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情绪状态失控时,家长怎么做?

养娃是对父母的一场考验和修行,你家的孩子在成长中有没有情绪状态失控的时候呢?我相信,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有会情绪状态失控的情况,每当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需要理解为什么孩子情绪状态会失控。因为小孩子对情绪的认知水平还很低级,他们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词汇也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他们在遇到事情时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孩子对情绪的表达都是很原始和直接的,比如他们不开心的时候,会哭的声泪俱下,他们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撒皮打滚,耍赖,摔东西,甚至大喊大叫。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表达。

其次,情绪状态也是分级别的。有轻微的情绪感受,此时孩子的表现是说话不耐烦,语气不好,没耐心;中度的情绪感受,此时孩子会在行为上摔东西,打自己或父母、其他人,撒泼打滚大声喊叫;重度的情绪感受就类似火山爆发,迅猛有力,摧毁力强,伴随不停的拳打脚踢,歇斯底里等行为。

如果父母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在情绪温度还没上升到火山爆发时,及时觉察孩子的消极情绪,积极引导和介入,大部分情况下就能避免孩子情绪状态失控,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状态。

下面给大家举几个真实的对话场景,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当孩子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开始扔东西来发脾气的时候。

如果家长直接大声对孩子喊叫:“你再扔一个试试!给我停下来,不许再乱扔了啊!”那自然是得不到家长想要的结果。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宝贝,你现在把这些玩具都扔了,那我会认为是你不喜欢跟这些小动物一起玩了。告诉妈妈,刚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知道他当下正在做的这个行为,这个行为是没办法直接表达他内心想要说的那个意思。

第二种,当孩子因为非常气愤而动手打人的时候。

如果家长直接对孩子大声呵斥:“你干嘛呢!住手!你再动手一下试试,看我不揍你!”这种效果也不会好。我们换一种表达:“宝贝,你感觉到很生气、很愤怒都是非常正常的,只是咱们动手打人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的是,情绪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的,都是正常的体验,但是表达的方式是有正确错误之分的。无论是伤害别人还是伤害自己,都是错误的表达方式,是不被允许的。

第三种,当孩子因为做错事情,要受到惩罚的时候。

如果家长很严厉的说:“你看看你,弄得一团糟。别弄了,站那边去,没有我的允许你是不能过来的。”这样的表达也是很伤害孩子的,我们可以换成:“现在我们先找个地方待会儿,让自己冷静下来吧。”

第四种,当孩子赌气跟大人唱反调的时候。

如果家长很粗暴的说:“你必须要刷牙才可以,现在就去!”,那孩子一般都是会忽略掉大人的要求,因为有时候孩子赌气唱反调是他们想要自己掌握主动权,也是独立的一种表达。这时,作为大人的我们,就要学着让孩子去做一个选择,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什么时候刷牙,或者自己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刷牙。

第五种,当孩子表现出听不进话的时候。

如果家长很愤怒的说:“我都跟你说了好几遍了啊,你这个耳朵到底长在哪里了!你有没有把我刚才的话听进去!”,我们都能感觉到对孩子越是大声的喊叫,孩子们越是反感听不进去这些正确的话。我们可以的表达是:“我想看看你的小耳朵在哪里?我先说一遍哈,然后我邀请你很小声的对着我重复一遍我刚才说的话,这样咱们就可以知道小耳朵有没有把妈妈的话挺进肚子了。”

最后,引导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需要的是对孩子共情,理解对方的感受;合理划分界限,将孩子自己的责任交给孩子负责;适当的引导,告诉孩子正确处理的技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