向美军部队。随后美军战机就顺着彩烟投弹,将自家阵营炸得稀巴烂。雷睢生壮烈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挽救了成百上千志愿军战士的性命。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像电影中雷睢生这样的革命英雄不胜枚举。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以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打出了军威国威,夯实了新中国70多年和平发展的根基。在这场两条腿与机动车的赛跑中,在这场冻土豆与热火鸡的交锋中,在这场有限体能与极寒天气的较量中,志愿军取得伟大胜利不正是靠这种精神吗?这种精神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董大伟)
七连的花名册
在连长伍千里军装制服的贴身衣兜里始终装着一个小小的花名册,上面整齐记录着七连每一个战士的编号、名字和生日。
这个小小的花名册是被每一任七连连长郑重保存、随身携带着的。因为,一个编制只有100多人的连队,名册上的编号已经排到677。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就是七连牺牲的战士的数量!正如伍千里这样对伍万里说,“敌人的后方,才是我连的前沿。七连的大伤亡,换来的是大部队的小伤亡”。可以想象,多少次他们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埋葬好战友的遗体,包上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但战争没有结束,就还得打下去!
在每一个激战间歇、万籁俱寂的夜里,伍千里都会一个人坐在角落,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个本子,梳理每一位战士的名字,为每一位在战斗中牺牲的七连战士的名字画上红色的方框,并记录下他们牺牲的地点。每一个画上红色方框的名字,都是一个长眠在战场上的战士,他们为家为国舍身赴死。在我们的心里同样为英雄们珍藏着一本名册,每一个名字都将是我们刻骨铭心的标记,更是一座座我们永志不忘的丰碑。
(徐 黎)
“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9兵团的官兵穿着单薄的衣裳、啃着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土豆,趴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一动不动,一直不敢合眼。没人敢睡,因为一旦睡着了,第二天就再也叫不醒了。其中,尤其以“冰雕连”为甚。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战后整理遗体时,战友们在一位来自上海的叫宋阿毛的烈士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个卡片,上面写着一首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就是因为有“冰雕连”钢铁战士的斗争意志,才能有志愿军的所向无敌!现如今我们“钢多”,“气”要更多,骨要更硬,这样方能书写好新时代的奋斗华章,方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毛 强)
观众向影片中的英烈敬礼
电影播放结束,有的观众看完长达十几分钟的字幕后仍然久久不愿离去。有的观众伫立原地,向着影片中的英烈们敬礼致敬。众所周知,长津湖战役中气候极端恶劣、敌我装备对比悬殊。战争推进非常艰难,但是我们仍然重创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影片中的“穿插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无论遇到多么大的风险挑战和艰难困苦,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都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石 伟)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10月15日第4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