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土壤,到底该种植什么?

阅读第1128天
2018年,拼多多上市,让诸多诋毁之人惊掉眼球。这个被人戏称为“拼夕夕”的电商平台,只花了28个月实现了完美逆袭。市值一度达到300亿美元,走完了诸多企业二十年都没有走完的路。
拼多多的口碑极端分化,不止在网上,我身边的朋友亦是如此。这个被称为长辈经常光顾的购物平台,实际上年轻人(30岁以下)的参与不在少数。
我自己在上面也买过东西。客观来说,确实有物美价廉之处。我买书在京东,正版次日达;生活用品在淘宝;水果就在拼多多。
拼多多经常被吐槽的就是它的砍价和拼团,那个突然被微信好友发送过来的“帮我砍一刀”让人爱恨交织。所以,也一直被称为穷人用的APP。
<一>
奇妙的购物平台
我不是经济学家,没法对那些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年度收益进行评估。只能以自己的感官,和稍微了解的一点市场信息进行思考。
拼多多的爆发式增长为何产生?便宜?确实如此。还有就是它那野蛮的拼团和砍价。当你看到微信好友推送过来的砍价信息,你是否参与?是否下载APP?
可以看得出,拼多多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人际关系圈。有些虽然你不想砍,但是躲不过面子,顺手砍一下。下载了APP,得到了红包,你会不会花出去?可能吧。
白得的便宜,大多数人还是要的。第一次你占便宜了,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的有了使用习惯之后,你想罢手真的就没那么容易。
当然,拼多多的发展中,遇到了和淘宝一样的问题,就是假货。2018年的市场数据表明,拼多多前100的品牌中,至少有39家为假货品牌,引起了一阵喧哗。
对此,我想起了马云说过的一句话:有人骂淘宝卖假货;但是你自己花59块钱买一块劳力士,你说它是假货,我觉得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什么意思?假货真的是不为人所知吗?不是。就像你在拼多多看到200块可以买最新款的LV包包,你非常开心地买来。鉴定后发现是假货,觉得很生气,这合理吗?
合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只是,从智商的角度和为人的角度,个人认为就是不合理的。就像之前因为某个商户标错价格,被人不停地diss一样。
很多经济学家说到,中国现在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具有品牌意识,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我很同意这点!尤其是在我自己所从事的教培行业。
同样无法忽视的,就是人性最本质的那一块,占便宜。拼多多能够走多远,我不知道。看到最近它与国美的携手,进行家电的促销,可以看出一点:它也正在慢慢洗白。
某种模式,很难说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淘宝当年怎么起家的?再想想最近几年来常搞的打假行动,从中就可以明白一二。
市场其实需要什么,不一定是真的多么清晰。但是人性需要什么,我觉得可以窥探一二。只是,小心思和大市场,到底谁能笑到最后,皆是未知。
<二>
市场与技术不得不说的故事
当我看到无人机在天山脚下飞舞的场景,我很诧异。无法想象,一件作为新世纪的高科技产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好吧,这也确实说明我的认知有一定局限。
无人机在新疆的广袤土地干嘛?进行农田作业。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产棉基地,进行棉田的维护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中有一项就是喷洒农药。
没错,喷洒农药,这项看起来很下里巴人的事情,和所谓的高科技产品进行完美结合,居然能够产生这么不一般的火花!
