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是孔子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但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
“君子求诸己”的“求”,在这里是责备的意思,“求诸己”,就责备自己,就是自责。一个君子凡事都会责备自己,是自己没有做好,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他不会责备别人。而小人则会反过来,遇到任何事情,他都会责备别人,而不会责备自己。这一点,也是评判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
如果想看看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那在一件事情出了差错之后,就看看他能不能首先自责,而不是责备别人。如果做到了,那是君子,做不到,那就是小人了。
《孟子.离娄》中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孟子说,如果有人对我横逆,来障碍我、伤害我、侮辱我、毁谤我、讥讽我等等,这个时候,一般的人都会很生气,都会生怨恨心。但“君子必自反也”,但如果是个君子的话,就不会生怨恨心,他首先想到的是反省自己,可能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导致别人这样对我。如果发现自己真正有问题,那就要忏悔改正,永不再犯;如果自己确实没有问题,是对方的问题,那也不会责怪对方,还是怪自己德行不够,不能够感化他人,所谓“德之不修,感未至也”,是我们的感动力还不够,还不能用我们纯净纯善的心去化解他心中的恶念,才让他有机会起恶念来伤害我们,所以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应该努力进德修业,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
“二十四孝”中,第一个就是舜王的故事。舜就是个君子,就是这样做的。他的父母和弟弟,三番五次加害于他,想把他置于死地,他都没有生怨恨心,还觉得是自己不够孝敬,让父母生了烦恼。所以到了后来,他的真诚之心感动了父母,也同时感动了当时在位的尧王,感动了天下老百姓,所以尧王把王位都禅让给他,让他做了天子。所以说治国平天下靠的是什么?就是修身而已,他不断地自我修身,不但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天下人。
《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什么?就是“君子求诸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了,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只看到别人的过失,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那就是“小人求诸人”了,成为彻头彻尾的小人了,非常可怜,非常可悲。
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句话,要把自己的观念放正,永远不要去责备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