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丨倪熊 同里庆善堂:一座老宅的好归宿
图文/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2012年的夏天,一群来自成立于1895年的英国最大的遗产保护组织“National Trust ”和2006年成立的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工作营志愿者,来到同里,参与了老宅“庆善堂” 的修复。
修复后将成为一个建筑与创意工作室。此项修复工作非常艰巨,细致耐心而且时日漫长。当我2015年夏天跟着范老师好奇地前往参观祭拜火神的活动进入这座已经成为北京灸草堂同里教育基地的时候,修旧如旧的修复工作依然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早在1982年的时候,同里就是把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这是江苏的首开先河。好在保护意识很早,不好再把一个行政区域当成源源不断的票房收入。水乡古镇,一般河道纵横所以桥梁众多,因为一直以来的风调雨顺比较富庶,镇上明清两代园宅有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更是比比皆是,数百处之多。岁月流逝,时代变更,总有一批控保建筑长年无人居住,饱经风吹日晒雨淋的,破落不堪。
几年前,同里镇文保所工作人员对庆善堂进行了调研,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轩廊部位木雕构件损坏、脱落,楼梯、地板朽烂现象随处可见;‘三线’装置混乱、线路老化,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因房屋长期空关,西北角已坍塌150余平方米。里面还包括7户居民,1家医院。前进门楼砖雕部分在“文革”中被毁,后进门楼在1995年移建至嘉荫堂,现仅剩基础。宅内分割杂乱、天花吊顶、铺水泥地等后期添建现象严重。部分厢楼门窗损坏、失存。
庆善堂位于同里古镇东溪街116号,建于民国十三年,是“同里三初”陈雅初先生和兄弟陈翰秋的祖传房产,共有四进62间,建筑面积1371平方米,是吴江为数不多的“西风东渐”时期的民国建筑,堂名“庆善”为吉祥之意,典出《易·丰》“六五:来章,有庆善,吉”之句。宅内砖木雕刻具有中西合璧特色,对研究民国初年的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
所谓“同里三初”,是指陈雅初,钱太初和金立初。不仅名字都带有一个“初”字,而且同出一个师门,都是国学大师金松岑弟子,都走向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陈雅初早年师从清末民初国学大师金松岑,其后,曾从同里余允谐学习《周易》、佛学;又从姚俊受宋明理学及古文;继从芦墟沈颍若受《诗》、《礼记》、《左氏春秋》;从无锡钱穆学《论语》、《公羊春秋》;又从武进陆忍謇学奇门遁甲之术,从而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底。1938年,上海光华大学聘金松岑任教,他随老师入沪执教。其后,他在同文中学、钱圩中学等校任教。
钱太初,和陈雅初同拜近代国学大师金松岑为师,曾参加苏州大学《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是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会长。
金立初,诗词古文秉承家学,堂兄金松岑为师,又从无锡钱基博(钱钟书之父),929年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毕业后历任杭州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苏州东吴大学、江苏师范学院等校教授等职。
他们的老师金松岑是清末民初国学大师。他的一个更有名的学生叫柳亚子。但是南社里没有金先生。国学大师钱仲联在《南社吟坛点将录》一文中就将金松岑封为南社的“托塔天王晁盖”。他的意思:金松岑虽然不列名南社,但是南社魁首柳亚子是金门弟子,承其师教。松岑与南社,貌离而神合,类似水浒梁山晁盖与宋江的关系,故以旧头领一员予之。钱是好心,给金松岑贴金。但是另有一说恰恰相反,金松岑与柳亚子虽有师生之谊实则貌合神离故借口师道尊严不予加入。
实际上“南社”名为文学社团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的,实际干的是造反革命摇旗呐喊吹唢呐抬轿子,金松岑乃一个纯粹的学究,南社不南社的和他没有追求上的一致性。
对庆善堂进行修缮,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经过反复论证,制定的修复方案最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现在当然,虽然不一定原貌原样,但是基本大体还是原来的格局,原来的面貌,还挺有模有样的。一个根深蒂固的顽疾还是我们这里的领导自始至终都从来没有理解过“修旧如旧”的基本概念,焕然一新是他们的终极追求,所以难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过些日子,自然风化,就有包浆了,就有屋漏痕。
古建保护的难点在于那些镌刻着岁月沧桑的石板楼阁,一砖一瓦间都充溢着“今”和“昔”的冲撞,“公”和“私”之间的矛盾。挑明了说,古建筑固然是先人留下的宝贝,但老守着文化遗产不动,城镇规划和发展就要受到很多掣肘。虽然说古建筑大多是全民所有的共同财富,但不少古建现在还有住户,他们也有自己的私有空间和私有产权,不容全民任意“围观”。因此,如何在古建保护的同时,又在今昔之间、公私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利益平衡点是各方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好在庆善堂已经属于公房。
说句实话,江南古镇,类似庆善堂这样的老宅数不胜数,各有千秋。保不保修不修,主要还在于建筑格局体量形式有没有价值,包括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过去年代官做的是不是足够大,是不是有很多钱,然后园子房子是不是造得好气派很讲究,附载了很多的历史习俗含义;而且家道没有衰落,这就牵扯是不是多子多孙,是不是都有出息,黑道白道红道是不是都有人潜伏卧底,世道轮替不影响被征用被推翻,等等,几百年后前宅后院的还在着。好了,待到一个好时辰,国运昌盛,国泰民安,国富民强,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等等的一切都还太平盛世,想到怀旧想到旅游想到人类文化遗产了,也就重新有了出头之日。好点的可以直接收售门票,一般点的用作机构之类的驻扎,普通的就扎堆做背景吧,小打小闹弄弄门面开开小店啥的。
房子还是要用,不用,自然而然就坏。
庆善堂修缮好了让类似北京灸草堂同里教育基地这样的用途也算说得过去,让古镇不再仅限于几座收门票的豪宅院落,也是众星烘月绿叶红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