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补 课

根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村小学到县中,他的成绩永远名列前茅,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名校,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型国企,目前也做到了中层干部。但作为一个理工男,根生没什么爱好,最遗憾的是唱歌五音不全,一开口就跑调,所以每年年底他组织公司年会时,看到年轻的姑娘小伙个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真是既羡慕又自卑。
  
于是他下决心要培养儿子的艺术特长,在各种乐器中,儿子选中了钢琴,从此根生陪儿子走上了学琴之路。这条路其实很艰辛,每周要去上课,风雨无阻,每天还要坚持枯燥的练习……随着孩子课业的加重,不少家长渐渐坚持不下来,就选择了放弃。
  
但根生却从中感受到了巨大的乐趣,他认真听讲,勤做笔记,自己也从一个彻底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了一个“爱乐者”。一开始,他的提问把老师都逗笑了,比如“为什么琴键有黑有白?啥时弹白的,啥时弹黑的”,好在老师是一位和蔼的长者,一一给他做了解释,还邀请他们父子一起去听过大大小小好几场音乐会,有一次是女高音独唱,当根生看到两个穿着长裙的女生一起走向钢琴凳时,惊奇地问道:“难道她们两个人一起弹吗?”老师摇头解释:另外一位是帮伴奏员翻谱的。根生又问:“她为什么要看谱?郎朗演奏的时候怎么从来不看谱?”老师说:郎朗是职业演奏家,每首曲子已经弹过千百遍,烂熟于心了,伴奏员可能与歌唱家合作得不多,所以需要看谱。原来如此!
  
经过两年的熏陶,根生越来越能感受到音乐之美了。他开车的时候喜欢听各种钢琴曲,旋律欢快的,他欣赏那种音符密集的华丽之美,舒缓的,比如德彪西的《月光》,他每次听了都感到身心特别放松,整个人仿佛是一片干枯的沙漠,突然被注入了汩汩甘泉。今年中秋节,他第一次高价购买了门票,带儿子去中山陵音乐台欣赏了露天音乐会,压轴的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曲《我的祖国》,当乐团演奏起激昂又充满深情的主旋律《沃尔塔瓦河》时,他望着被绿荫包围的舞台和天边的一轮明月,想起了故乡的小河,以及逝去的亲人,突然就流下了两行热泪,感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他打开了大门,无比震撼。
  
以前有朋友开玩笑说,根生是“小镇做题家”,根生一点也不生气,他说那就是事实。在他上中学的几年间,除了做题目、冲高分,再也想不起还有什么回忆。他上高三的时候,教室里甚至挂着横幅,上面写着“你将来是穿皮鞋还是穿草鞋,全看这一年”。
  
那时他就像一架考试机器,评价任何事物,只分“有用”和“无用”。人到中年,他才体会到世界上有许多“无用”的东西是如此美好,带给人无限的情趣和心灵的满足。好在如今“双减”了,他想他一定要坚持陪儿子把钢琴学下去,也趁机给自己补补课,从音乐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繁星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yzwb250@126.com 48627418@qq.com(择一即可,请勿重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