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嫂子
章晓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凡是到过水阳、接触过水阳嫂子的外地人,都有一个十分深刻的印像,就是水阳嫂子特别好客,待人十分殷切热情和大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舍得拿出来招待客人。除此之外,在她们那红朴朴、白晳晳、清秀秀、双眸闪亮的脸庞上,绽开着十分美丽有魅的笑容。加之口说一种绵软、柔美的高淳式(吴语)水阳土话,有一股说不出的绰约风姿和特有的妩媚。这便是清清亮亮的水阳江江水和金宝圩鱼米哺育出来的水阳女人,令人十分羡慕!;
水阳嫂子俗称“水嫂”。有人这样认为,“水嫂”一说,应从三个层面来看:一是历史地看——它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历史渊源的。起码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这可能与“水东的枣子,水阳的嫂子”一说有关。二是地理地看——水阳人的肤色普遍比较细腻,女性更是如此。有人说它可能与多年前南漪湖水流经水阳江转入固城湖有关,因水阳人长期饮用水阳江富有润肤性质及矿物质的河水,为此造就了水阳人普遍拥有的细腻肤色。三是水阳为鱼米之乡,人们的主食多为含有丰富营养与蛋白质的当地大米、鱼类、豆类及水乡素菜,使肤色显出饱满水灵,似绿荷凝露。古人云:如膏者是也。加之水阳女性多中等个儿,崇尚健康自然,讲求人文道德,年轻者多小巧玲珑,明眸皓齿,肤若凝脂,健康性感;中年者则风韵犹存,具某种内外兼修的品质;老年女性多额宽、脸圆、体胖、富态,具福禄寿齐全相。水嫂的美,天然浑成,是千百年来人们乐意欣赏的一种健康妇女之美。
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水阳嫂子”:一是长得好看——美丽、性感、充满了健康和水灵。你看到过这样的水阳嫂子吗?春天里,她从田野走来,匆忙而潮润,脸色腓红,挟带汗水,衣襟微敞,一种生命的活力,一种劳动的气息,朝你扑面而来的那种美。二是麻利能干,令人敬佩——嫁到婆家,早起晚歇,孝顺公婆,里里外外,操持有序,当地人称这样的女人为“麻利”,也即“麻”者韧也;“利”者快也。此以“鞋底纳得好、毛衣织得好看,饭菜做得好吃”为注解。
"水阳嫂子"心灵手巧,勤俭持家,这一点在皖南和宣城世所公认。如生姜、大蒜、酱瓜、红辣椒、咸菜及黄豆酱、辣椒酱、闷酱等腌得好就是例子。另外,水阳人纯朴、厚道、热情待客等,也成为水阳女性特有的秉赋,说明不仅善于治家理财,还很会接待来人来客——后面这点对于女性可能更为重要,它具有“阿庆嫂”的特征,也是在男人社会打拼出来的杰出女性的标志。如果男人有能耐,她就是“主内”的好把式;如果男人过于敦厚老实,她就是里里外外的“主”。在如此众多的“水嫂”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跟随丈夫走南闯北“驰骋江海”跑运输的“船嫂”;有调整产业结构,从事水产养殖的“鱼嫂”、“蟹嫂”;有丈夫外出务工经商、在家守护公婆儿女、勤俭持家、种田植绵的“田嫂”;也有在企业、商海中打拼的“工嫂”、“商嫂”等。她们从不同层面和社会角色认定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默默地作出了杰出的奉献……
如今经济发展、生活美好、家家小康,昔日与丈夫为生计共同奔波、打拼的时代渐行渐远,现在多数家庭是丈夫外出挣钱,妇女有的则又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一边陪读、守护儿女,一边孝敬双亲、照料老人;有的则在附近服装厂、鸭脚包厂、干子厂、豆浆锅巴厂就近务工、挣钱,贴补家用,早出晚归,照顾老小,生活安定,收入稳固,早晚闲暇多了起来。于是,水阳嫂子们利用闲暇时间,尝试起了新的健康生活方式与文化体育活动。如根据不同爱好自已组织起来,打腰鼓、走马灯、划旱船、舞龙灯,纷纷建立起了水阳嫂子广场舞队、水阳嫂子腰鼓队、水阳嫂子舞龙队、水阳嫂子自愿者队伍等。在这些众多“水阳嫂子”中,周华燕、任小明、王四清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们不仅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水阳嫂子志愿者队伍”,还依托水阳社区马灯堂,组建起一支200余人参加的“古镇太平灯”队伍,每逢元旦、春节和企业厂庆、店庆、婚庆和老人小孩做寿,只要相邀,都会应邀拉出队伍,烘托气氛,大家热闹一番。在近几年创建宣城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她们率领的这支“水阳嫂子”志愿者队伍,可是为水阳镇的文明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年她们还为拥有300年传承水阳“古镇太平灯”成功申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创建了“水阳古镇太平灯非遗民俗文化”展示馆。她们不仅在保护和传承中守住了太平灯艺术的“根脉”和文化“基因”,更使这一古老而年轻的民俗艺术和非遗文化推陈出新,得到了传承弘扬与新的发展。目前全镇社区、村组各类广场舞蹈队、腰鼓队、舞龙队、马灯队以及社会服务自愿者队伍约60余支,参与活动人数1500余人。这些活动的创新与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当地人民的业余文体生活,提升了水阳嫂子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水阳嫂子品牌的延伸、拓展,在新时期注入了新内涵,增加了新活力。
