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睡好觉,助眠神器塞满了我的购物车” | 冥想帮你告别失眠

不久前乐天平台有推文谈到如何处理焦虑,现在,我想聊聊失眠与减压

事情要从我的同事海涛说起。今天上午,海涛一筹莫展的走进我的办公室,他拉了把椅子一边落座,一边哭丧着脸问:“孟老师啊,我有病,你有药么?”

我仔细打量眼前这枚风华正茂的90后优质男青年:这厮面色晦暗,目光涣散,尽管衣着光鲜,但浮肿的眼袋和黯淡的眼圈,出卖了他的疲劳和倦怠。海涛跟我说,最近他的睡眠状况特别不好。尤其是这一周,他接手一个新项目:目标、团队、甲方,一切都是新的,除了一件事:失眠

海涛遇到的这件烦心事其实特别普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201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2例睡眠障碍!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大数据同时显示,睡眠障碍人群的低龄化问题日益严重,68%的90后睡眠不足,00后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更令人堪忧。

这个世界怎么了?

导致一个人睡眠障碍的诱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身体疾病、比如精神障碍、比如药物滥用,等等。对于上班族而言,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大都跟海涛相似: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大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兴奋,越兴奋就越影响睡眠……

我问海涛是怎么应对自己的失眠的?这下海涛来了精神,掏出手机,打开他的购物车,如数家珍般给我展示各种“助眠神器”:睡眠辅助仪、乳胶枕、防燥耳塞、睡眠眼罩、褪黑素、助睡精油、助眠沐浴露、助眠喷雾……好吧,作为资深购物达人,我表示,还是年轻人有见识。

“你坐拥这么多神器,助眠效果如何?”我问。

“啥用都不管,就是白花钱!”海涛的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啊?!”我夸张的看着他。

“哎,其实也不能怨这些没用,主要是我的事吧,一直都那样:我妈催结婚、老板催进度、银行催贷款!头上悬刀,装备再多,我也睡不着啊!”海涛沮丧的说。

“你说的没错!咱们周围的压力源还在,压力持续增加,咱们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也会持续。反映在躯体上,你只表现个睡眠问题而不是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已经是个lucky dog(幸运儿)啦!”我说。

“这样啊!那看来我平时跟朋友们聚会、出去夜跑什么的还是有效果的啊!”海涛沾沾自喜。

“你说的这些,运动、美食、娱乐、聚会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减压方式,但这些对你解决睡眠问题的直接作用有多大,你评估过吗?”

“额,这个么,说实在的,几乎没有直接效果,有时候做这些,比如晚上聚会、运动什么的,反倒更兴奋睡不着,有时还通宵……”海涛有点不好意思。

“恩,确实如此!有没有尝试过其他方法呢,更有效,更便捷,更便宜的?”我问。

“啊,会有这么好的方法么?!”海涛有点小兴奋了。

“必须有啊!”我说,“冥想,这就是我今天给你的减压良药!”

“冥想啊,我听说过,就是打坐么?”海涛问。

哈哈,好吧,看来关于冥想,需要更多科普一下。

冥想,源自佛教与印度教的精神训练,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心灵意识和良好状态。通俗点儿说,冥想是被科学研究证明的一种简单易学的大脑训练方式,就如同健身一样,健身的对象是身体,而冥想的对象是大脑。

冥想的方式有很多,广义地讲,有意识地留出时间做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都可以叫做“冥想”。比如,如果听音乐是为了让自己得到休息和放松,那就是音乐冥想;如果去运动是为了清空自己的大脑,那就是运动冥想。所以,打坐静心算是冥想的一种方式,但冥想并不只是打坐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冥想可以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等认知能力让大脑更聪明;冥想可以缓解压力、焦虑、抑郁复发、悲伤等情绪问题让情绪更稳定;冥想可以解决入睡困难、浅层睡眠、噩梦缓解等睡眠问题让入睡更容易;冥想可以辅助疼痛、癌症、厌食、免疫力低下等身体问题让身体更健康。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冥想已被证明主要透过改变大脑神经网络回路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研究人员组织了一个冥想试验,对 300 名参与者进行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冥想研究,每个研究观察期为三个月。与每个对照组的脑部扫描成像对比后发现,参与冥想的小组中每种类型的冥想所对应的大脑区域中均增加了更多的灰质。由此可见,冥想可以改变人的大脑机制,使人们对感觉刺激的觉察越来越清晰,从而逐渐利用这种自我觉察,成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这也是大家普遍认同“冥想是减压良药”的原因。

冥想的种类比较多,目前为止,最被广泛采用的分类把冥想分成了2种主流类型。

一种叫做聚焦注意冥想,就是把注意力始终聚焦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对象上面,比如说呼吸,当发现注意力游离了之后,需要重新再把注意力聚焦回来。

一种叫做开放监控冥想,就是不要求一直把注意力聚焦在某个特定的目标上,而是强调一种不评判的态度,保持对当前体验到的事物的觉察,比如你的身体感觉、情绪或者想法。

我对冥想的简单介绍,让海涛听入迷了。

“那照您这么一说,这冥想减压真的可以对我的睡眠有帮助?”他问的若有所思。

“这是被广泛实验和大量数据反复证明的!你试试就知道了!”我笃定的回答。

“那这个冥想随便什么人,比如我,一点基础都没有,可以练么?”

“冥想并不需要有什么基础啊,当你打算尝试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你可以下载个音频,在引导下完成冥想;你也可以尝试所谓的正念。就是把念头聚焦在某一个当下,去觉知那时那刻的你,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觉察自己是如何对某件事情做出反应的。当你习惯性的、客观的看待生活,你会发现,你是你,你的压力是你的压力,这种有效的抽离本身就在减缓压力对你的冲击!”我慢条斯理的说。

“听起来真的好诱人啊,关于冥想,还有别的注意事项么?”海涛问。

“没有特别的注意事项。不过,咱俩同事一场, 我就分享些价值几个亿的经验供你参考吧!”我开玩笑道。

首先,保持接纳、不评判。冥想过程中你遇到的所有情况,都是恰好和恰当的。

其次,选择安静舒适、熟悉有安全感的地方,能助你练习时更投入。

第三,选择感觉舒服的姿势开始你的冥想。

第四、选择喜欢的仪式,开始、结束你的冥想。

第五、可以选择喜欢的音频引导练习,过程中保持觉察。

第六、每天坚持。

我的经验是,冥想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预期效果,但需要长时间的规律练习。这就如同健身,偶尔练习一两次可能会有当下短暂的效果,但如果想要让冥想给自己带来长久的改变,就必须把它变成自己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感受它带来的好处。

就睡眠问题而言,连续冥想一周,可能就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听我这么一说,海涛要求马上体验,我考虑了一下,同意了。他选择在咨询室的催眠椅上尝试。我为他选择了身体扫描减压冥想,舒缓的引导词还没过半,海涛已经沉沉睡去。

我轻轻退出咨询室,关上门,他需要一场冥想中的酣眠缓释身心压力;而我,得去帮他请假,若被主管逮着,他这个冥想可就白做啦!

参考资料:

1、《2018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国睡眠研究会

2、《冥想对你的头脑和身体的益处》:约瑟夫·麦考拉博士(美)

3、《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马克·威廉姆斯(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多舛的生命》:乔恩·卡巴金(美),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4

作者 | 孟   玮
编辑 | 李若晨
策划 | 吴乐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