看到这里,我沉思了。我在想一个问题,市场,技术,如何才能进行完美的结合?因为如果市场和技术应该是缺一不可。
有技术,没有市场,那就只有饿死;有市场,没有技术,那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只是在这里,需要首先看下市场和技术的相处之道。
我不认为,所谓新技术就是获取市场的不二法宝。在我想来,创新这件事情,都是许多公司高喊的口号,而实际也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何以至此呢?首要一点就是创新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的财力投入和灵感缺一不可。暂且不说有没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实力,在性价比上又让多少人望而却步。
创新,真正做了,也可能没用,或者说大概率没用。这个没用,不是说这项技术没有作用,而是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创新,要么等,要么开拓,要么饿死。很不幸,大多数是第三种。
古语有一个词,叫做“新瓶装旧酒”。这个词应该可以归结为贬义,但是放在如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市场方面的褒义词,或者中性词。
对于市场而言,更多的不是多少牛逼的新技术,而是真的找到适应技术生长的土壤。那意味着要出现真正能够实用的技术,或者说能综合使用的技术。
挂羊头卖狗肉,和新瓶装旧酒,个人认为还是略有不同。现在的有些技术,其实没有多新,但是能够瞄准细分领域深挖,或者进行两三种看似无关联的技术结合,再或者找到完全没有开发的市场,那确实会有惊喜。
小熊电器和外星人电脑,个人认为是在细分领域相对做的较好。家用电器其实被那两三位巨头基本瓜分,但是可爱萌乖的小熊电器,特别适合独身或者小两口的人。
无人机在新疆土地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就是能够把眼光跳出固有的区域(蛙跳思维)。当然,这个我认为确实最难,因为也许那一个偶然触发你的点没有抓住,那么机会不知何时才能敲门。
而共享经济,这个在两年前红遍半边天的风口,发现与租赁又有多大区别?当然,并非说共享经济一文不值,能够把这个概念炒作起来,也是本事;但是与它所表达的内核确实截然不同。
无法说技术和市场到底谁应该适应对方,但是我知道应该有起码的尊重。有一位企业的大佬说过,小富靠智,大富靠德。我想,这就是那些站在市场边缘,手持“新技术”标牌的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吧。
<三>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功夫》中火云邪神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而这句话,应该是被诸多人奉为圭臬。现代社会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快,也许理解起来不一样,结局也不同。
这个快,也许有些人看来就是动作快!攻城略地,疾如风,快如火。套用某些辉煌一时的成功人士话语:这个世界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我相信,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才有资格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有更多的资本,才有更多的销量……
可是,这让我想到抗日侵华战争,为何当时有诸多人士相信抗战必胜?除了所谓的精神意志外,还有就是本土的战略纵深。
日军攻势很猛,很快,侵占的国土面积速度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很不幸,占领区面积足够大,对中国人来说,就是有一个很大的后方可以驰骋;而对于日军来说,就是一种负担。
市场份额够大,就是存在着两种摇摆不定的情况。它应该是作为你有足够战略纵深的保障。现实更多的,对诸多企业而言,反而是一排多米诺骨牌。兵败如山倒!
教培行业有某家培训机构,资历比新东方还要早,应该说可以是中国大陆教培机构的祖师爷级别。它的分校扩张速度极快,基本上三四线城市,和稍发达县城都有其分校。
没错,就是这样的一位大佬,给人展现的不是融资上市,风光无限,致力中国教育未来。而是在它本部以外的校区,呈现两极分化。为何?因为更多的已经不是教培机构,而是成为了捞钱工具。
快,也许有的人认为是思维的快。这个快,就是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做出调整。小步慢跑,快速迭代,在我想来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稳扎稳打可以吗?可以。但是机遇确实有可能会转眼即逝。能够对自己、对环境有着更快调整适应的节奏,我想,也不至于死的太难看。
没错,能否真正成长起来,这是一个未知的命题。所谓的快,到底哪种更适合,也是很难有定论。也许可以各执一词,因为都能说出道理。
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多快,自己的内功是否真的修炼好。你可以吃一颗灵芝,增长功力,但是你的内功心法能否快速消化。如果不能,凌立封顶,也许无缘!
<结语>
现实的市场看来,诸多技术越来越多是进行了拆解,再重新组合。这种“新”技术,也许会成为真正的主流,当然,那种颠覆性的创新,我们总是可遇不可求。
追求极限和速度,确实能够唤起人最深处的荷尔蒙,想必这也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吧。只是,路漫漫兮,快则快矣,适当缓行。毕竟,沿途风景,更为秀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