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老板,我不是算命的!
如果没能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很容易会被老板逼成个算命的。
那是一个时间仿佛停滞的下午,每一次手机屏幕的亮起都仿佛会拖慢时间的脚步。
这个时候,一个宽厚的身影遮住了我工位旁斜斜洒下的阳光。
那个身影再次叹息,手中的 U 盘化作一道飞虹。
“这个 PPT,你周末加个班。周一早上要。”
如果经历过这种“不讲理”的场景,想必能够理解世界经理人近期小调查中的各种职场吐槽。老板需求的“高深莫测”,临时加班的“不近人情”,交稿期限的“不合情理”……
本次小调查中的大部分吐槽都跟沟通有关。但究其根源,大家还是把这些“不合理”当成了无法回避,不可调解的冲突,认为自己对此无能为力,“要么忍,要么滚”。但其实,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上面的许多场景还是存在“抢救一下”的可能的。
举个例子,根据用户投票的结果,目前得票呼声最高的要数以下这一条:
“老板总是不明说想法,活生生把我逼成一个算命的是怎么回事?!”
除开极少数想要借此机会逼人离职的奇葩老板之外,大多数人的主管只不过是不擅长高效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让我们从头开始分析。
老板没说OK,那就表示对现有的方案不满意。
没说换人来做,那就表示老板依然认为现有的问题没有超出你的能力范围。
没明确说出需求,证明老板心里也没有彻底下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
一步步整理出老板提出的所有需求,并且复述出来,在设计方案之前与老板全部确认,表明这是“当前阶段的需求”。这么做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把所有的要求都提前挖掘出来,避免在之后的阶段追加需求而出现过大的变动。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这个过程当成是双向沟通的机会,认为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老板手里,由老板单方面提出要求,自己听令行事就行了。这种单方面的“打工人”思维在老板段位远高于你,且喜欢亲力亲为的情况下才行得通;不过,大部分老板更需要的是能够设法帮他/她逐步理清思路,提供参考的协力者。
“What”表示“是什么”,“How”表示“怎么样”,“Why”表示“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思考都遵循这一模式,但能明白要做什么的人最多,知道怎么做的人相对少一些,而能想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人就更少了。而聪明的人思考模式正好相反,是从 Why 出发,到 How,再到 What,也就是从目的出发,最后才谈到落实的细节。而小伙伴们在与老板沟通的过程中,第一步一定是要弄清楚老板需要这套方案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背后的核心需求,从核心需求出发,去理清设计方案时的各种限制条件。
这一步就是在解决“How”的问题,弄清楚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设计出方案,用什么流程,在什么样的时间框架之下解决问题。在梳理你或所在部门能够掌握的资源之后,一定将解决方案的时间框架与你的老板进行确认。
如果希望加快进度,那么就请你的老板牵头,协调投入更多资源,或是邀请合作团队,又或者征得你老板的同意,暂时先搁置一些优先级低的任务。
在最后这一步,才进入到“What”的阶段,需要补充、敲定解决方案的具体细节,提供不同的版本供你的老板参考。
许多小伙伴会在这一步抱怨老板浪费了他们的时间精力,为了多做几个备选方案浪费了资源,总觉得如果老板能提前讲明白需求就能节省双方的时间。但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双方看待问题时所处的高度不同。小伙伴们不可能要求自己的老板跟你一样熟悉一线操作的所有细节,所以这方面需要小伙伴们主动去反馈。
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要点是要给你的老板出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用你补充完善的方案为老板提供选择,而不是直接问老板该如何解决。如果你的老板能有完整的方案和完备的细节,那他需要的就不是参加会议的下属,而是一台打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