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文艺】陈平凹/我陪女儿学习写童诗
我陪女儿学习写童诗
作者:陈平凹
记得女儿刚读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看到她每天回到家为日记抓耳挠腮、写不下去的情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孩子既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又能培养她热爱语文、不为写作烦恼呢?
有一天,我无意中读到了一首《小巴掌童话》上的童诗,不禁眼前一亮:有了!就让女儿一边观察身边的事物,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记日记的形式,学习去写童诗!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女儿无从下笔。怎么办?我想到首先要让女儿从最熟悉的事物——烤红薯写起。我写下了开头几句话:“秋天来了/是红薯宝宝出土的日子/它们都是秋天的孩子……”我启发女儿:红薯宝宝是长在土里面的,它还会是谁的孩子呢?颜色、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吃烤红薯时,是什么味道呢?
女儿一听,茅塞顿开,顺着我的思路一句接一句地往下写,终于我们父女俩合作完成的第一首童诗大功告成:
《红薯宝宝》
秋天来了
是红薯宝宝出土的日子
它们都是秋天的孩子
是大地的孩子
是泥土的孩子
它们有的胖,有的小
有的很长很长,有的短
它们看起来不好看
甚至很丑
但妈妈告诉我
它们吃起来很好吃
我轻轻地咬了一口
满满的都是秋天甜甜的滋味
有了第一篇,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和女儿经常边聊天、边找灵感,搜肠刮肚寻找着每天的日记童诗素材。比如,下面这首小诗就是我们聊天的产物:
《想念家乡方言》
我和爸爸聊天时
然后,讲到家乡方言
我让爸爸教我
以前,想都没想过
现在,都开始想念了
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有时候,实在没有什么素材灵感了,我们就以发挥想象力为原则,围绕家人去写:
《弟弟的心事》
弟弟说,在长沙就想荣家湾
回荣家湾了就想长沙
为什么呀,为什么……
我觉得,这是弟弟的心事
更多的时候,我会主动为女儿去寻求新鲜的童诗素材。有一次,孩子她妈逛街买回几条小金鱼,我如获至宝,跟女儿说,我们至少可以从四到五个角度去写童诗,喂金鱼、金鱼的家在哪里、喜欢做一条金鱼、不喜欢做一条金鱼,等等都可以构思去写,关键是选准角度。经过我的一番开导,女儿灵感勃发,便有了一系列的小金鱼童诗:
1、《喂金鱼》
金鱼的颜色是橙红色,还有两只大大的眼睛
我向小鱼缸里放了几粒鱼食
小金鱼们争着吃鱼食,看起来它们过得很快乐的样子
我感觉向往它们的生活了……
想到这里,好像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妈妈说,这种金鱼是养不大的
于是,我又不想当一条金鱼了
还是当我自己最好
2、《其实做一条小金鱼也很不错》
有小鱼缸为它们遮风挡雨
舒适很不错
当小金鱼不会被吃掉
安全很不错
不用自己找食物吃
悠闲很不错
在这里做一条永远长不大的金鱼宝宝
快快乐乐每一天很不错
3、《做条小金鱼是个美丽的错误》
假如鱼缸一不小心摔坏了
它们就没有地方可以去了
假如主人忘记喂鱼食了
它们就会饿肚子
假如忘记给它们换水
它们就会脏脏的
这里没有更大的地方游来游去
失去自由也是个错
4、《小金鱼的家到底在哪里》
我家鱼缸里有两条小金鱼
它们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有时候我一边看一边想
它们的家在哪里
它们俩是一对兄弟吗
如果小金鱼和它们的家人在一起会很好
5、《小金鱼的烦恼》
我看着鱼缸里的小金鱼瞪着两只大眼睛
我想小金鱼是不是想出去了
它是不是想到池塘里游来游去
它被关到一个不能出去的鱼缸里
像在大牢里一样
这让它变得很烦恼
我们小朋友都不想像它这样
后来,我们观察小区里的花草树木,留意街上的车水马龙,听一听鸟鸣,逛一逛家门口的公园,围着小区旁的湖边走一走,看着一颗发芽的种子如何长成小豆芽,就这样,身边的万事万物,都成为了我们仔细端详甚或特别关注的童诗题材。
再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女儿的日记体童诗写作终于告一段落了,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童诗的写作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她过去对于写作文苦于无处下笔的烦恼,提升了她爱好课外阅读、自觉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可谓善莫大焉。
作者简介
图片:网络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