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BOOK11|不可思议的11本书·十月书单
来源:天风研究
回顾保险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以视作整个国家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
从一开始的遭到拒绝、怀疑,
到最后成为众所周知的金融产品。
保险一路披荆斩棘,
最终完成了在中国的蜕变。
当前,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不管是政策调整或是科技赋能,
变革从未停止脚步。
天风证券研究所
本期book11推出“保险”篇。
让我们一同了解保险行业的兴盛变迁,
展望保险行业高速发展的新常态。
-全文约3000字,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迷失的盛宴:
中国保险史1978-2014》
01
推荐语:保险行业版的“激荡三十年”,在这本书里,你能读到中国保险业的摸索起步,野蛮生长,疯狂扩张。你也能读到中国代理人制度的起源,平安的风云崛起,以及各类保险公司跑马圈地的历史。这里还记录了各类保险乱象的始末,其中也包括当年高预定利率下的利差损危机。作者用生动的文笔,活泼地白描了一个行业的兴盛变迁的历程。全书行云流水,可读性高,不妨当一本小说历史畅读一番。
《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
02
推荐语:由美国AIG传奇掌门人莫里斯·格林伯格讲述AIG的崛起历程,了解一个小公司是如何逐步发展为在130个国家、资产高达1800亿美元的世界第3大跨国金融集团。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一家全球性企业的创新,以及个人品格的实力展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生动故事。
《大道平安》
03
推荐语:全方位披露保险业巨头的发展内幕,首次记录平安集团高速成长的传奇。在所有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平安保险是最年轻的一家,而且是首家跻身其中的非国有企业。
《日本寿险业研究》
04
推荐语:本书是了解日本人身保险业的难得之作,对中国人身保险业的实务发展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当前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书将对投身和关心保险业的人士有所帮助,对推动中国保险业科学发展有所裨益。
《生老病死的生意:
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05
推荐语:作者通过在上海等地进行的深入细致的民族志访谈,记录了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在避谈死亡的文化禁忌下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微观政治。书中提出的“文化多重互动模型”,对市场起源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化解释,呈现了作为共享价值观的文化和作为工具箱的文化的精彩交互。本书同样面对学术圈外的读者,包括人寿保险公司、经理和代理人,计划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想要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员工,以及希望了解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读者。
《思考,快与慢》
06
推荐语:这是一本和保险看似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和保险息息相关的书籍。为什么很多人有孩子就认可了保险?为什么买保险容易拖延?其实这都是与行为经济学息息相关。在这本书中,你能得到更了解人类大脑的决策过程,了解行为背后的规律,进而更了解自己。干货多多,值得反复品读。
《百岁人生》
07
推荐语: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生物医疗的日新月异相信也会让我们在有生之年看到很多疾病的解决之道,而百岁人生在未来将不再是社会稀缺。届时,我们的工作、生活、财富都将是和当今截然不同的。本文对一系列的人生情境有着具有穿透力的描述,通俗易懂。迎接百岁人生,如何合理规划养老,也许将是大多80、90后未来将要深思的议题,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和保险的诸多链接共鸣。
《癌症·真相》
08
推荐语:想了解保险,熟悉各种疾病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在所有重疾险的赔付病种中,癌症一种就常年占据65%的比例。所以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保险的需求者,是有必要清晰的了解“癌症的真相”。本书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厘清了许多对于“癌症”的错误认识,带给我们很多全新的观念和知识,值得一读。
《人生宜保》
09
推荐语:作者是精算师出身,以精算师的专业视角讲解保险的真谛,语言浅显易懂,数据详尽,参考文献、出处等一应俱全,蕴含诸多个人与家庭风险的管理方法,细读之,读者一定能获益良多,明了人生风险的所在及其影响,掌握人生风险的对策。
《保险的未来》
10
推荐语:本书用三个部分,试图分析并回答如何“面向未来”的话题。第一部分,从技术赋能、社会进步和理论变迁三个维度,分析了科技将如何改变保险的未来。第二部分,选择了汽车保险、家居保险、农业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具体剖析并展望了保险的发展新趋势。第三部分,以更广阔的视角,探讨了未来保险将如何开辟新领域,同时,保险新业态将如何呈现。
《解密新保险:
从人海战术到物联网金融》
11
推荐语:近十年的保险江湖是个“乱世”,一边是互联网野蛮人叫嚣着“颠覆”,另一边是传统保险人“敝帚自珍”。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同温层效应”,并鲜明地提出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立场。本书把数字保险科技创新分为三个阶段:“1.0金融保险网络化”“2.0网络金融保险”“3.0物联网金融保险”。前两者已见于当下,而后者则鲜见于人前,当得上“未来”二字。书中通过高度的凝练和抽离,把亲历者之身和旁观者视角合二为一,将宏观格局和微观体会融合。面向未来,我们既要拥抱变化,又要藉由推动融合、探索创新、学习创业,去思索如何尽快筑起自己的“护城河”,从维稳中走上转型之路。
编辑| 天风产品团队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