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没加过黄龄微信:有些人,你早该拉黑
每晚和你说晚安🌙
前几天,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
“大学时期的舍友,之前都是通过QQ聊天,这几天想起来没有加她微信,没想到发送好友申请,却没有通过,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看到这位读者的问题,我第一反应是觉得她很可爱。
第二反应就是,原来现在一个小小的微信好友,就可以成为“认证好友”的标准了。
这让我想起最近因为“微信好友”,而频繁上热搜的宁静和黄龄。
起因是在《姐姐的爱乐之程》节目里:
当孟佳提到同为姐姐团成员的黄龄,之前因为舞台事故受伤,自己非常担心时,旁边的宁静表示自己也看到了那个新闻,觉得很吓人很心疼,当下的她,还想给黄龄发微信,表示一下关心,结果却发现两人并不是微信好友,只是同在一个群里。
宁静觉得,在群里表达自己的关心,这件事情非常奇怪。
于是,便作罢。
然而在网友看来,比群发关心这件事更奇怪的是:宁静为什么不直接添加黄龄为好友,私信表达自己的关心呢?
于是,广大网友开始怀疑起宁静和黄龄的关系,认为她们并没有像节目里表现得那般和谐。毕竟相处这么久,连微信都没有互加,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但不久后,当事人之一的黄龄在微博上回应了此事,她表示直到现在,自己也没有加上宁静的微信。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必要。
01.“加了微信,并不代表成为朋友”
采访中,黄龄向记者解释了至今没加宁静的原因:
“反正在节目里我们可以聊天见面,而且,现代人微信列表里一堆陌生人,反而是这种生活方式会让人感到舒服,加微信并不能代表成为了朋友。”
微信,是现代人通用的一款线上聊天软件。
在微信出现之初,微信列表里存在的,确实是关系最为亲密的好友,所以才有“朋友圈”这种说法。
而随着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微信开始不再“单纯”。
列表里不再只有好友,也可能是客户,微商,又或者是一次逛街,遇上的希望你添加她为好友的陌生人。就连朋友圈,都开始植入各种“广告”,不仅来自圈友,还来自微信本身。
所以,就像黄龄说的,加了微信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微信上的好友并不具代表意义。
换句话说,加不加好友,不能用来判断一段关系的好坏。
除此之外,黄龄还用了自己曾在2011年写过的一篇博客回应到:
“曾经把电话卡剪坏过,几番纠结之下,还是决定不去补号。缘分这件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该失去联络的就会失去联络,想到以前的人没有手机不是一样的过,现在发个短信都看不到表情真的很容易闹误会,以前的人靠写信或只是思念比现代人浪漫真实有诚意的多了,人要有缘分总会再相遇的,相遇的时候懂得珍惜就好......”
不得不说,九年前的黄龄就活得很通透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来进行社交,但有些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的人,可能到了现实中,就变成了“社交恐惧患者”。
朋友们,只在微信上维系友情;
情侣们,只在微信上维系感情;
亲人们,只在微信上维系亲情。
距离看似变近了,但其实是在渐行渐远。
02.“微信好友太多,让我感到不舒服”
和黄龄一样“抗拒”微信好友的,还有主持人汪涵。
在某一期《火星情报局》中,钱枫爆料称汪涵把他的微信好友删除了。
就在大家惊讶之余,钱枫又说到,不仅是他,汪涵还把陈坤和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对此,汪涵从容地解释到:
“每当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我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删掉,而在删掉了这些微信好友以后,我觉得生活非常非常轻松,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
在大多数人看来,陈坤和范冰冰在娱乐圈浮浮沉沉多年,两人是圈内不可否认的大咖人物,相信有很多娱乐圈人士,都希望能够拥有他们两个人的微信。
然而汪涵却反其道而行,仅仅因为一个微信人数,就轻易地把他们删除好友,也难怪很多人会对此感到讶异。
其实汪涵的行为不难理解。
陈坤和范冰冰,对于一些人而言是人脉,而对于汪涵来说,他们之间的社交也有可能是无效的。
比起那些未知,或者根本不可能会有的交集,无效微信好友的存在,才会让人感觉到负担。好友都变成了微信上的冷漠头像,明明从不交流,却留有莫须有的好友位置,这种感觉让人难以接受,也会让人感觉到压抑。
比起添加微信好友,汪涵更希望与他们,能够顺其自然地成为现实中无话不谈的好友。
所以为了缓解这种微信好友焦虑,他选择去“清除好友”。
而事实也证明,在删除好友之后,汪涵也自我感觉,心灵上的负担慢慢被释放了。
03.微信好友,像玻璃一样脆弱易碎
从黄龄和汪涵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人,都在拒绝当代人的“矛盾社交”。
所谓当代人的“矛盾社交”,就是只愿意将情感输入成文字,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情绪,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都吝啬表达。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到:
“记得早些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都懂了。”
时代变了,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变了。
我们隔着屏幕,发着无法辨别情绪的文字和表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没有温度,也更容易产生误会。
读者清清,就曾因为微信聊天,和认识了多年的好友“绝交”了。
虽然是朋友,但朋友之间总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有的时候,清清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去说这件事情,但因为是文字聊天,无法准确传达屏幕这头的情绪,所以在她的朋友看来,清清倒像是在“阴阳怪气”,有内涵的意思。
时间一久,朋友便觉得很不痛快,总觉得心里压着气。最终,两个人也因为一场争吵,不欢而散。
多年的感情,毁于微信聊天,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是,它确确实实发生在不少人身上。
微信文字聊天,不仅让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变得脆弱,也让一个人,变得敏感。
开始执着于去揣测,一个文字,一个表情背后的意义。
04.
相信很多人都曾遇到这种状况:
当你和别人兴致勃勃地分享一件事情或者一首歌时,你洋洋洒洒打了好多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收到的,却是对方一个“哦”或者一个“嗯”,又或者是一个微笑的小表情。
好像一盆冷水,瞬间就把热情浇灭了。
但其实,对方也许在那个时间段很忙碌,无暇领会你的心情,只能匆匆留下一个字,表达已阅。
除此之外,“哦”和“嗯”,在微信上,或许会让人觉得冷漠,但如果换成现实生活中,便不会觉得有何问题。甚至在现实中,我们或许只用一个微笑,或者一个眼神,就能够让对方读懂你的意思。
而这,就是微信聊天的局限性。
它可以传达信息,却无法完美,无法毫无差错地传达信息上的情感。
换句话说,微信的存在确实方便了相隔万里的联络,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拉远了现实的距离。
好在黄龄和汪涵,用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还是有这么一群人,在热衷于现实的情感交换。
比起冰冷的文字,我们明明更屈从于现实的温暖和靠近。
你的朋友不在手机里,也不在微信里,而在现实世界之中。
这里的朋友不需要充电和流量维持,仅仅需要真心。
//end
⊙ 作者:凯紫,全网500万女性用户的情感集散地,他的公众号:凯紫(ID:kaikaivoice),新浪微博:@凯紫,私人微信号:kaizi523,用他的声音,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都陪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