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下夕烟:贺天健绘韶山诗意山水画
贺天健《毛主席遍地英雄下夕烟句意》作于1966年4月,此图是以毛主席《七律·到韶山》最末一句诗作为主题的山水画。在探讨画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此诗的背景与意义。
《七律·到韶山》是毛主席于1959年6月25日第三次返回故乡韶山冲时所作的诗,全诗云: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细读全诗,可发现首、颔、颈、尾各联之间环环相扣。首联提及诗作背景:1959年毛主席第三次返回家乡湖南韶山,据上一次(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回到韶山,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已32年,故云“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32年,中国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泽东故居
32年前的1927年,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毛主席最先意识到中国革命想要成功,不能照搬苏联“城市中心论”的经验,他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又先后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章,逐步确立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颔联“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所写的正是这段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颈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则描写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五次反围剿、长征乃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由弱小发展壮大,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斗争与牺牲,终于带领全国人民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新中国。
而全诗的尾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描写的则是毛主席在32年后所看到的韶山冲景象,此时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十周年:在田园里,稻、菽连成一片,微风一吹,宛如波浪一般。在毛主席眼中,创造这美好丰收景象的英雄是谁呢?恰是广大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毛泽东少年时耕种过的稻田
此句也正是贺天健此图所要表现的主题,画中描绘了黄昏时山间的梯田,农民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抗着锄头缓缓下山的景象。画家以干而毛的破笔松画法描绘前景处茂密松林,松林间若有若无的两条白道将松林分隔出前后几个层次,也点出了“夕烟”——黄昏时,山林间往往有烟雾缭绕的景象。松林的尽头便是山间的梯田与扛着锄头、缓步下山的农民。近处的梯田上,以细小的墨点表现稻谷等作物。这些农民虽然刻画简略,但动作姿态生动,排布聚散得当,不但点出了诗句的主旨,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
在远处,贺天健有意将远景的山峦染以极浓重的红色,梯田与前景的松林也以暖色渲染一过,目的都是为了表现诗句中的“夕烟”,也就是黄昏时的景象。而更远处的远山则以花青一挥而就,与前景暖色的山峦拉开景深。这种色彩的强烈对比,设色的浓厚、单纯与古代传统文人山水画所追求的调和、淡雅的审美有着鲜明区别,使得这件作品既具现实意味,又带有相当的浪漫主义情调。
毛主席遍地英雄下夕烟句意
贺天健
纸本设色
1966年
69×45cm
进一步而言,此诗的尾联曾经过修改,原诗的最末一句原本写作“始使人民百万年。”毛主席在创作此诗后,曾向作家梅白请教。梅白提出的修改意见有两处:第一为首句,毛主席原拟写作“哭逝川”,梅白以为“咒逝川”更能表现对旧社会的黑暗、腐朽的憎恶,且与“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喜”字作了强烈的对比;第二便是最末一句,梅白认为有口号之嫌。毛主席对两处都采纳了他的意见,遂将末句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如此看来,此联实际上还具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稻、菽象征着革命胜利的果实,而创造革命胜利的英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江山如画
——上海中国画院藏毛泽东诗词主题作品展
主办单位:
上海中国画院
程十发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18日—2022年2月16日
(周一馆休,逢节假日正常开放)
展览地点:
程十发美术馆
(虹桥路1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