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这两种人能远离就远离,若能做到,也许将和小人说再见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成白话说的是君子胸怀坦荡,拥有一颗可以容忍的心;而小人则总是喜欢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既然作为一个君子要光明磊落,为何还要时刻提防两种人呢?《菜根谭》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於虑也: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惕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讲的是一个人不能有害人的念头,但是也不能失去防备他们的警觉性,毕竟人在世上飘,哪有不挨刀的道理。

就算是平时谨言慎行,对待每个人都谦恭友爱。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都会出现所谓的利益纠葛,很容易产生矛盾。

如果没有一颗防人之心,那么最终就会被小人算计。北宋隐士林逋曾创作千古奇文《省心录》,这篇奇文讲述了很多人生哲理。

林逋是一个通晓百家之长的大学问家,但由于其为人骄傲、孤僻,并且对权贵嗤之以鼻,所以穷其一生都未曾入仕途、娶妻。

《省心录》浓缩了他一生的智慧,书中内容即便现在看来,也会令人受益匪浅。

正所谓人活一世,有两种人需要时刻提防,这种观点就是林逋的处世哲学。

他在书中教导世人辨人之术,目的就在于让人生之路更加平坦,人活一世,这两种人能远离就远离,若能做到,从此将和小人说再见。

第一种人:轻诺者,信必寡

单从字面意思上去分析这6个字,可以解释为轻易允诺别人的人,他的诚信或信用也必将非常少。

有一句话叫做“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家无信则不和”,从个人、事业、家庭三个方面,道出了诚信或威信的重要性。

《论语·子路》中云:“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或者说让别人足以信任;

同时,一旦开始行动就必须要有结果。这里面其实也强调了语言和行动,对一个人诚信的影响。

古人云:“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若是心中有他人,就算是天各一方,用诚信你也可以搭建出一座友谊的桥梁;

而一旦失信于人,便会自断后路,就像是一个人没有穿衣服一样被人取笑,并最终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都显得力不从心,工作、家庭双方面的压力,都会让人耗费很多精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求于人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承诺,一旦说出去的话就必然会做到。但也有人将诺言当作儿戏,最终收获的只能是苦果。

第二种人:面誉者,背必非

当面夸你的人,背地里一定会说你的坏话,正所谓“是非人说是非事”。当年纪不断增长、阅历不断增加的时候,往往就会看清楚人性。

比如当自己身居高位的时候,身边尽是趋炎附势之人。可一旦失势之后曾经围绕在身边的人,最终能留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绝大多数人都拥有这个特点,那就是在求人的时候会说句好话,但是当别人求自己的时候,则会装腔作势。

这其实就是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防这类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云:“吾与徐公孰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人们都说徐公是一个大帅哥,并且拥有高尚的品德,实际上他们只是有求于徐公而已。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却道尽了“面誉者,背必非”的人生哲理。从古至今锦上添花者不计其数,而真正雪中送炭的又有几人?

可以说阿谀奉承之风,自古以来就从仍断绝,人们为了名利、金钱,不惜放下自己的尊严以及诚信,对领导做尽了溜须拍马的事情,心中早已毫无敬畏之心了。

如果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不讲诚信、背后说人是非之人,一定要远离人。

就算是没有办法摆脱,平时也应该提高警惕性。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在他人阿谀奉承的糖衣炮弹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结语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为了利益而获得收获。无论古今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人,仿佛就像一颗毒瘤一样无法被清除。

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诚信可言,可以说从他们的身上就可以看到世态炎凉,同时也可以窥探人性中的罪恶,时刻提防、敬而远之,避免吃亏上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