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冷清?中国赛季面面观
自九月中下旬到十一月初的珠海WTA超级精英赛,网球赛季进入中国赛道,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有多达8站的WTA和ATP的相关赛事陆续开战。这毫无疑问为已经在中国持续发展的网球事业和不断增长的网球人口注入了一剂兴奋剂。球迷热情高涨,赛事主办各方也是对各项赛事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与热情。
从长远来看,这对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裨益良多,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持续酝酿并发酵的赛事在中国遍地开花,赛程安排紧凑但赛事的同质化趋势也开始显现,一些比赛也出现了赛前宣传火爆异常,甚至网络售票也显示出这些现状,但现场的观赛人数却显出冷清的尴尬。网球运动的中国赛季也应在更深层次中给我们一些思考,思考长远的赛事运营与组织之道,思考怎样才能产生市场与收益双向的繁荣景象。
最早开战的广州公开赛已经结束,中国选手王蔷赢得冠军,作为WTA国际级赛事,同时也是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WTA巡回赛之一。广州赛事揭开了中国赛事的帷幕。而作为本土赛事,赛事主办方也将本届赛事的两张外卡发放给了两位“00后”小花王曦雨和王欣瑜。王曦雨在今年的美网青少年赛事中夺得女单冠军,并且成功登顶ITF青少年排名第一的宝座。而王欣瑜赛季初以澳网亚太区外卡赛冠军的身份参加了澳网,上个月也拿到个人首个ITF赛事冠军。
紧随其后的是WTA女子超五赛事武汉公开赛,尽管赛前一致看好哈勒普的晋级之路,但罗马尼亚姑娘自法网加冕之后的状态实在算不上绝佳,她也在这项赛事中早早出局。但王蔷却给了中国观众持续的惊喜,她自广州赛事开始,连胜9场才最终在武网半决赛中因为大腿拉伤的原因无奈退赛,而这也反映了现今多数本土选手的无奈与辛酸,在本土赛事遍地开花的现今,即便便利的交通条件远比国外参赛的奔波稍显轻松,但毫无疑问以中国的疆土和覆盖面积来说,这份奔波并不比想象的那么大差距,可能胜在一点的就是在本土赛事面前的观众的支持度。
同时也应该看到,即便实力与名声在外的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同样也面临着中国系列赛事的共同尴尬与未解的难题。我们可以坦诚地说,以现有中国地方政府与赛事主办方的号召力与财力,举办赛事的硬件条件与吸引力已经具备。但一项赛事的成功是需要时间的积淀与丰富的,这其中既有赛事主办方在历年的举办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还有将网球文化逐步融入城市生活,融入地方品牌软实力的综合考量。
网球运动在中国大中城市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需要提醒我们的是,这份看起来已经成气候的规模是否足以支撑起一项顶级赛事长达一周左右,每场比赛吸引成千上万人的到场,前后几十场比赛的稳定,答案是不确定的。从新闻上看到,中国赛事的硬件条件一流,蓝色如海洋的球场也有着空旷看台的冷清,自己甚至也能通过社交软件找到相关赛事的免费赠票活动,但看到响应者寥寥。这一方面有网球受众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足够规模的现实,同样也有赛事主办方的组织方面的无奈,对于一些赛事,组委会甚至会拿出总票数的30%赠送给相关赞助方,这给了我们票房火爆的假象,但实际上送出的票中有多大比例会亲临现场观赛是个未知数,但组委会为推动赛事的举办,赞助方的利益无疑不敢怠慢。
另一方面,广为人诟病的则是本年度中国赛季出现的众多的退赛热潮。即便一些赛事级别够高,奖金也足够丰厚,即便球员前期沟通良好,允诺会来参赛,但如此大规模的因伤退赛或者临时变卦的现象想必还是给中国赛事浇了一盆冷水。但也正是这份降温能让我们多一些思考。一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如此短暂的赛期与如此密集的赛事是否确实必要而紧迫?犹记得当年马拉松赛事兴起与风靡以及随后雨后春笋般的疯狂一度霸占了央妈体育频道头条。
美网过后,漫长的网球赛季已经接近尾声,对于那些排名靠前的选手来说,后续赛事的参加与长久奔波过后的休整成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即便在强制参赛的规定前勉强前来,首轮出局或者出工不出力的表现也实在难以服众。或者概括点说:现有的中国市场确实尚不具备消化如此多站低级别网球巡回赛的能力,同质化严重也势必凸显球员资源的紧张,这也造成那些因伤或权衡过后大规模退赛的不可避免。
是宁缺毋滥还是遍地开花?我认为在现有中国网球发展道路探索中,需要遍地开花的是基层网球受众的扩展与运动普及,从新闻上浏览过湖北京山打造网球特色小镇的新闻,深以为然。这个规模不大的城市拥有全国县市中最多数量的标准网球场,同时通过硬件的建设也将这项运动在城市中推广普及开来,普通百姓接触网球,热爱网球,发展自己本土的业余网球赛事组织与活动。试想一下,如果全国能够涌现出几十个上百个这样的网球流行城市,我们的受众规模无疑会翻几番。
那么对于职业网球赛事的承办则应突出宁缺毋滥,重点突出,深度发掘的原则,以中国网球公开赛以及上海大师赛两站高级别赛事作为主线,适当穿插2-3站其他级别巡回赛事,从赛事组织及参赛球员的提前谋划,赛事接待以及媒介宣传,网球文化的深度融合,面向网球受众的赛事活动方面挖掘赛事潜力。应该看到,作为中国系列赛事中举办经验最为丰富的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已经积累相当多的成功经验,而两项赛事已经不知不觉走过迎来15周岁和10周岁的生日,这也教会我们对于赛事的深度发掘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这需要足够耐心与长远规划。
自2004年中网元年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赔本赚吆喝”似乎是中网的常态,这一局面直到2013年才得以扭转并在其后开始实现盈利。而2009年开始的上海大师赛作为仅次于大满贯级别的9站ATP1000赛事,较高的起点虽然没有初创时的举步维艰,但在赛事的组织与推广中同样倾注了主办方持续的心血与投入,包括赛事接待以及赛事自2016年开始与澳网强强联合推介活动,可以说连续五年荣膺“年度最佳ATP1000赛事”是对赛事主办方以及这座城市,对因热爱网球而在这金秋时节汇聚一堂的所有参与者的褒奖与鼓励。
生存、成长和成熟是一项赛事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中国赛季的旅程同样会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中为网球这项运动增添精彩与活力。(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马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