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寒暑易节,每当寒暑假的来临,一部被国人反复播放了三十多年的电视剧,都会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那就是《西游记》。
假如有电视剧播放次数的世界吉尼斯纪律,相信它一定当仁不让地勇夺桂冠。妇孺皆知,《西游记》是一部讲述大唐高僧唐玄奘带领三个徒弟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
今天不再探讨《西游记》这部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及其历史地位。想说这位盛唐时期历尽艰辛(传说中的九九八十一难)的和尚玄奘,最后把他取来的真经藏在何处了呢?
这个答案最终于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二日被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所揭晓。地点就是位于中国甘肃敦煌东南方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开凿的石窟内,这便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当时,负责看守和管理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带着一位姓杨的帮工,挖开了一处隔空洞窟的墙壁后,发现一处藏经洞,经后人证实这里便是玄奘将其从印度求取的真经的译本存放的地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过多久,莫高窟内发现的这一宝藏很快便传向了海内外,一个叫斯坦因的匈牙利籍的英国人,带着一个中国翻译蒋孝琬悄悄地溜了过来,经过了一番周旋,说服了王道士,用区区三十英镑,换走了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的中国文化瑰宝。
如今它们被珍藏在大英博物馆和古根汉姆,变成了世界的“中国文物”,供世界各国人民瞻仰与研究。由此,还兴起了一股研究敦煌学的热潮。
王圆箓的这一行为,成为了中华民族始终不敢触碰的痛。很多爱过的仁人志士认为王道士出卖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不可饶恕。然而,如果不是这样,是否还会有更好的结局呢?这一点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也试图寻找答案,结果对于这些宝物的明天该去何方?他的回答是“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显然,他面对当时的环境,也只能无奈地哭求答案。
王潮歌在她的大型情景剧《又见敦煌》系列里试图给出了答案,因为莫高窟是一个雄伟的佛窟,在剧情里她虚构出了一个菩萨,对尚处在犹豫不决的王圆箓说“孩子,你不必难过也不必自责,我的躯壳无论被送到哪里,我都不会离开这片土地。我是你的青山,我是你的麦田,我是你世世代代永远的繁衍。”。这便是一个民族最大的善意和悲悯之心!
查理.芒格说过“想要拥有一件东西,首先得让你配得上它”,如果真有菩萨,她当时是不是就真的以为在那样一个落后腐朽的满清政府是不配拥有自己的呢?
科斯定律说,“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从一开始它的产权归属于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最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因此,从这角度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万物本无归属,所有的归属只是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的临时产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