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韦曲街道首帕张堡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韦曲街道西北边界处,东邻首帕张村,南对中国航天五〇四研究所和长安区新行政中心,北与雁塔区杜城堡接壤,西有新修的子午大道从村中穿过, 河流经村北。全村有两个村民小组,210户,886人,加上在外职工户共有院落260处。两个村民小组,原有土地672亩。以张、李、高姓为主,另有刘、阎、翟等姓。

与东邻的首帕张村原为一村。唐朝初期,村民多为张姓,且以制作首帕有名,故名“首帕张”。清朝末年分为东、西二村,该村为西首帕张村,民国时改为首帕张堡。

(杜伯-杜桓)

据考证,村北杜城堡附近有杜伯墓。与首帕张村皆为古代杜国的属地。杜伯国是西周时的王畿封国。西周成王八年(前1017),汾水下游唐人叛乱,成王灭唐,迁其民于杜,建立杜伯国来管束。杜伯以地为姓,辖地包括今长安区西南部。周宣王四十三年(前785),宣王妃女鸠看中杜伯恒,欲与私通,被拒绝,恼羞成怒,便在宣王面前诬陷杜伯对她无礼,宣王信以为真,便将杜伯囚于焦地,最终杀害。杜伯之子逃往其祖先地隰,也就是今山西汾水隰县。三年后,一位身穿红衣、自称是杜伯的人用箭射死宣王,从此杜人势力日益强大,成为西周东迁的原因之一。后来,首帕张堡在杜伯国故地建村,至少在唐朝。

(香积寺舍利塔)

该村与茅坡村之间,原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槽形地带,民间称作“二郎沟”,是唐代有名的清渠遗址。清渠南自香积寺北,经该村与茅坡之间流向杜城。《资治通鉴》注中记载“旧有香积渠,水入城中,遭朱泚乱,坏龙首,香积以绝其流”,所说的“香积渠”就是清渠。

唐时清渠附近曾发生过两次平息“安史之乱”收复长安的大战。第一次是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与王思礼在西渭桥(即咸阳桥)合军,将部队驻扎在潏河西边,而安禄山关西节度使安守忠和李归仁的部队屯扎在相对的清渠。五月的一天,安守忠让部队假退,郭子仪不知是诱兵之计,下令全军出动追击。结果官军大败,郭子仪退保武功,上表自请降职,肃宗同意其请求,改任为左仆射。第二次是当年七月,肃宗在凤翔设宴慰劳诸将,以太子广平王李俶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帅,再次出兵收复长安。郭子仪表示决心说:“所行不捷,臣必死之。”在部署这次战役中,认为回纥兵善战,于是请肃宗征其精兵,帮助收复长安。肃宗派使臣去搬回纥兵,回纥的怀仁可汗慨然答应,派遣儿子叶护及将军帝德等,带领精兵4000人来到凤翔。于是,“诸军俱发,至长安西,陈于香积寺北,沣水以东”。叛军十万大军,陈于官军之北的清渠。“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贼遂大溃。余众走入城,迨夜,嚣声不止”。当晚,叛军皆弃城逃跑,第二天,官军收复长安。

该村原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业村,随着长安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村内土地逐步被征用,正在向市场化的商品经济转型。新建成的韦曲建材街东西横穿村南。在抓好余下土地科学种植的同时,新开辟蔬菜营销、建筑、运输、商店、餐饮以及庭院经济等致富门路。村内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改变了卫生脏乱差状况;改造低压线路,安装路灯30多盏,并在每条主要街道安装监控探头;新打深井一眼,实现自来水入户,并给每户安装有线电视;修缮改造原有办公室;每逢春节、古会,开展锣鼓表演、戏曲演唱、扭秧歌等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010年还被评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1年冬,剩余土地全部被征用,在韦曲街道率先实施整体拆迁。安置楼建设工程如期开工,安葬已故村民的骨灰堂也异地修建。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