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耻感文化:“耻”德是人禽之别的标准,要学会知耻而后勇!

对于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道德是重大的?对于国来说,究竟什么样的道德是最后的支柱?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哪一种道德是明确区分人与禽兽的标准?究竟哪一种道德可以保全其他道德的真正实行?

上述所有问题的统一的答案正是我们要说的“耻”德。亚圣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说,羞耻感对于人至关重要。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要告诉人们,礼义廉耻四德是维系国家的四大支柱,但“耻”则是最后一根支撑国家大厦的柱子,如果它灭绝而不存在了,这个国家将会彻底灭亡而无法挽救。“四维绝而不可复措也”(管子语),此之谓也。

古人明确提出“耻,乃人禽之别也”的命题,南宋思想家朱熹在解释孟子的“耻之于人大矣”的时候,强调指出:“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明代袁坤仪在其著名的《了凡四训》中也说:“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古人又言:“耻可以全人之德”,意思是说,耻是可以保全人有德、行德而不离正道的护栏。由上可知,耻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释耻

《说文解字》说:“耻,辱也。从心,耳声。”就是说,所谓耻就是耻辱、羞辱、侮辱的意思。要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应当将“耻”字还原到它的繁体字“恥”。也就是说,繁体字的“恥”是由左边一个“耳”,右边一个“心”所组成,以此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心理情感的状态。“恥”是一个会意字,有闻过和行过而心生惭愧之意。

具体说来,耻是表示人在说错话、做错事以后心生惭愧而感到愧耻和羞辱,继而表现出耳朵发烧,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的状态。通俗地说,就觉得不好意思,觉得难为情,觉得无地自容。从耻的本义来看,它作为一个道德的德目,因为它具有了强烈的情绪体验,所以决定了耻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中的鲜明特点。耻是强调这样一种情感和行为,即对什么感到耻,以什么为耻,知道什么是耻。可见,耻既是一种感觉,又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概而言之,耻是关乎“有耻”和“知耻”的问题。

《论语》说耻

《论语》中曾十几次提到“耻”,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有耻”。《论语》明确强调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人中的杰出代表的“士”,其行一定要“有耻”。当子贡问孔子如何能成为一个“士”时,孔子直谓“行己有耻”。所谓“行己有耻”,是说自己立身行事有羞耻感。实际上这是从反面来说理的,就是说,以自己的行为不端正或没有完成和实现正义之事而深感耻辱和不安。因此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会去做。简言之,“行己有耻”就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一价值观的重要性不唯体现在它与“礼义廉”一起被合称为“国之四维”,而且还体现在它与《论语》另外一句名言“博学于文”一起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推崇为“圣人之道”。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第二,“何为耻”?我们虽然明白了能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就叫“有耻”,但是,什么样的言行属于耻呢?换句话说,可耻的言行包括哪些呢?《论语》通过几则记载明确告诉了我们答案。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

在孔子看来,那种花言巧语、神情伪善、过度恭顺以及对某人心藏怨恨,表面却对其友善的人,他和左丘明都认为是可耻的。此其一;古人和君子都认为说得多、做得少的人是可耻的。此其二;国家清明有道,自甘贫贱以及国家黑暗无道,只求自己富贵的人,是可耻的。同理,国家清明有道,做官拿薪水是可以的,而国家黑暗无道你做官拿薪水那就是可耻的了。此其三。

应该说,以上就是整部《论语》中所概括出的可耻的人和事。我们不应太在意这些概括是否全面,而应从中看到对一种价值观的明确与确定,即每个人自己都应当具有以说错话、做错事而感到可耻的价值观和道德感。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那么看重孔子“行己有耻”思想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从以上引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论语》中是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去谈论“耻”的。换句话说,是从正面和积极的方面来肯定一种不感到耻辱的高尚情操的。在孔子看来,对于一个追求和从事于道的人来说,就不应该以吃粗食穿破衣为耻辱,否则的话,这种人是不足为道的。再者,孔子盛赞其弟子子路(仲由)能够自己穿着一身破棉被与穿着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并不感到有什么羞愧难当的坦然之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在说耻的时候,一定既要注意到具体不同的时空条件性,又要始终遵循一个最高的是非善恶的标准性。也就是说,以什么为耻和不以什么为耻,判定它们的最终标准就是看其是“有道”还是“无道”。有一个例子最有说服力。这就是也是《论语》中提到的为我们大家非常熟知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这是要求人们做到不要因为向比自己低下的人询问讨教而感到有什么耻辱的。这里就存在着遵循着“好学、谦逊、虚心”之“道”的问题。总之,《论语》中的有关对耻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以什么为耻和不以什么为耻的绝佳的参照系。

第三,“如何远耻”?如何远耻的问题实际是谈通过一些道德的手段和方式来远离和避免可能导致羞耻的事情发生。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意思是说,待人接物要态度恭敬谦逊而有礼,如此就远离耻辱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使自己遭受某种耻辱的事情,往往就在于自己对他人的不恭敬、不庄重、不谦逊。“恭则不辱”是《论语》教给人们的修养之道。这也视为是整个儒家所要提倡的人与人相爱相敬的“相应和感应原则”。孟子有一段名言,他说: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意思是说,仁是爱人,礼是敬人。你爱别人,别人就经常爱你;你敬别人,别人就经常敬你。

实际上我们从“远辱”的旨归中能够体会到,虽然是提倡人们应当“有耻”“知耻”,但是其最终目的当是要达到没有可耻之事的发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才能准确理解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那句名言。他说:“士皆有耻,则国家无耻矣。”他这里所要强调的就是,当作为一个国家精英的“士”(知识分子)都具有羞耻之心的话,即都知道什么是可耻之事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可耻的事,如此这个国家就没有可耻的事情发生了。我想,《论语》中所强调的“行己有耻”和“有耻且格”(《为政》)的思想所欲达到的理想境界一定是如此。要之,有耻辱之感是其始,无耻辱之事是其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