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源流论》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
本文为很久之前所作,因当时对《伤寒论》了解不多,今天重新发出来,新加进去的内容标记为灰色,供大家学习参考。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
治病时要找到病根,找到具体病因在哪个经络脏腑,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于是一些庸医就开始穿凿附会,你的病在哪哪经络,哪哪脏腑,并且说的神乎其神,骗人无数。
关于《伤寒论》的辨证体系目前有两大派,一直争论。一派是脏腑经络辨证体系,以刘渡舟为代表,一派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以胡希恕为代表。
脏腑经络辨证体系,认为《伤寒论》源于《黄帝内经》,六经源于内经中的十二正经。
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认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毫无关系,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内经属养生和针刺一系,伤寒则属本草和汤液经一系。
守一更倾向于胡希恕老师的说法,即《伤寒论》与《黄帝内经》分属不同体系,并不能简单的认为伤寒中的六经就是内经中的经络。
我们知道,内经中基本上没有讲用药,主要是针刺。针刺是可以精确定位的,哪条经络,哪个学位,银针直接就可以刺入。
中药则不同,中药服进身体,你说他有定位系统,可以直接只入某条经络,某个穴位?中药不行的。中药走的是大的层面,比如走表,走里,走上,走下。中药是有他的明确寒热和方向的,但要说只入某经某穴,确实牵强。
从《伤寒论》的语境和用药中,你也很难发现医圣说某药入某经,常用的语境是,此为表,此为里,或者半在表半在里。这说明中药对于病位,是无法像针刺一样精确到经络和穴位的,只能精确到表中里这些大的层面。
故守一认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分属不同体系,而伤寒中的表中里的大的病位,是可以涵盖内经中十二经络这些局部的病位的。
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
治病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必须从经络脏腑着手,而有的则从皮肉筋骨亦可施治,比如用铍(pī)针排脓放血。
中医六大医术:砭(biān)、针、灸、药、按跷(qiāo)和导引。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说,医生治病时,对于同一种病却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而且都能够治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从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东方盛产鱼、盐,地处海滨,当地居民多以鱼类为食物,喜欢吃咸味食物,咸入肾,肾过强则伤心,心主血脉。多吃盐会耗伤血液,所以人们皮肤偏黑且纹理疏松,易患痈、肿、疮、疡之类的皮肤病,适宜用砭石治疗,所以砭石疗法是从东方传来的。
砭石,即能治病的石头,中医认为上品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而砭石中又以泗滨砭石疗效为最佳,泗滨砭石原指《尚书.禹贡》泗滨浮磬料泗滨浮石,产于山东泗水之滨,故名泗滨砭石。
西方遍地沙石,常年多风,居民不讲究衣着穿戴,常常穿毛布,睡草席,饮食肥美,身体彪悍,轻易不会受外邪侵犯,他们所患疾病大多为饮食、七情等原因导致的内生疾病,适宜用药物治疗,所以药物治疗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方地势高,气候多风寒冷,人们依傍山陵而居,容易因内脏受寒而发生胀满的疾病,适宜用灸法治疗。
我们知道,人消化吸收食物,要有血液作为动力支撑。如果内脏受寒,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没有了动力,那么食物便消化不了,就会造成胀满。
我们常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是因为冬季寒冷,体表血液内收,这样五脏六腑的血液便相对充足,这时候进补,才有利于消化吸收,所以东北人普遍又高又壮。夏天炎热,体表血液多,内脏血液便相对空虚,所以不适合进补,因为消化不了。
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同样的道理。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吃生姜可以温胃健脾。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吃萝卜可以清解积热。
内脏受寒而发生胀满了怎么办呢?那就要调动阳气。灸这个字,上面的久就好像一个生病的人太累了,侧卧着,下面用火温暖他。所以灸法是从北方传来的。我们常见的“拨火罐”、“热敷”、“泡脚”都可以称作广义上的灸法,而艾灸,则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艾叶比松、柏、竹、橘更适宜作为灸的材料。
南方阳气最盛,地势低洼,雾露聚集,当地居民喜欢吃酸味和发酵的食物,容易发生拘挛、麻木等疾病,适宜用针刺疗法,所以说九针疗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拘挛,指筋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灵枢·邪客》:“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麻木,气血不通,则生麻木。
九针,古代九种针具,即镵(chán)针、圆针、鍉(chí)针、锋针、铍(p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其中锋针用于浅刺出血,铍(pī)针可以切开排脓放血,所以我们才说,针刺之法主疏通,艾灸之法主温补。针是针,灸是灸,是不相同的。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物产丰富,食物种类繁多,人们很少劳动,多发痿症、厥逆、寒热之类的疾病,适宜用按跷(qiāo)和导引之法治疗。
按跷(qiāo),按:用手为主给患者按摩。跷:用脚为主给患者按摩。
导引,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与“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相结合的名为“熊经”“鸟申”的二禽戏。三国时期的华佗把导引术式归纳总结为五种方法,名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导引疗法的特点,且简便易行,对后世医疗和保健都起了推进作用。
中央地区物产丰饶,人们劳动少,所以按跷(qiāo)和导引疗法都是从中央传来的。
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功能亦无所不到,岂有其药止入某经之理?
