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人群,才会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这段时间睡得早,9点不到就昏昏沉沉的,于是就冲了一杯牛奶,加一勺蜂蜜,趁着温热的水,喝下去暖暖胃。很多人不适应喝牛奶,原因只有一个:你肠胃里蛋白酶搞得鬼。小时候经常听老人唠叨一句话,吃饭不能挑食。现在终于明白了,在身体还在发育的过程中,蛋白酶有许多可塑性,这也就造成了许多人成熟以后,对食物选择的偏差,比如四川和湖南的人,就非常喜欢吃辣;而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人,遇见辣椒就是一种灾难。老外基本是把牛奶当水喝,那也是从小喝到大的习惯,而年纪稍大一点的国人,小时候家里穷,可喝不起牛奶,所以现在遇上见牛奶,基本上是当泻药服下去,跑肚拉稀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至于我,祖籍在山东,爷爷和姥姥辈都是闯关东来的东北,结果一路走到边境线,就在内蒙扎下根来。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对牛羊肉的热爱,远大于肥腻猪肉,相比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东北杀猪菜——乱炖”,我更偏爱“清水煮羊———手扒肉”。羊,在所有待食的牲畜里是最特殊的,古代人造字,就以羊为“美”,所有的动物,语句里都可以做骂人的话,例如:“狼心狗肺”、“蠢猪”、“笨牛”、“狐假虎威”、“鸡飞蛋打”,可很少会用羊来骂人的。而羊肉也最为鲜嫩,猪肉太过浊腻,信仰穆斯林的真主教徒,至今仍把食猪肉做为民族的大忌。牛肉,又太过粗糙,烹饪起来会浪费许多时间。而羊肉相比之下,就简单又美味,无论煎、炒、烤、炖、爆、涮、都可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出鲜、香、嫩的口感,让人食之酣畅淋漓!

蒙语中的“汗”,是“王”的意思;“可汗”,就是“大王”;而一代枭雄,真正征服了世界的霸主“成吉思汗”,就是“世界之王”的意思。羊,在铁木真率领草原勇士的征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看古书记载,诸葛亮几次讨曹失败,咎其原因皆败在随军的粮草上,虽然挥泪斩了马谡、还造了神奇的木牛流木,可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结局。而供应蒙古大军的运输粮草队伍,通常是一群羊跟在大部队的后面,很奇特,是自行流动的。据说“涮羊肉”就是“成吉思汗”发明的,行军征讨的徒中,战斗经常是随机而动,于是厨师用刀将羊肉切成薄片,滚沸的水里涮一下就可以入食,当然是节省了很多时间。我如今回海拉尔第一餐,通常就是涮羊肉,当年的竭羊肉质最鲜嫩,会吃的,要一份“羊排肉卷”,或者“后脑”羊脖子后面的那块肉,肥瘦相间,如同凝玉,最为诱人,难怪古人一直用“羊脂”来形容美玉。在内蒙吃涮羊肉,要用炭火煮的大铜锅,锅底放葱段和姜片就好,加了料的锅底经常是涮肉的灾难,会毁了羊肉本身的清香。长条筷子夹着肉片,在滚沸的汤液里一“顿”,再摇晃两下,血丝刚褪去颜色,微白,就可以夹出来蘸料入口。好的羊肉,入口即化,有甜香味,味蕾触动脑垂体,如蜂巢里四散出动,要采蜜去的工蜂,脑子里会嗡的一下,于是眼角似乎有泪洇濡,只好借着水汽掩饰,假意插一句旁外话,其实内心是说不出口的,对当下美食的感激。

借着臆想出来的美食,似乎在梦里又回到了家乡,那片辽阔无边际的草原。前一天刚在微博上发了条短视频,编辑了一句话放在上面:这世上最美的风景,通常都是在远离人群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