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母亲的地方,永远不是故乡
得到上翻看得到头条特别节目——重新发现中国,看到星球研究所合伙人、主编魏桢的精彩讲解,突然之间就有了很多感触。
是的,是关于对故乡的感触。
我不知道这种感触是有感而发,还是神经过敏,第一时间把这些感触记录下来,就有了这些文字。
关于标题,最先记下的并不是这一句,而是“站在50岁的台阶上回望5岁的自己,没看到眼泪也没看到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整个念头一下被这句话占据。那只是一念间的感触与发现,与这些文字本身有关或者无关,都不重要。
后来,还是用文字最后的一句话换掉了原定的那句话。
人,总是在强迫和说服自己的过程里,跟自己反目为敌。
以下是我今天对“故乡”两个字的感触。
有时候,地理概念上的祖国并不是完整的祖国,甚至是支离破碎的,就像单纯地理概念上的家乡,与内心深处血液涌动中的故乡,根本不是一码事。
故乡一草一木的好,永远无法替代乡里乡亲彼此熟悉的语言,彼此熟悉的动作,彼此熟悉的表情,和彼此熟悉的“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无法被草木代替的一切才让故乡拥有可以御寒的温度,才让故乡成为一座图腾,镶刻在异国他乡的每一个晨昏。
只有带着乡里乡亲体温和心跳的故乡,才可以从每一滴水、每一个朝代、每一次月圆月缺中生生不息延续下来。
因此,屈原的故乡,刘邦的故乡,陶渊明的故乡,李白的故乡,苏轼的故乡,忽必烈的故乡,朱重八的故乡,溥仪的故乡……鲁迅的故乡,孟晚舟的故乡,还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乡,都拥有一样的让游子魂牵梦萦的力量。
不论身处何方,故乡在心中都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此刻的江南,正弥漫在多年不遇的桂花晚开的暗香之中,走到哪里,都是一阵又一阵的暗香扑鼻。桂花香让感官和思绪如梦似幻,也让故乡与他乡的区别一目了然——这里不是故乡,这里只是江南。
走在江南或者每一处被称作旅游胜地的地方,总会见到有餐饮店悬挂起“妈妈味道”的招牌,那一刻,觉得亲切,转瞬之间又觉得格外可笑!
妈妈的味道,只存在于故乡。妈妈的味道,更不是若隐若现的桂花的味道。
最近几年,走了差不多160多个城市,我从来没有去过这种店铺,不论是喝一杯当地的烧酒,还是喝一杯饮料,即便是一顿简餐,我都不会在异乡以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去轻慢的关联母亲与故乡。
离家多年,与故乡渐行渐远。只是听到有人谈起这座有人安居的星球,还是忍不住有所感慨。
一直固执的认为:
没有母亲的地方,永远不是故乡!
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