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门生丨秋水”五月社课——有担当才有未来
作者:苏子门生 编辑:林淞月
秋水”五月社课——有担当才有未来 ,——感读凌波《爱是心甘情愿的羁绊》
近日,青青子衿诗苑之“秋水诗韵"版块首版凌波,以五月社课的形式,推出了《爱是心甘情愿的羁绊》一文。感于近期高卧横眠先生对待“作业”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更感于其老乡蝶儿,在QQ群中多位主持“都有点偷懒”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为大局而负重,心甘情愿的受“羁绊”,一直不辍主持由名家讲解的“诗经阅读”的奉献精神,进而想到了儒家入世担当的责任意识,同时对“无为之道,空空之禅”,以及“那些自私任性洒脱,自以为是的所谓魏晋风度”,表示了“越来越”程度的反感,而“对于具有家国情怀,团体精神的人,则倍感敬佩”!作为一位版块的主要负责人,作出这样的“慨叹”,是很正常的发声,是完全理解、应予肯定的“呼唤”。呼唤什么?呼唤当下越来越疲软、越来越少见的“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的家国情怀,脊梁风骨。
鲁迅先生在其《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 说了一段很著名很令人感动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此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力地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这里,鲁迅先生所谓的“脊梁”,指的并非全是伟人英雄名家,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包括那些来自社会底层,为民族的进步而求索,为中华的挺立而奋斗,为人民的利益而付出的有心人和无名士。“大”而论之,无数先贤英烈,诸如屈原、岳飞、谭嗣同、鲁迅、江竹筠、黄继光、焦裕禄、王进喜等,皆为堪称“脊梁”的中华骄子;“小”而言之,那些始终矻矻奋斗,但却默默无闻,甚至已被历史的烟尘完全淹没的舍自己而利家国的仁人志士,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礼赞的“脊梁”,如凌波文中提到的高老和蝶儿,以及版内外不少与其类似的平凡而崇高的“舍己型”的“小人物”,就是为民族文化的繁荣进步,而孜孜以求,默默奉献的典型。这样的人物各个领域很多很多,他们是历史的主体和主人。
如今,时代变了,国人正处在“逐梦”的征程中,那么,我们的民族自信力、自信心,我们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是否因时值盛世而大大提升了呢?我看没有。有的人,为了添置一个马桶盖,也要跨海渡洋,远赴东瀛,因为在其心目中,人家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有的人,在国内名声显赫,钱多得不计其数,还非要弄个绿卡不可,意在给自己留条“可靠”的后路;有的人,无视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置其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骨髓于不顾,硬要否定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将其贬得一文不值,把人们导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为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亡国灭史”,充当可耻帮凶。这些人,是先喝着民族的“母乳”长大,后来因炫目和迷恋于外国月亮的“圆靓”,又改喝“洋奶”而喝出一身奴气的“阴阳人”和“畸形儿”,而绝非鲁迅先生笔下的“脊梁”。这些人也许不无“担当”,但那是作秀的貌似的欺骗和危害民族与国家,为自己攫取更大利益和好处的“担当”。如,一些具有双重国籍的“代表”“委员”,至今仍道貌岸然,装模做样的在人民大会堂里“履职”。这样的“担当”,我们不但不需要,而且要采取坚决措施,尽快结束其不正当的“担当”。这样的“担当”,对党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都不啻为一种耻辱。
对于诗人和诗词爱好者来说,担当的问题也不可小视。担当什么,如何担当,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诗人是人不是神,都依存于自己所处的时代, 时代必然烙印于诗人的创作。从孔子论诗的意义上讲,除了“兴”,“观”、“群”、“怨”,说的都是诗歌的社会功用。诗人的担当,主要是应该担起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的责任。其实这一点,我们从《诗经》六艺的“风、雅、颂”中,也能予以感受和理解。所以,概言之,我们似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诗人和诗歌的担当:一是歌颂与赞美,歌颂赞美一切正面光明的东西,借以积聚和传播正能量。二是谴责和批判,谴责批判一切负面的存在,针砭社会病象,意在使社会和国民不断趋向道德、精神和灵魂的健康。三是同情及忧患。对人民的感情,是诗人最根本的感情;感伤时世,乃诗人常有的“表情”。古人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即印证此理也。这或可谓之为诗人的“多愁善感”,这就是担当精神的又一种体现。除了这几方面,诗人可以、应该和能够担当的还有许多内容,限于篇幅,不予展开。 而能否担当,这取决于诗者的良知、道德、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那么,诗人如何担当呢?在笔者看来,诗人的担当,首先要“化”己,然后再“化”人。此为一般意义上的诗人的宏观担当。
凌波所“呼唤”的,乃是诗人或诗友的“微观担当”。其小而为版块,大而为文化;版块好,文气上升,文化就好;而文化好,诗文美,又能以诗养人,以文化人,且能“致良知”,坚持知行合一,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操守、思想境界、气质性情等,也应该都好。要切实达到这诸般之好,重要的是,我们须得在“行”上下功夫,不“行”即非知,不“行”即无担当,亦即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好好修炼自己,把眼前的事做好。这修炼,这务实,自然包括很多方面,但学习是重要一途。我所谓的学习,要和“用”结合起来,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要把人当“书”读,即学先进找差距,见贤思齐,向“脊梁”靠近,努力使自己也成为“脊梁”,做版块的支撑,在版块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在“秋水”,许多人都为“爱”而来,都入“水”而不拔,都心甘情愿因“爱”而“沉溺”,被“爱”所羁绊;在“秋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这些“书”,各具不同内涵,都很鲜活生动,均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只要常“翻翻”,勤看看,总能品出一些独特的味道,一些于自己有用、于“秋水”有益的东西。二是坚持见好书就要读,通过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切实从好书和经典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使自己浑身都溢出沁人心脾的书香,让这书香充斥“秋水”,让“秋水“不断弥漫芬芳。置身于书香的长期浸染中,我们的情操会得到更好的陶冶,性情会得到更好的历练,底蕴会更趋厚实,精神会更趋纯粹;我们的灵魂,会变得越来越纯洁,越来越美丽,越来越高尚!(在不读书、没文化的人群中,也不乏灵魂高尚者,但这并非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爱”为前提。这个爱”,既是对生活的“小”爱,对文化的“中”爱,更是走出狭隘庸常自我、进入宏阔崇高的家国境界的红尘大爱!
作者简介:
苏子门生,又网名孟小清,本名常志英,辽宁葫芦岛人,一个年逾花甲的退休老头儿。爱好传统诗词有年,积累“干体”陋作若干,偶有“作品”登坛见报载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