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告诉您:孩子需要的是强权控制,而不是讲道理
现在,随着父母的知识水平提高,很多父母不赞成打骂孩子了,而是改用给孩子讲道理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是教育思想的进步。
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发现跟孩子讲道理没用,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最终还是回到了打骂逼迫的老路。
孩子为什么听不进道理去?
因为孩子不懂道理,理解不了道理的涉及的影响、关系。
当孩子小的时候,大脑在快速发育,因此大脑中基本难以形成长久的记忆,你问问7岁之前的小孩,基本上很少记得几年前发生了什么事,到过什么地方。
因此他们的意识只能与眼前的景象建立联系,而不能很好的跟之前的记忆形成对比。
与之相反,当成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时,他会跟记忆中之前的类似场景做比较。比如,他看到地面,然后他会跟昨天甚至前天的记忆中的地面做对比。经过对比,他会发现现在地面脏了,需要打扫。
但是孩子不会,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的这种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而且他也没有过去的感觉体验来帮助他进行这种思维活动,他看到的只是眼前的情景,仅此而已。他既不会感觉到脏,也不会感觉到干净,因为他没有记忆中的形象与现在进行这种。
所以,你跟他谈卫生、讲道理什么的,他听不懂,也听不进去,他只关注眼前。
虽然孩子的意识会逐步发展,但是在整个儿童时期其根本状态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被感知过程直接占用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是最早发育的。因此在孩子的整个发育阶段,事物的感觉属性和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他们只在乎眼前的快感,而不会在意后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见到孩子干的各种无脑熊事。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对孩子的分辨是为能力抱有过高的期望,也不用不断的唠叨,罗列一堆大道理,他听不懂。就像对小学文化的你谈微积分一样,你听不懂,也听不进去。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1、当孩子心智还未成熟时,家长不能放弃自己的决定权。
在某些重要问题上,比如上学、吃药、过马路等家长不能让孩子真正的自我控制自己,这样做是不安全的。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决定,然后让他们服从。对这些问题不要说“这个问题你自己决定”,而要说“是的,我知道你喜欢,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也喜欢,但是,我不允许你去做。”
让孩子吃药时,不要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用半个小时来给他们讲道理,或者用阴谋诡计欺骗他们,你只需要将要交给他,说:“我知道这药不好吃,但是必须吃。”如果孩子拒绝,在不表现愤怒的前提下,目光坚定的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没得选择,病了就必须要吃药。你是选择自己吃,还是我给你灌进去?”当孩子喝完药之后,我们可以抱住孩子,安慰下他,表达下自己的感情“给你灌药,我也很痛苦,但是为了你的身体,我只能这样。”那么,当下一次再遇到吃药的问题时,孩子就知道你的态度和界限,就会自己乖乖的吃药了。
在一些情况下,家长必须要运用自己的权力来控制孩子。而不能为了所谓的自由,让孩子自己选择,因为孩子还没有这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规定不满14岁免于刑事处罚,就是因为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生理原因,我们必须尊重这种自然规律。
相反,如果家长过于在乎孩子的自由,听孩子没完没了的辩解,与他们进行辩论,这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会特别执着于自己的希望,所以根本不会接受你给出的道理,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培养他们的理性分析能力,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思维混乱,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2、适度放权,训练孩子的心智。
我们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独立,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尽管孩子心智不成熟,做事考虑不周全,但是我们也必须要适当放权,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因此,在生活中,只要影响不大的事,我们都应该尽量授权孩子,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比如我们去逛超市,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然孩子自己决定买什么。
接受孩子的失败、犯错,而不是讥讽嘲笑他们, 只有在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尝试中,孩子才能成长。
如果发现孩子认真的完成任务,及时的表扬鼓励他。
如果发现孩子因为缺乏经验或者不成熟导致犯了错误,也不要过分的关注,顺其自然。当孩子做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这就是成长。
3、面对分歧,要学会引导,而不是对抗
不要与孩子争论。
与孩子争论,试图说服他们否定自己的意愿,这是徒劳的,因为你们根本就不是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在这种情况下,辩论很快就会演变成令人烦恼的、完全无益的争论。因为孩子还只能看到所讨论问题的一些较明显和较直接的关系与结果。事实上,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些,并依据这些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相反,家长可以站在更高层次上看待问题,会看到一些孩子不注意的问题。所以,为了让孩子的思想与成人的思想保持一致,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嘲笑孩子的推理,不要责备他们的眼光短浅,态度不要蛮横或者盛气凌人。家长应该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发现他们没注意到的因素。
基于此,为了让孩子进入倾听和乐于接受我们建议的心理状态,避免进入辩论对抗状态,我们就必须要非常真诚的倾听孩子讲话,给予最大的配合,让他们得到尊重。
这样,孩子就会非常乐意接受我们提出的参考意见,然后通过自己发现,最终得出正确判断。
总结
由于生理性因素,孩子赖以实施判断和思维推理的意识能力发育的比较晚,在幼年时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作为父母,对于一些重要事情,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强制干涉。
总之,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要循序渐进。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让他们承担过于繁重的任务,而应让他们自然而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