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治外
微针治外:
治外:治理外表
庄子认为
推行法度,仅仅只能
治理社会的外在表象
外治:
1.
外治,相对“内职”
而指,政事,国事
2.中医学名词
外科手术﹑针灸﹑推拿
及药物熏﹑熨﹑敷﹑贴
等法均属外治
与"内治"相对言
分解解释:
外与“内”、“里”相对:
外边,外因
里应外合
外行
不是自己
这方面的:
外国
外路
(同“外地”)
外族
外省
外星人
指“外国”:
外域
外宾
外商
称母亲、姐妹或
女儿方面的亲戚:
外公
外婆
外甥
称岳父母:
外父
外姑(岳母)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关系疏远的:外人
对正式而言
指非正式的:
外号(绰号)
外史(
正史以外的
野史、杂史
和以叙述人物
为主的旧小说)
外传
传统戏剧角色名:
外旦
外末
外净
治:
管理,处理:
治理
治家
治丧
治标
治本
治国
自治
统治
(a管理;b分配)
整理:
治河
治水
惩办:
治罪
处治
医疗:
治病
治疗
医治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治蝗
治蚜虫
从事研究:
治学
治史
安定:
治世
治安(社会的秩序)
天下大治
旧称
地方政府
所在之地:
府治
治所
欲治外,先治内
欲正人,先正己
先慎于己,而后彼
官惧于内,而后外
《管子·禁藏》:
首先严格,要求自己
然后再来,要求别人
官府
先要管好内部
才能管好外部
慎:审慎,严格
彼:别人
宫:官府
明君
知民之必
以上为必
置法以自治
立仪以自正
故上不行
则民不从
彼民若不
服法死制
则国必乱
有道之君
行法修制
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贤明的君主知道,人民一定
以上面的执政者,为出发点
设立法度,治理自己
树立礼制,规范自己
上面若不,以身作则
下面也就,不会服从
人民
不肯服从法令
不肯死于制度
国家一定要乱
有道君主
行法令
修制度
总是
率先垂范
躬行实践
仪:礼义,规范
死制:
知道自己违犯制度
甘受法制制裁而死
先民服:
遵守法制
在人民之前
即率先守法
服从:服从,遵守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
上面的人,行为正派
哪怕就是不发布命令
下面的人,也会执行
上面的人,行为不正派
哪怕就是,发布了命令
下面的人,也不会听从
其:指上面的人,执政者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如果统治者
能够端正自己
对于管理政事
还有什么困难
不能端正自己
怎么端正别人
苟:如果
如正人何:
如何正人
政者,正也
子助以正
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政:正
您若走正路
谁不走正路
子:您
帅:率领,带头
薄身厚民
聚敛之人
不得行
《晏子春秋》:
要求自己,严格俭朴
而对人民,宽厚仁爱
不当手段
聚敛财富
就行不通
薄:菲薄,俭朴
厚民:对人民宽厚仁爱
聚敛:搜刮,利用权力剥削
不得行:行不通
禁之以制
身不先行
民不能止
《晏子春秋》:
法律禁止,不好的事
如执政者不以身作则
无法制止,老百姓
制:法律,制度
止:制止
尧、豫,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
反其所好
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礼记·大学》:
尧、舜以仁
来统率天下
于是人民也
跟着讲仁爱
桀、纣以虐
来统率天下
于是人民也
就不讲仁爱
桀、纣
要求人民
从善政令
与他们暴虐
的本性相悖
于是人们
便不服从
所以国君
自己有了,好的品德
而后才能,要求别人;
自己身上,没有恶行
而后才能,批评别人
有诸己:
为自己
所有的
这里即指
自己有了
好的品德
求:要求
非:批评
政者:
口若言之
身必行之
《墨子》:
从政的人
嘴上说了
也就必须
身体力行
去作实践
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
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战国策》:
日月的光辉
闪耀在外面
陷患却在了
它们的内部
人们通常
会对自己
仇视的人
严加防备
祸患却常产生于
自己所亲近偏爱
的那些人
告诫执政者
警惕内患
提防
亲近的人
会出问题
晖:光辉
贼:害,外指隐患
谨备:严加防备
人病舍其田
而芸人之田:
所求于人者重
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
一般人的毛病:
不耘自己的田
去耘别人的田
责求于别人
的非常苛重
而拿来挑在
自己肩上的
责任却很轻
病:毛病
芸:同“耘”,耕耘
自任:自己所负的责任
必先修正,其在我者
然后徐责,其在人者
威乎刑罚
《荀子·富国》:
必须先纠正
自己的缺点
才能去批评
