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网球?身高不是问题

网球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个的游戏,尤其是在职业网坛。这种观点在某一程度来说,并没有错。看看现在男子网坛, 185公分以上选手比比皆是,190公分以上的身高也开始层出不穷。传统观念认为高个球员的发球会更占优势,面对网前挑高球也能轻易扣杀,另外在对付高弹跳上旋球的时候也不需要在低位抢上升点。反观小个球员在发球环节先天不足,发高质量发球失误会比高个多出不少;而要保证进球率,球质球速又不能保证。此外,处理网前高球的时候够不着球,很多时候只能望球兴叹。

但是,小个球员也不是没有一点优势。首先,无论是移动或者是上下重心移动都会比大个子更灵活;其次,由于挥拍半径更小,能打出更快的节奏。张德培当年就是凭借这两点,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亚洲选手比起欧美选手,总体身高矮了很多,难道亚洲选手想要出头,只能走“小快灵”的路线?

又是张德培,这次他说了NO——“Size doesn't matter."

说到张德培,首先能想到的就是1989年法网决赛,在场面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埃德伯格,成为了最年轻的男子大满贯得主。八九十年代的网坛,发球上网仍是主旋律。张德培却另辟蹊径,他的武器是“飞毛腿”和跑动中快节奏击球。这让人们形成一种固定思维——小个子球员发球疲软,唯有加快击球节奏才能击败大个子球员。事实如此吗?要知道张德培在强化发球后,也是屡屡能发出Ace,发球已经不是他的阿克琉斯之踵。回顾下1996年美网半决赛,阿加西被张德培的发球弄得苦不堪言。决赛中,张德培如果能战胜桑普拉斯,当时世界第二的张德培就能登顶ATP,并且获得自己的第二座大满贯!结果很遗憾,张德培脆败。但不是说张德培无法击败桑普拉斯,他对阵桑普拉斯的战绩是8胜12负!所以说发球不止取决于身高,如果你的柔韧性够好,腰背力量够强,也能成为“大炮”(再想想科赫尔施雷柏强悍的发球)。

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球已经从网前的短兵相接发展到了底线抽拉的对决。相比于发球上网技术对发球和身高的高要求(身高臂长发球有优势,在网前截击时覆盖面积更大),底线型打法更考量球员的接发、稳定性和变线能力,相对而言,其实对身高的要求已经低了不少。锦织圭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这种变化。当然,在美国训练多年的锦织圭其实在力量上并不比欧美选手差,球质很重,变化多,节奏快,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获得美网亚军,能来到世界第四的高度。

锦织圭也许是个个例,不过想想张德培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网球不受制于身高,但是受制于训练方法。再看看中国男子网球。吴迪、张择、张之臻、吴易昺在2017年都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张择、张之臻、吴身高较高,吴迪相比而言是个小个子。但不必小瞧了吴迪,他的一发已经稳定在了190公里每小时,这在职业男网已经合格。另外,他的脚步、击球节奏其实都挺出色。或许将来会带给我们惊喜呢?

网球不是高个子的专利,小个子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实力到位,size自然不是那么重要了。

而且既有高个子大炮,又有小个子,这样子的网球看着是不是更有意思?(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马云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