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病害之白垩病及黄曲霉病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
一、白垩病
白垩病又名石灰子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
1、病原
致病菌为子囊球菌,菌丝雌雄异株,两者结合进行有性生殖,形成膨大的子囊球,其内充满着孢子囊,里面具有大量的子囊孢子。孢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15年之久。
2、症状
发病初期,病虫成为无头白色幼虫,体色与健康幼虫相似,体表尚未形成菌丝;中期,幼虫柔软膨胀,腹面长满白色菌丝;后期,整个幼虫体布满白色菌丝,虫体萎缩并逐渐变硬,似粉笔状。死虫尸体有白色、黑色两种。工蜂将虫体由巢房内拖出到巢门前的地面上和蜂箱底部,工蜂及雄蜂幼虫均可感病,雄蜂幼虫尤为严重。
大幼虫阶段易感,巢房盖被工蜂咬破,挑开后可见死亡幼虫。 感染子囊球菌的幼虫,前3天无明显症状表现,少数幼虫体表长出白色菌丝,多数幼虫在第五天死亡。在蜜蜂幼虫体内病变分为6个阶段。
①孢子静止期(3~48小时)这一时期在幼虫中肠内可发现孢囊,孢子球已散布在食物中,孢子粘结在孢子球上呈静止状态。 ②孢子萌发期(3~72小时)孢于在肠道内开始萌发,孢于萌发时膨大为球型,然后伸出发芽管,此时中肠组织未遭侵染,仍属正常。
③菌丝增殖期(24~72小时)孢子萌发后,在中肠内食物团里形成菌丝,并有孢子产生,此时中肠组织仍无病变出现,接种48~72小时,菌丝由肠道内壁穿透围食膜侵入真皮细胞。
④穿透肠壁期(72~96小时) 接种72小时后,菌丝体生长旺盛,且有菌丝团穿透肠壁,中肠外壁真皮细胞有穿孔,部分细胞受破坏,4~5天后,中肠受到破坏并发现整团菌丝自马氏管穿出。
⑤体腔增殖期(72~120小时)苗丝穿透肠壁或马氏管后,即在体腔内不断增殖,引起脂肪体、气管和肌肉发生病变。
⑥穿透体壁期(96~120小时)菌丝在体腔内大量繁殖,同时侵染体壁,体表充满菌丝,雌雄菌丝在体外交配产生孢囊。
3、诊断方法
若发现死亡幼虫呈白色或黑色,表面覆盖白色菌丝或黑色孢子粉时,挑取幼虫尸体表层物涂于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大量白色菌丝和孢囊及孢囊孢子时,则可确诊为白垩病。
4、流行特点
白垩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当巢内温度下降到30℃,相对湿度80%以上时,适于子囊孢子生长,春夏季多雨潮湿季节易流行。白垩病是通过子囊孢子传播的,被污染的饲料、死亡幼虫尸体或病脾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
当蜜蜂幼虫吞食了混入饲料中的子囊孢子或菌丝后,孢子即在消化道中萌发,长出菌丝,穿透肠壁,破坏消化道,幼虫表现明显症状,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将污染的饲料喂给健康幼虫。此外,养蜂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随意将病群中的巢脾调入健康群而传染。
5、防治方法
采取换箱换脾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首先取出病群内所有病虫脾及发霉变质的蜜粉脾,换以清洁的蜂箱和巢脾供蜂王重新产卵。换下的巢脾用二氧化硫(燃烧硫黄)密闭熏蒸消毒4小时以上,可按每10张巢脾放入硫黄3~5克计算,也可用4%甲醛溶液消毒巢脾,浸泡24小时或喷脾再密闭48小时。
加强饲养管理,蜂群应安置于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避免在箱底积累潮气,时常扩大巢门帮助蜂群通风,尤其是雨后帮助蜂箱干燥更为重要。
治疗可用:①优白净,将药液作100倍稀释,抖落巢脾上的蜜蜂喷脾,每脾约10毫升,每天喷喂1次,用药两次停1日,再用药两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5天,再作第二个疗程防治,病幼虫可得到治愈。②灭白垩一号,为一种高效杀真菌药剂,用法是,取药1包(3克)用少量温水溶解,加50%的糖水1升,充分搅匀,喷喂40脾蜂,每3天1次,连续用药4~5次为一个疗程。
二、黄曲霉病
黄曲霉病又名结石病,是危害蜜蜂幼虫的真菌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可以引起蜜蜂幼虫死亡,而且也能使成年蜂致病。
1、病原
主要为黄曲霉菌,其次为烟曲霉菌。这两种真菌生活力都很强,存在于土壤和谷物中。黄曲霉菌成熟的菌丝呈黄绿色,烟曲霉菌的成熟菌丝呈灰绿色。以孢子传播,分生孢子圆形或近似圆形,大小为3~6微米,呈黄绿色。
2、症状
患病幼虫初呈苍白色,以后虫体逐渐变硬,表面长满黄绿色的孢子和白色菌丝,充满巢房的一半或整个巢房,轻轻振动,孢子便会四处飞散。大多数受感染的幼虫和蛹死于封盖之后,尸体呈木乃伊状坚硬。成蜂患病后,表现不安,身体虚弱无力,行动迟缓,失去飞翔能力,常常爬出巢门而死亡。死蜂身体变硬,在潮湿条件下,可长出菌丝。
3、诊断方法
若发现死亡的蜜蜂幼虫体上长满黄绿色粉状物,则可取表层物少许,涂片,在400~600倍显微镜下检验,若观察到有呈球形的孢子头和圆形或近圆形的孢子及菌丝时,即可确诊为黄曲霉病。
4、流行特点
黄曲霉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高温潮湿,所以该病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多雨季节。传播主要是通过落入蜂蜜或花粉中的黄曲霉菌孢子和菌丝,当蜜蜂吞食被污染的饲料时,分生孢子进入体内,在消化道中萌发,穿透肠壁,破坏组织,引起成年蜜蜂发病。
当蜜蜂将带有孢子的饲料饲喂幼虫时,孢子和菌丝进入幼虫消化道萌发,引起幼虫发病。此外,当黄曲霉菌孢子直接落到蜜蜂幼虫体时,如遇适宜条件,即可萌发,长出菌丝,穿透幼虫体壁,致幼虫死亡。
5、防治方法