别人的缺点
其威力
要比罚
还更大
修正:纠正
其:指缺点
徐:缓,慢
威乎刑罚:威力大于刑罚
言出于口,叵止于人
行发于迩,叵禁于远
《淮南子》
错话从自己
嘴里讲出去
不能从别人
那里去禁止
错误的行为
从身边发生
绝不能
从远处
去禁止
迩:
矩不正,不可以为方
规不正,不可从为圆
身者事之规矩
未闻本己
而能正人:
《淮南子·诠言》
矩不端正,不能画方
规不端正,不能画圆
自身就是,行事规矩
自己若不正派
不能端正别人
枉:弯曲,引申为,不正派
禁胜于身
令行于民:
《淮南子》
禁令管得住
执政者自身
然后,才能
实行于万民
胜:胜过,超过
此处指
能管住
能约束
正身直行
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
自身端正,行为正直
各种邪恶,自行消灭
若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
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汉代荀悦:
善于施行,禁令的人
先是自已,执行禁令
然后才能,禁止别人
不善于施行,禁令的人
则要求别人先执行禁令
而然后才是,自己执行
圣人
求之于己
不以责下
汉代王符:
圣人严格
要求自己
而不是,一昧地
要求和责备臣下
务正双,以为表
明礼义,以为教
汉代王符:
致力于,端正自己
以作为,臣下的表率
中明礼义道德
以对百姓
进行教育
务:致力于
表:标准,表率
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汉代韩婴:
君王想治好国家
应该从自身开始
怎么可依靠别人
舍己数人,逆
正己任人,顺
逆者乱之招
顺者治之婴:
《黄石公》
抛开自己而教育别人,违背常理
端正自己再教化别人,合乎常理
违背常理是,祸乱的根源
合乎常理是,安定的关键
舍:抛弃,抛开
逆:违背,违背常理
招:引起
要:关键
先知所从自治
后知所政治人
天下未有
不能自治
而能治人
百世不易
《史记》
先要,懂得如何,自我治理
才能,懂得如何,治理别人
如果不能自治
也就不能治他
百代不变
大功天下,先修之于,阖门之内
大名万世,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汉代陆贾
建立大功,首先要在
小范围内,修养自己;
名声千古,一定先从
细微的事,慢慢做起
阖门:
内室的门
也指家门
垂:流传
纤:细小
欲影正者,端其表
欲下廉者,先之身
汉代醒宽:《盐铁论·产疾贪》
希望影子清正,必须自身端正标杆
要使下面廉洁,必须自身首先廉洁
表:测日影的标杆
释己教人,逆政
正己教人,顺政
人君,正身
然后,行令
《诸葛亮集》
不端正自己
只教育别人
倒行逆施
先端正自己
再教育别人
顺情顺理
君主先要
端正自身
然后才去
推行政令
释:排除,抛开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逐之:
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北齐刘昼:
外部的灾害
比毫毛细微
人们却注意
要去防范它;
内部的灾害
比泰山还大
人们却往往
不去回避它
秋毫:
鸟兽在秋天
新长的幼毛
莫之避:
即莫避之
不回避它
不行之于已
虽家喻户哓
而人不信矣
唐代白居易:
执政对于
政策法令
不从自己
率先实行
即使宣传
家喻户晓
那也不会
有人相信
欲安天下
先正其身
未有
身正而影曲
上治而下乱
唐代吴兢:
如果想使,天下安定
先使自己,品行端正
身子若正,影子不歪
朝廷清明,百姓不乱
曲:歪,不正
人不卒,则不从
身不先,则不信
《宋史》:
本人不表率,别人不服从
自己不带头,别人不相信
率:表率,榜样
先正其身,亦如治家
家长不正,家亦乱矣
宋代刘安世:
先要端正自己
就像管理家庭
家长言行不端正
家庭也就会乱了
古之君子
以其所最者,先身而后民
以其所利者,先民而后身
宋代杨万里:
古代的君子
自己先做到
才要求百姓;
能够得利的事情
把百姓放在前面
而自己放在后面
所难者:
难以做到的事
此指廉洁奉公
身:自身,自己
所利者:
能得利的事
指富贵享乐
之本,正已而已
平直真实
正之主也
《资治通鉴》
治国之道
最基本是:
端正自己
公平、正直、
真实、诚实
是端正自己
的核心内容
要:总括
道:治国之道
主:核心
将欲治人
必先治己
宋代杨时:
想要治他
先要自治
治天下,本诸身
身不正,无能治
宋代杨时:
治理国家,一定要把
治理自身,作为根本
自身不端正
国家难治理
本诸身:
治理自身
作为根本
身之不正
何以养人
王夫之:
自身行为,若不端正
怎样来去,教养别人
养:教养
渍于内者
必决于外
清代王夫之:
内部散乱瓦解
必致外部决口
强调整治内部
身正天下正:
清代王夫之:
执政者自身端正
天下也就能端正
士人正,己匡世:
做官的人,应当通过
端正自己来匡正时世
匡:匡正,匡救
身教亲于言教:
清代魏源:
用自身行动去教育人
比只用言辞去教育人
会更加容易,被接受
亲:亲近,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