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防治脱发问题的食疗古方,竟是厨房里都能看到的美食
本 期 导 读
养生的人可以看不懂药方,但一定要会一点食疗,为什么?
因为饭吃对了,有药物治疗无法取代的作用,而且「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没有毒副作用。我的一个亲身经历足以说明食疗的威力。
见证食疗的功效:
一碗猪杂汤粉的魔力
学中医之前,小编只知道吃饱了肚子不饿,对饮食的性味、功效毫无了解。
有一次得了很严重的感冒,连着两三个星期吃不下饭,人暴瘦10斤,甚至走路都困难。
期间看了不少医生,中药西药吃了个遍,但总不见好,身体陷入一种虚弱的僵持状态。
又一周过去了。偶然间路过一家小店,对店里的猪杂汤粉有点食欲,点了一份吃完,没想到当天虚弱感就缓解了一些。
我猜想好转可能和那碗猪杂汤粉有关,于是每天去吃一次。
三片猪肝、五片猪肉、一碗细粉,还有一小碟带青椒的酱油蘸料,我一样不少地连吃了一周。
胃口和体重就这么一点点地,被这个「小方子」调回来了(至今仍感激那家店…)。
实拍图
想想其中的原理,大概是猪肝补了肝血、米粉补了津液,恢复了身体的疏泄和气血循环。
好转后再去吃那家猪杂汤粉,发现已经没了胃口。我知道这是身体发的信号:
够了,不用再吃它了,换其他「方子」吧。
吃药没治好的感冒+胃虚+便秘,竟然被食物疗愈了,这让我对食疗有了兴趣,也开始注重一日三餐。
因为要想保持健康,10%靠药物,90%靠食物。
相比医药的学习,一个善于养生的人要把90%的精力用在厨房里。
食疗必备常识1:
食物各有性格
运用食疗,首先要具备几点食疗常识。比如,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性格与味道。
1.性:温热寒凉平该怎么用?
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自于古人的实践经验。
性即温、热、寒、凉、平。一般而言,温中散寒、助热补火、损耗人体阴液的食物是温热的,如姜、葱、韭、蒜、辣椒、羊肉等。
反之,能清热泻火、损伤人体阳气的食物,性质是寒凉的,如西瓜、苦瓜、梨、紫菜、蚌蛤等。
一些食物的寒热性质不明显,可称为平性。米、面等五谷都接近平性,所以作为主食长期食用不会伤身。
《黄帝内经》所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饮食的大原则:
春夏阳气在表里虚、天气热,应该用温热的食物来中和,即以阴养阳;秋冬天阳气在内表虚、天气冷,应该用滋阴的食物来中和,即以阳养阴。
因此,人们夏天喜温食,冬天保暖,这是最基本的养生之道(体虚有病者例外)。
如今正值冬季,选择饮食应以温热为主,水果尽可能少吃。同时避寒如避箭,冷饮冷食坚决不碰。
有人可能会每天吃一个香蕉或火龙果等寒性水果,帮助排便,否则就会便秘。但要知道,「以寒致泻」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大便干结,平时少量频服温开水即可缓解;如果是无力排出,则应及时就医调理,或根据自己的体质偏差选择正确的食疗方。
2.味:酸辛咸苦甘是人间真味
食物的味到主要分为酸、辛、咸、苦、甘。
食物的味,或直接来自味蕾,或来自功效的反推。如具有滋补作用的肉类、内脏虽然本身并无甘味,但也称为甘味。
一般来说,酸味有敛汗、止泻、涩精、生津止渴、助消化等作用,如梅子、酸角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等作用,如苦瓜、枸杞苗、薄公英等。
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大枣、饴糖等。甘淡味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苡仁、荠菜、冬瓜等。
辛味,包括芳香、辛辣味,有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胃等作用,如肉桂、生姜、薤白、玫瑰花、茉莉花、胡椒等。
咸味,主要有软坚散结作用,如海带、紫菜等。
还有做饭时不可缺少的醋的酸、糖的甘、盐的咸、香料的辛…有调味、增进食欲的作用。
五味应四季,也应一日四时,如春天/早晨阳气生发,不及则用辛味来加力,太过则用酸来收敛。
而归经就像食物的舞台,标识出食物起作用的场所。如想要调理脾胃问题,我们首选入脾胃经的花生、生姜、大枣等。
总之,性味归经是在告诉我们:在什么时间该吃什么,在什么时间不该吃什么。
食疗必备常识2:
注重饮食的节奏
生命是一种有节奏的存在,倒过来讲:有节奏的才是生命。把饮食和二便维持在一个固定的节奏上,有助于健康、长生。
这个节奏很简单:饥饿感——饮食——消化——气血/二便——新的饥饿感……
到了固定的饭点产生饥饿感(摄入),早上7点左右有便意(排出),是饮食正常的重要标志。因此《黄帝内经》讲:「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其次,出入的正常,也受到饭量的影响。
假如某顿饭吃得过饱,或中间吃了零食,就会导致下一顿饭没有胃口,没有饥饿感;假如某顿饭量很少,也没有足量的二便和推动力。
最后,出入的正常还受到吃饭速度快慢的影响,应避免吃饭过快或过慢,避免肠胃不适。
在固定的时间、以较慢的速度、摄入定量的饮食,才是正常的。看起来像是一种约束,其实是在给我们最大的自由。
正如《老子》所讲:「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没有正常、恒常不变的生命节奏,就会妄想妄行招来祸患。)
食疗必备常识3:
重视饮食偏好与忌口
1.偏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饮食有偏好,代表着体质有偏差,以偏纠偏,非偏不可。
名医叶天士在医书中讲过一个道理,对于重病、久病的人,「胃喜为补」,想吃什么就吃点,能吃下去总比什么都不吃要好。