蜂场应选择干燥向阳的地方,避免潮湿,应时常加强蜂群通风,扩大巢门,尤其雨后应尽快使蜂箱干燥。对患病蜂群的巢脾和蜂箱消毒,撤出蜂群内所有患病严重的巢脾和发霉的蜜粉脾,淘汰或用二氧化硫(燃烧硫黄)密闭熏蒸。患病蜂群喷喂优白净或抗白垩一号药物治疗,方法及用量均同白垩病。
三、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
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 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性传染病。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
1、 病原学
蜂房蜜蜂球菌属蜜蜂球菌属。本菌必须含5%CO2条件下培养,为革兰氏阳性、披针形、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无芽,无运动性,为厌氧乃至微需氧的细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幼虫尸体保存毒力3年,在巢脾或蜂蜜里可存活1年左右,在40℃下,每立方米空间含50 毫升福尔马林蒸气,需3小时才能杀死。
2 流行病学
被污染的蜂蜜、花粉、巢脾是主要传染源。蜂房蜜蜂球菌能在尸体及蜜粉脾、空脾中存活多年。蜂群内一般通过内勤蜂饲喂和清扫活动进行传播,饲喂工蜂是主要传播者。蜂群间主要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进行传播。养蜂人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任意调换蜜箱、蜜粉脾、子脾以及出售蜂群、蜂蜜、花粉等商业活动,导致疫病在蜂群间及地区间传播。
感染动物为蜜蜂幼虫,各龄及各个品种未封盖的蜂王、工蜂、雄蜂幼虫均可感染,尤以1~2日龄幼虫最易感,成蜂不感染;东方蜜蜂比西方蜜蜂易感,在我国以中蜂发病最重。
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夏季少发或平息,秋季可复发,但病情较轻。其次,该病易于蜂群群势较弱和巢温过低的蜂群,而强群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常常可以自愈。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3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45天(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 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
尸体位置错乱,呈苍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色,最后呈深褐色,并可见白色、呈窄条状背线(发生于盘曲期幼虫,其背线呈放射状)。尸体软化、干缩于巢房底部,无黏性但有酸臭味,易被工蜂清除而留下空房,与子房相间形成“插花子脾”。
4 诊断
4.1 从临床可疑为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蜂群中,抽取2~4天的幼虫脾1~2张,仔细检查子脾上幼虫的分布情况。如发现虫、卵交错,幼虫位置混乱,颜色呈黄白色或暗褐色,无黏性,易取出,背线明显,有酸臭味,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为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微生物学诊断
(1)革兰氏染色镜检
挑取可疑幼虫尸体少许涂片,用革兰氏方法染色,镜检。若发现大量披针形、紫色、单个、成对或成链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2)致病性试验
将纯培养菌加无菌水混匀,用喷雾方法感染1~2天的小幼虫,如出现上述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的症状,即可确诊。
5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紧缩巢脾,注意保温,培养强群。严重的患病群,要进行换箱、换脾,并用下列任何一种药物进行消毒
(1)用5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煮沸熏蒸一昼夜;
(2)0.5%次氯酸钠或二氧异氰尿酸钠喷雾;
(3)0.5%过氧乙酸液喷雾。
二、蜜蜂大肚病
蜜蜂大肚病是蜜蜂成年蜂病的一种类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受风、雨、雪、寒等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蜜蜂无法出巢,不能排泄泄飞翔,后肠积粪膨胀,加上外界粉蜜源断绝,全靠人工饲养,营养往往不足,抵抗力减弱而易患此病。该病传染很快,危害极大,几周内可以蔓延全场。患病严重的蜂群,死蜂堆满整个箱底,堵塞巢门。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治疗。
1、抗病毒1号5g,加在5kg糖液中,混合均匀,每晚每群蜂喂300g,开始每晚1次,3天后隔天1次。
2、病毒灵1片,多酶片2片,醋酸20g,3种药物混合在1kg糖液中,每晚每群蜂喂300g左右,连续喂1周。
3、用大蒜1kg捣烂,加入米醋3g,浸2~3天,滤出蒜渣,在1kg糖液中加入醋蒜溶液60g,喂蜂,连喂7天。
4、强行促使蜜蜂飞翔排泄,是预防和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在晴天中午,气温8℃左右时,用5份蜂蜜、5份温开水、1份米酒混合,浇于框粱上,蜜蜂吸吮后,能促使母蜂出巢飞翔,在排泄肠积粪后,病情可缓解和消除。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