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向西望父的祭祀之地
在曲阜市周公庙的西北侧,孔林林道以西,有一处隆起的高地,高敞宽阔、林木葱郁,人称“伯禽台”。相传,这里是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向西望父的祭祀之地。因此,当地人又叫其“望父台”。
《东野志》载:“古鲁城旧迹望父台,在城北一里。鲁公筑高台以望西京,思念其父。”伯禽,周公旦之子。据《鲁周公世家》记载,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伐纣克殷后,“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心天下人闻听武王讣讯而背叛朝廷,就登位代成王主持国家政权。“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伯禽在位46年,谨遵父亲教诲,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闲暇之余,他时常想念远在镐京的父亲,于是在鲁城中用土筑了一个高台,经常登上去西望镐京,借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先秦时期,鲁国城内部建筑布局基本采用宫庙一体的格局。在鲁国城中,以周公庙为中心的宫城及宫城周边,居住着鲁国王室成员等高等级贵族。经勘探,望父台周围是鲁国城内的一处大墓地,那么对应的,高等级贵族的邦墓就在望父台。望父台整体呈长方形,中心位置略高于四周,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原封土东西长80米,南北宽60米,位于鲁国城中部偏西,今残存封土不过六七米见方,高约二米左右。
2017年—2018年,为配合鲁故城遗址公园建设规划,考古队对望父台墓地进行发掘。发掘共有东周至汉代灰坑87座,水井4眼,沟4条,墓葬33座,马坑2座。灰坑时代为战国到汉代,墓葬时代自西周末到战国早期,其中大型墓葬1座,余为中小型墓。南北成排,东西成列,夫妻并穴现象普遍。墓地经过规划,存在时代稍早的中型墓葬墓居中,周边为几座小型墓,或为小的家族墓地单元。出土有青铜器、陶、玉石器、骨器等,铜礼器以舟、匜、盘、鼎、豆、敦为主,其中舟最为常见,陶器以鬲、罐为基本组合,陶鬲每墓多随葬1件。男性墓随葬有兵器和车马器,女性墓葬不随葬兵器,部分随葬车马器。女性墓葬人群构成比较复杂。同时发现大量祭牲、荒帷遗迹现象。
2019年初,考古队员在望父台西北部发现一座长约7.3米、宽约6.2米的墓葬,将其命名为M1号,并对墓葬展开了发掘。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上图),造型精美,其中玉器的数量更达一百多件。考古队员推测,这是曲阜鲁故城遗址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高等级墓葬。令人震惊的是,这座墓葬中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和骨器是首次出现于鲁故城遗址中。它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墓主人又是何身份?
在M1号墓葬中并未发现随葬兵器,且有大量随葬车马器,光是銮铃就有四个。銮铃是古代马车上的一种装饰物。上部呈中空扁球形,正面开有放射状孔,内含铜丸,下部为梯形中空底座,可安插在马车上。一般来说,出土的銮铃数量越多,墓葬的等级越高。战国时期,一辆马车上的銮铃数量不等,通常可放两只。因此考古队初步判断,M1号墓葬主人为大夫或卿级别官员的夫人。
荒帷在先秦典籍中多次出现,即棺罩,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一类的模仿。M1号墓葬中发现大量排列整齐的水晶珠、玛瑙觿、玛瑙环、玉珩、玉璜等玉器。大量裸露在外的精美玉器让考古队相信荒帷的存在。此后在棺椁之间出土的铜铃上,发现了残留的丝织物,这是荒帷存在的有力证据。铜铃声音悦耳动听,一般缀在荒帷的四周来对其固定。西周时期,荒帷的挂饰主要是铜鱼。春秋早期,铜铃已经被用于装饰荒帷。到了战国时期,珠玉成为了荒帷挂饰中的主角。大量精美玉器和铜铃的存在,足以说明墓葬主人身份的高贵。
此外,在M1号墓葬中出现了鲁故城遗址中从未出现的两件器物,鸟盖瓠壶和鹰形器物。在古代,熏炉有熏香或取暖的作用,一般采用青铜材质,使其坚实耐用。鹰抓蛇体现着大自然生物链里的自然法则,鹰抓蛇造型的熏炉在鲁故城遗址中并未出现过,带有北方草原色彩。瓠壶因形似瓠瓜而得名,瓠瓜是葫芦的变种,瓠壶也是一种盛液体的器物。南宋《云麓漫钞》记载:“周,又有瓠壶,形长一尺二寸六分,阔五寸,口径一寸,两鼻有提梁,取便于用。”据此可推测晚至周代,瓠壶就已出现。瓠壶一侧有把手,颈部微微弯曲,还有一个带链条的壶盖,器形较为独特。壶盖上,鸟头上昂,尾羽较短,周身布满点状或线状的纹饰,身形饱满。考古队将其与行唐故郡遗址出土的瓠壶比较,发现造型极为相似。行唐故郡曾是北方鲜虞白狄部落故地,专家为此大胆猜测,或许墓葬主人是北方部落远嫁到鲁国的女子。望父台M1号墓地的发掘,填补了鲁故城春秋时期墓葬的缺环,进一步推动了鲁国邦墓墓地布局及葬制葬俗研究。
车水马龙的街道见证着曲阜当下的繁华,绿树环抱着古建筑,静静地诉说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故事,我们在热闹的市井气息中寻觅着古人的生活痕迹。望父台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春秋时期鲁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