其实,「胃喜为补」也可以应用到日常饮食中。
有的人日常爱吃的就那么两三道简单的菜,如酸辣土豆丝、番茄炒蛋、萝卜炖牛肉…即便人到中年富裕了,也还是喜欢吃这些。
因为体内的消化酶已经有适应性,最善于从这些饭菜中吸取营养。
因此,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当饮食有偏好时,先别急着责备他「挑食」,要看到它背后的体质问题,并着手解决。
如果完全想不起来吃什么反而不好,这是身体习惯性忽视内在的声音,需要锻炼自我觉知力。
2.忌口:特定时间内避开特定食物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忌口。常见的食忌有疾病中的饮食禁忌、妊娠和产后饮食禁忌等。
一般病中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硬、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除非病人对这些食物有强烈的食欲,则另作权宜。
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饮食禁忌。
如脾胃虚寒、泄泻、腹痛者,服温中散寒药期间,忌生冷瓜果、腥臭;失眠病人服安神药时,要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食。
有发热、发疮、上火、中风等病症时,忌食「发物」。发物可分为以下7类:
七类常见发物
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牛肉,羊肉、狗肉等;
二为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
三是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
四是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
五是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六是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七是民间长期实用结论性发物,如魔芋,芋头,泡菜,香菜,韭菜等。
资料来源:发物-汉典
疾病的初愈期,脾胃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不宜进油腻厚味食物。此时应咨询有中医师或有食疗经验者,吃一些有利于疾病早日治愈的食物。忌食与药物性能相反、与疾病不相宜的食物。
而妊娠、产后食忌,一般是妊娠避免食用酒、干姜、桂皮、胡椒、辣椒、狗肉等辛温燥火食物,产后宜进能滋补、易消化的食物。
食疗必备常识4:
重视已被验证的日常食方、食疗古方
一些不起眼的饮食搭配,总会在对的时间出现在我们身边:
例如猪杂汤粉、茄子肉沫、青椒炒鸡蛋、土豆炖排骨、小鸡炖蘑菇、羊肉饺子、猪脚姜、姜煮汤圆、桂圆红枣粥、绿豆白米粥、黑芝麻汤圆、八宝粥……
而这些经典菜肴,往往本身就是好的食疗方。比如前几天(冬至)吃到的广东姜汤汤圆。
冬至这天,南方的习俗是吃汤圆,而广东人对养生的讲究,体现在煮汤圆时要加姜片。煮好了去掉姜片,喝掉姜汤。
姜性温味辛,能把胃动力调动起来,避免单吃汤圆引起的滋腻。
这些平凡的美食里有自然的深爱,懂得享受美食的人才算是养生家。
而那些5千年历史中流传下来的食疗验方,很多并没有被普通人了解,需要我们通过查找、学习而得到。
如阅素灵老师在最新上架的《好吃的食疗课》中所讲的3个防治脱发问题的食疗古方,也都是并不罕见的美食:
3个防治脱发的食疗古方
1.麦枣山药汤
第一个给大家推荐的,是意想不到的东西。古代防治脱发用的是麦子煮山药,加大枣和茯苓。
但是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为了简单方便,可以食用高纤维化的麦麸饼干,也有一定的效果。
古代这个方子的剂量,大概是大麦仁30g,山药30~60g,红枣10个。
其中红枣可以用金丝小枣,效果更好。如果容易疲劳,或者是有一种神不足的症状,可以在这个食疗方子里面加上一点人参。
人参哪一种好呢?看您的经济实力。如果您有经济实力,这个方子里能放上一个5到10克的、18年到20年的林下参是最好的;
如果觉得太贵,里面放一般品质的5克左右的西洋参或5克左右的红参,也是可以的。
茯苓的量,您可以看自己的舌苔而定。如果舌苔比较厚,茯苓大概就在15克到20克,如果舌苔比较薄呢,茯苓可以开10克。
如果您觉得不好判断自己的舌苔厚薄,那我们推荐10克的量。这个食疗方子口感不错。
2.九蒸九晒黑芝麻丸
第二个方子,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网红食品——九蒸九晒黑芝麻丸。
九蒸九晒黑芝麻丸对一部分人的脱发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是这个食疗方有一个缺点:
它不是吃一天两天就会有特殊的效果,需要我们有一种长性,死磕上两到三个月,一部分朋友会有明显的效果。
能死磕黑芝麻丸的朋友,见效比较快的很可能是形体消瘦的这类人。
3.碳烤生蚝
第三个治疗脱发有明显效果的食疗方子,喜欢吃海鲜的朋友们可以留意一下,味道特别让人满意。而且本身是一道名菜,就是蒜蓉牡蛎。
如果你的消化系统还可以的话,经常吃这个,对调理脱发是有帮助的。
但如果你是个脾胃虚弱的人,这个美味你可能就享受不了。它的常见商品名叫碳烤生蚝。
*以上内容摘自答摩《好吃的食疗课》
食疗用方,不会一个方子包治百病,也不会万人一方都能治好。
但因为它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所以值得我们花上一两个月去试出最适合自己的调养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