当然,水阳女性勤劳善良,个性温柔,心灵手巧,乐于奉献,可能最是它的本质与特色。如水阳农村姑娘没出嫁前,都有亲自帮婆家人每人做一套衣裳、鞋袜的习俗,出嫁的时候赠送对方家人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为此后来就有“水阳嫂子”鞋底纳得好、毛衣织得好看,以及饭菜做得好吃、腊鱼腊肉香菜蒜头腌得好等等一些美誉和说法。
水阳嫂子的个性和品质,多美丽开朗、坚韧自信,给人知冷知热的温暖之感。也有人认为,水阳嫂子美而有魅,多为淑女和才女型姑娘演变。具有生得美而不风骚,有才华而不高傲,有性格而不张扬,不嫌家贫、不畏权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型忠于丈夫的妻子类型。具才女型的“水嫂”,均有一定涵养和教养,且能说会道,可“在朝为官”、“归家为妻”,即“出得朝堂,进得厨房”;具淑女型的“水嫂”,显得温情、实在,是善于当家理财的贤妻良母。也有人说,具淑女型的“水嫂”,是“在水一方”的“秋水伊人”;具才女型的“水嫂”则是一坛陈年佳酿,历久弥香,到了老年更是光芒四射。也就是说,才女都是经过点灯熬油、付出艰辛努力,才最终修炼成的。也有人说,才女是女人之中一道最为赏心悦目的风景,因有满腹的诗书为她保养容颜,所以永远诗意飘香,青春永驻,永远不会显老。
水阳嫂子现象,是因其特有的地域环境、水乡特点、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因素长期积累、孕育、凝聚成核而形成的。
“水阳嫂子”美,首先在于她的心灵美、她的气质美、她的秉赋美、她的体质、体形的内在和外在的健康美!“水阳嫂子”也爱穿着打扮,但让人感觉她不是那种刻意追求的装饰,而是一种自然美,不是那种俏丽美;也即在你不经意之间,一种朴素的点缀、一种内在美的溢露——所谓“满则溢”那种美……
“水阳嫂子”的美,美就美在水阳江水的长期滋润和水阳文化的千年孕育与积淀。有人说,它是丁奉精神的繁衍,它是水阳文化的积淀,它所体现的种种,都是水阳女性的劳动、智慧与美的奉献……正如宣城散文家邢少山在他的《也说水阳嫂子》一文中的感叹:“有了水的滋润、滋养、滋补,女人便滋生白皙、清秀的肌肤,水灵、柔软的体态,水育山山青,育花花俏……”
亦如邢少山先生在《“水东枣子”与“水阳嫂子”赋》一文中的褒奖:“噫!'拥紫而不艳,守真而不俗,沈婉而不沉。下得厨房,出得厅堂’,千古风流,水阳嫂子也。……水阳嫂子其情也笃。情种情多不滥生,缘爱敢爱潜穴行; 情钟情念不积郁,随机随缘遇枫生。缱绻处,雍雅风月妩温存; 哀婉时,不寒悲楚幽咽心; 喜悦时,绝不狂颠花自怜。衷愫用情, 情溢田寸。蝴蝶飞舞,孔雀开屏。风高秋月白玉盘, 雨霁晚霞漫天红。梁祝化蝶,月光奏呜。一片春愁剪不断, 情笃意兴慰平生。水阳嫂子其心也纯。相夫教子孝双亲,风雨同舟百年春。以德润心,遵古所本,礼义孝梯,姑嫂和呜,睦亲厚邻。鸾凤齐飞随心愿,天命合家福寿生。和和睦睦传雅韵,平平淡淡度光阴。小鸟楚留恋依人,守住平淡过一生。平时,她们一闲下来,就在家纳鞋底、织毛线、做虎头鞋、绣戏水鸳鸯花枕巾。到了秋冬,她们腌蒜头、生姜、咸萝卜,还要细细切香菜、酽缸菜,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心灵手巧,著手成春。参加社会活动,打腰鼓、走马灯、划旱船、舞龙灯,杂花生树,万展争荣。玉人歌舞,欢呼盛世太平。
水阳嫂子其才也能。盛世华年, 改革春风。水阳镇成了“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水运之乡”,水阳嫂子遐迩灼英,她们勤劳勇敢,能干麻利,“田嫂”、“水嫂””、“船嫂”,十凤重呜,满目焕锦。市场经济大潮中,水阳嫂子成了“双学双比女能手”,千亩垾子绿装秀,万亩鱼塘水浪涌。赫赫扬菁,扬追梦之麾旌。
噫吁唏!悠悠阳江水,浩浩荡荡,折转越境。形因水而艳,灵缘情而喑,名皆实而动。万花园芳,绚英菲而艳浓; 阳江流水,拂岚雾之柔轻。巾帼秀雄,胸吐万丈彩虹; 宏图大业,惠铸九鼎功勋。美哉!水阳嫂子美丽、健康、性感、灵性、睿智、能干、亲切、大方、温情。……”
品读邢老先生的美文,你会怦然心动,你会不禁感喟。从其优美的类比与颂扬中,亦见出邢老先生对水阳女性的知根底、谙其人……
“水阳嫂子”——作为水阳女性和水阳地区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和地方文化资源,她是一个地方特有的品牌,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要进一步深入发掘与进行总结,并让它在新世纪独放光华、凝心聚力为经济发展服务。
(附注:“水阳嫂子”为作者2009年3月3日首发在《宣城日报》第747期《百花园》专刊上的一篇散文,后来宣城散文家邢少山先生又先后发了《也说水阳嫂子》、《“水东枣子”与“水阳嫂子”赋》,对“水阳嫂子”从内涵与外延上作了进一步深入探究,说明“水阳嫂子”作为皖南宣城女性的一种特有人文现象与代表,对当今皖南宣城其社会影响之广泛、意蕴宣扬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这里旧作重抄,略作增删,对“水阳嫂子”再作研磨,抛砖引玉,使“水阳嫂子”文化得到更广更远的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