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钢琴家——三部奥斯卡获奖电影述评

我不懂音乐,到现在也不认识一个钢琴家。

我的偶遇不是现实生活中,而是接连看到了三部写钢琴家的奥斯卡获奖电影。这三部电影的名字是《海上钢琴师》《钢琴家》《绿皮书》。

《海上钢琴师》说的是一个在海轮里生活了一辈子的钢琴家的故事。1900年,某艘国际客轮到达美国纽约之后,黑人船工向往常一样去客舱里寻找旅客遗忘的东西,在地上爬了一圈,他捡到了一支雪茄,当他起身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这是那些怀着美国梦的人,也许是不堪重负,只好狠心地把孩子丢弃在船上。

黑人心地纯良,他留下了这个孩子,并把他抚养长大。孩子八岁那年,黑人遭遇了一次事故身亡,孩子在船员们的帮助下,就这样在船上生活了下来。由于天赋加机遇,孩子练就了高超的钢琴技艺。由于水平超卓,他成为有名的水上钢琴师,以至于爵士乐的创始人听到钢琴师的名气后,特地上船想灭灭钢琴师的威风。结果,创始人没有占得上风,灰溜溜地中途下船。水上钢琴师的名气就这么确立了。

在船上出生直到最后,他从来没有踏上陆地一步。即便是为了追寻一见倾心的爱情,那是他最有可能走下旋梯的时刻,可在最后的关头,他还是转身回到了船上。故事结束,官方要炸毁这条船,无论别人如何劝导,他最终坚持留在船上,随着一声巨响,钢琴师永远地留在了船上,飘在海里。

《钢琴家》说的是一个波兰籍的犹太钢琴家,在纳粹德国侵占波兰期间发生的故事,故事从战争前开始拍摄,钢琴家一家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德国人占领波兰后,犹太人先被赶到集中隔离区,接着被运送到集中营,钢琴家侥幸留在了隔离区,最终通过波兰籍的地下组织(其中有几个音乐家)的帮助,在隔离区侥幸生存下来,其间,他因为缺衣少食而病入膏肓,好在大难不死,以至于最后关头还得到了一名德军上校的帮助,最后幸存了下来。

钢琴家也许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这其实是一部二战时期,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故事,几乎没有什么新意,电影与钢琴几乎没有关系,仅仅在个别的地方有钢琴的演奏。

《绿皮书》从名字上看,跟钢琴一点关系也没有,其实,他讲的也不是钢琴的故事,而是种族歧视。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拥有几项博士头衔的黑人钢琴家想到南方去巡回演出,当年,南方的种族歧视之风非常浓郁,为了避免冲突,政府印制了一个“绿皮书”,即黑人旅游指南,去南方的黑人假如不按照绿皮书的指引,在南方可能找不到旅店,因为供黑人居住的旅店就是那么一家,其他的概不接待。

在出发之前,黑人雇佣了一位白人当司机,这位白人是意大利裔,活在社会的底层,他参加过战争,善于给社会上人平事,因为这个特点,黑人钢琴家找到了他。这个白人脑子里也有种族歧视概念,他老婆雇了两名黑人在家干活,老婆用杯子给黑人倒了两杯水,结果,他把杯子都扔掉了。听说要给黑人开车,他想都没想就给拒绝了。无奈,他穷得快交不起房租了,每天靠在街面混事挣点小钱,比如跟人赌吃面包,看谁吃得多,他侥幸地赢了50块钱。

黑人给他开出的条件是,每周100美元,时间长达8周。他声明仅给黑人开车,每周收入是125美元,黑人钢琴家同意了。

在往南的行程中,他先是被黑人钢琴家的音乐吸引,与黑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些,随后,他的心理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因为,他见到越来越多对黑人的歧视,甚至包括黑人对黑人的歧视,他开始同情黑人钢琴家了。黑人钢琴家原本是高高在上、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也做了一些改变,可骨子里的尊严和高贵,他一点也不让步。

有些城市,只有一家供黑人居住的宾馆;在一个城市演出,中场休息时,钢琴家不能上屋内的卫生间,只能在野外的草棚里解决;黑人钢琴家甚至不能在他演出的餐厅用餐,有些路段甚至都不允许黑人通行。在共患难的日子里,白人与黑人之间达成了谅解,尤其是黑人钢琴家教会白人司机如何给妻子写信的时候,爱在白人家庭里蔓延。黑人钢琴家根据事先的承诺,在圣诞节之前回到了家,即便最后的旅途白人司机累得睁不开眼睛,黑人钢琴家开着车在雪地里狂奔。最后,黑人钢琴家拎着一瓶酒来到了白人司机家,他与白人家庭一起过了一个浓情的圣诞节。

也许电影已经进入到艺术时代,不经意之间看的三部奥斯卡获奖电影,竟然都与钢琴家有关,尽管叙述角度不同,这三个故事也许都是真实发生的,作为普通观众,我更喜欢看《绿皮书》,因为电影的场景特别简单,也没有太多的人物和场面,电影的推进纯粹靠故事和演员的演技;《海上钢琴师》故事也不错,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到位,场景相对来说还是繁杂一些,影响了冷静观影,体会也不是很深刻;《钢琴家》这部电影几乎可以算是一场二战电影,假如不是冠以钢琴家的名称,这部电影应该无法获奖,我确实没看出什么感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电影我是一窍不通的,仅仅是看了一个热闹。写这篇文字,主要还是觉得非常有意思,不经意之间选择的三部电影,竟然有同样的主题,也许因为主题相同,我才有了比较的基础。

姑且记之,仅供闲聊。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