人的气血贯通全身,而药性的寒热温凉有毒无毒也是确定不移的,进入身体后,药性会随着血液而无所不到,岂有药性只会进入某经而不进入其他经络的道理?
即如参耆之类,无所不补;砒鸩之类,无所不毒,并不专于一处也。
比如人参,黄耆(黄芪qí),无所不补。砒霜,鸩酒,无所不毒,不可能说只作用于单独的某一经络。
所以古人有现成通治之方,如紫金锭、至宝丹之类,所治之病甚多,皆有奇效。盖通气者无气不通,解毒者无毒不解,消痰者无痰不消,其中不过略有专宜耳。至张洁古辈,则每药注定云独入某经,皆属附会之谈,不足征也。
所以针对一些疾病,古人研制出来一些固定的药方,比如紫金锭(中成药名,辟瘟解毒,消肿止痛)、至宝丹(方剂名,化浊开窍,清热解毒)这些,包括《伤寒论》中的经方,如果辨证后,可以适用这些经方,那么往往会收到奇效,药到病除。因为通气、解毒、消痰的药效贯通全身,只不过略有专用罢了。至于张洁古(金代医学家)说的“药物归经”理论,都是穿凿附会,经不起验证。
经方固然有其精妙之处,但我们也要知道,只有对了症,才能发挥它的奇效。就像《大明劫》中的赵提领,固守伤寒经方,不知变通,不光救不了别人,自己也死于瘟疫,最后还是吴又可通权达变,不拘泥于古法,控制住了疫情,同时写下《温疫论》流传后世,奠定了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基础,至今仍对治疗控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诸如非典、甲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伤寒论》不光是留下了经方,更重要的是经方的思维方式,后世很多有名的方剂,虽然不是出自《伤寒论》,但你学会了经方思维后,你会发现,他的思维是和经方如出一辙的。
曰:然则用药竟不必分经络脏腑耶?曰:此不然也。盖人之病,各有所现之处,而药之治病,必有专长之功。
那么用药难道就不用分经络脏腑了么?也不是的。因为人的病,病因各不相同,而药物也有它所专长的地方。
如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厥阴病、少阴病,并传下许多经方,如大小柴胡汤,桂枝汤,葛根汤。
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可治愈。
恶寒发热的太阳病,如果同时汗出恶风,可以用桂枝汤治愈。
葛根汤,这里徐大椿分到了阳明病里,其实葛根汤大的方向还是太阳病的。纯正的阳明病主要有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这些。
《神农本草经》:
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质量好的柴胡,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取其半表半里之气。
肉桂(桂枝):味辛,温。主上气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药味辛,主发散,为阳,气温性热亦属阳。肉桂气味纯阳,能窜上达表,散风寒,通营卫,故能治风寒所致的上气咳逆,喉痹。)《伤寒论》中说桂枝本为解肌,是走肌肉,走表的。
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由本草经可知,柴胡治寒热邪气,桂枝主发散治畏寒,葛根治肢体大热,是它们本来的药性,也是它们的专长所在。
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孰知其功能实不仅入少阳、太阳、阳明也。显然者尚如此,余则更无影响矣。
因为这些药能治某经之病,后世的庸医就认定它们是专治某经之病的药,殊不知这些药的功能,并不单单入少阳、太阳、阳明之经。柴胡、桂枝、葛根这些药性用途显而易见的药尚且如此,其他的药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药物归经都是后世的说法,《神农本草经》中从来没有说某药入某经,可见将药物强行的用《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理论,归纳为某药入某经,有时候会造成理论的混乱。后世时方疗效不好,大概和这个脱不了干系。
故以某药为能治某经之病则可,以某药为独治某经则不可;谓某经之病当用某药则可,谓某药不复入他经则不可。
所以说某药可以治某经之病是可以的,而说某药单单只治某经之病则是瞎说。说某经之病可以用某药治之是可以的,而说某药独入某经而不入他经,则是瞎说。
中药,走大的层面,表,中,里,这些是确定的,每个药的药性都是确定不移的。而强行引入经络概念,或许有些牵强。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伤寒论》中的六经与《黄帝内经》中的六经不是一个概念。就好像会计中的借和贷,并不是你理解的借和贷的概念。他们只是一个符号。
名可名,非常名。同样的名字,背后代表的意义不一样。世界上叫张三的人千千万万,是同一个人么?当然不是。不要被名所困,要理解名背后所代表的神。
故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如前文所述,虽然药性随着血液贯通全身,无所不入,但确实某些药,对某些经络还是有一定的专长的,所以如果不懂这些药物的专长经络而用药,那么就像大水漫灌,失其所专,一定不会有快速明显的疗效。而如果固执的认为某药只入某经,拘泥于“药物归经”之说,则反而能致害。
这里所说的知经络而用药,其实表达为表,中,里,这些《伤寒论》中的病位概念,更为贴切。
总之,变化不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
总之,只有通了医道,才能掌握变化不一的医术,以道御术,才能神而明之。妄图以术入道,则往而不返,失之远矣。道,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通的,这个,就看每个人的领悟了。
总结一下,如果针刺艾灸,那一定是要分经络和穴位的。如果用中药,则无法精确到经络和穴位,而只能精确的大的层面,即表,中,里。
中医六大医术,体系并不完全一样。混淆以后,看似理论更加丰富,于临床治病可能并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