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动态身形的基本技法 “上悬、中松、下沉”

查看太极教程

太极拳动态身形的基本技法

“上悬、中松、下沉” 

【导读】在太极拳尚未入门之前,基本上是无法理解太极拳中“松”的真正含义的。“松”其实就是能够使身体做到“上悬、下沉、中节舒松”,绝对不能理解为我们日常中的放松身体。没有“上悬下沉”的状态就无法理解太极的“松”。
太极拳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法特色。它们包括: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
上悬下沉,中节舒松,是太极拳身型的基本技法。“上”指头顶百会穴部,“下”指足跟、足掌、和足趾等用一角地支撑的部位。“上”与“下”的中间,概称“中节”。练拳时头顶上领,似有一绳悬住百会穴之感,再放松中节各鄣肌肉和关节,任其被地心引力向下牵拉而沉坠,手部和足部就会有沉实感。人体在这种上悬下沉作用下,被对拉拔长,肩、肘、腕、脊柱、髋、胯、足等关节都撑开,胸腹部亦随之宽舒,中节各部就能灵活运转。上悬下沉还能使头部端正、颈项顺直、躯干中正。
这种上悬下沉、中节舒松的技法,也用于处理任意相邻三关节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以头为上、肩为中、肘为下,即:头悬、肩松、肘沉。这能撑开肩关节,放松肘部肌群。再以肘为上、腕为中、指为下,即:肘悬、腕松、指沉。这能撑开腕关节,放松腕关节,放松腕部肌肉。如此由上而下、依次上悬中松下沉,就能全身放松、节节贯串,使气力注于手足。
中定而动、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态的基本技法。太极拳“十三势”终于中定。太极拳经以中定为“土”,依土生万物之意,中定既是“十三势”之一势,又是其他十二势的基础,势势不能离中定。所谓“中定”,指中和稳定的状态。“中定而动”,使动态不失“中定”。“中定而动”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歪不斜的“中正”状态,重心始终在支撑面内移动。
此技法要求动步之初,先将身体重心移于支撑,形成单脚支撑的支撑面,然后移动脚才提离地面。在动脚的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中间,几乎出现移动,待移动角地成两脚支撑,形成新的支撑面后,身体重心才随之向新支撑面中间移动。这样,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移动,并与中正的身态配合,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轻灵度。
二、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高不低的“中平”状态,重心平行移动。
此技法要求身体移动时,始终保持顶平、两肩平、两胯平、两脚平,形成太极运动中重心平稳的特点。即便是伏步下势,也是在优质身体“中平”的状态下,先降低身体重心至一定高度,再平平移动重心,完成下势动作。独立类动作是先将重心平平移动至支撑面中间,再在保持身体“中平”的状态下,伸膝向上立起。
三、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无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
无过无不及,即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谓“无过不及”。在扒手过程中,“无过不及”是随对手动而动,“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在单练拳架时,表现为动作的规格、变转的速度、意气的配合、劲力的刚柔等,均循规蹈矩,做得恰到好处。这种在运动中求“中正”、“中平”、“适中”的态度,综合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十三势歌》所谓“静中犹动动犹静”的状态。
“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作中肢体配合的基本技法。运动时,以腰为“轴”,以手足为“轮”。以腰以上躯肢为“上”,以腰以下躯肢则能引起腰动而带臂腿动,犹如轴动轮必转。下肢(上肢)动其它部份亦随之动。这也是上下相随。如此,则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无静,动作协调完整。
缓慢柔圆,息细匀长,是太极拳处理运动节奏、劲力、呼吸方法的技法。指练习太极拳时,肢体移动速度要缓慢,运用柔韧顺达的劲力,使动作衔接转换圆活连贯,一气呵成。与此同时,要采用腹式深呼吸法,将呼吸法,将呼吸调得细微绵长,匀速出入。“缓慢柔圆,息细匀长”必须协调配合,循序进行。其中一环出差误,就会影响其他动作环节。例如,劲刚会导致形直、速快、呼促,影响柔圆缓匀等技法的运用和体现。
以意主导,形息互引,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基本技法。练习太极拳时,要求以意为主导,用意呼吸(即息)、控制肢体(即形),支配呼吸与动作有序配合。做到一方面以意领气。照严格的动作规范运转,让外形的变化引起呼吸的相应配合,并经长期练习,获提意、气、劲、形的统一。达到所谓“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和“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交融的境界。
(0)

相关推荐

  • 陈氏太极拳“六字真言”堪比“十六锭金”

    陈氏太极拳讲究"放松",其真实用处在于,聚力于一点,形成"爆破"效能,达摧枯拉朽之结果.故,"放松"实为太极密钥:"放松" ...

  • 杨式太极如何做到棉里裹铁

    太极拳的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点,看似派别不同,动作特点不同,但是太极拳的精髓却是相通的,当然各家的教学特点和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 杨氏太极讲的是棉里裹铁,许多人只注意了棉,没有注意到铁.要把手练棉软其 ...

  • 陈正雷先生讲解陈氏太极推手(下部)

    太极推手为太极拳系的双人徒手对抗运动.古称" 擖手""打手".是一项两人相互搭手,听劲而动,粘走相随,既要化解对方推逼,保持自身稳定,又要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其 ...

  • 太极秘要“上悬中松下沉”是太极拳动态身形的基本技法

    太极拳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法特色.它们包括: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 上悬下沉,中节 ...

  • “上悬中松下沉”是太极拳动态身形的基本技法

    [导读]在太极拳尚未入门之前,基本上是无法理解太极拳中"松"的真正含义的."松"其实就是能够使身体做到"上悬.下沉.中节舒松",绝对不能理解 ...

  • 【视频】陈立法太极拳小架完整教程(上、中、下)

    传承: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鑫--陈省三--陈秉密[福来]--陈立法 陈省三(1880-1942),陈之祯之子,陈氏第17世,自幼爱武喜文,先从太极名家陈延熙学拳,又从陈鑫练拳习文,因此对陈 ...

  • 【视频】洪式太极拳一路第二十九式“上云手”分解演示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上云手,有六个分 ...

  • 王中年山水画: 水的技法 上 下

    王中年山水画: 水的技法 上 王中年山水画: 水的技法 下

  • 太极拳架形成的缘由(上)

    太极拳架为什么会这么打?普通学太极健身的人或许连想都没想过,就是想也想不明白.即使经历了拆拳讲劲,推手训练,竞技推手实践,掌握了太极拳规律,功夫很好的一些人,有时也会产生这种问题.因为太极拳你说它没有 ...

  • 太极拳不传之秘(上)

    天马寨杜鹃 一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尽性立命.(相传此诀为唐李道子所授) 二 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水走船不走. 三 所谓掤劲者,如水负 ...

  • 太极拳“把脚练到腰上”的方法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太极拳 拳为其根# “不懂顶头悬,白练...

    "不懂顶头悬,白练三十年",这是杨澄甫的一句话. 意识上百会穴有一小绳上提,下巴要微内收. 脖子要后靠,靠着衣领. 太极拳讲究"留余",腿不能蹬直,手也不能伸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