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 “识人”的智慧
孔子 “识人”的智慧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语行事的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是《论语》最后一章,指出“知命”、“知礼”、“知言”是成为君子的必备前提,此“三知”的相关言论散见于前面有关篇章之中,《论语》编者在最后一章作为君子立身处世的三项重要原则提出来,可见其重要。
为什么要成为君子就必须“知言”?“知言”,是学会知人,即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的前提。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就要亲近贤者,善交益友,远离损友。而只有“知言”,才能“知人”,从而知道该交什么样的人,不该交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该用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对于进德修业,获得事业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而要用好人,前提是要善于识别人。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说:“知人”,也就是要善于了解人、识别人。孔子认为,为政者的智慧,在于知人善任,扶正祛邪。只有这样,民众才会信服,正气才会弘扬。
如何知人、识人,是孔门之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论语》记载了许多这方面的言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不仅为政者需要汲取,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 “识人”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观”字上。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所谓“视其所以”,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所谓“观其所由”,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所谓“察其所安”,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志向和情趣。经过这样全面深入的观察,就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品。“人焉叟哉”就是说,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言谈去识别人。孔子说: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分辨别人说的话,就不可能识别人。他看中那些诚实勤奋但不善言谈的人,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要求君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反对那种花言巧语而不干实事的人,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并警告说:“巧言乱德”,花言巧语可以败坏道德。他还反对那种说大话空话的人,认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那些说话大言不惭的人,往往很难说到做到。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行为去识别人。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就是说,识别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的言语和行动对照起来加以观察,不仅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孔子提出了一个识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与他的言语没有必然联系。好人难免会说错话,坏人也可能讲几句好话。因此,既不能因为某人说几句好话,就举荐他、提拔他;又不能因为某人品行不端,就把他说的好话也弃之不用。关键是要看他的实际行动,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就需要用人者出以公心,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对每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过错去识别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因此,一个人的过错,各有其类型。观察他所犯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了。
要通过观察众人的评价去识别人。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敢于为大义而冒天下之大不韪,或者为坚持真理而特立独行,往往因此而“众恶之”。有的人善于投其所好、巴结逢迎、沽名钓誉、八面琳珑,往往因此而“众好之”。这两种人的行为都超乎寻常,因而一定要仔细地考察、辨别。孔子告诉人们:“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对人对事才有是非标准,才敢于坚持原则,既能对符合道义的人和事表示支持,给予帮助;又能对违背道义的人和事表示反对,加以阻止。孔子把那种人人都说好的好好先生称为“乡愿”,并斥之为“德之贱也。”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家庭道德去识别人。孔子认为,“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也是一个人可以教化的依据。“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孝经》特别强调,那种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他人的人,叫做违背道德;那种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他人的人,叫做违背礼法。这种人虽然有可能一时得志,但是君子却并不看重这种卑劣的行为。汉代采用举孝廉的办法考察、识别、任用官员,正是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孔子“识人”的智慧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它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因而切实可行。反观我们的干部考核工作,往往失之于大,失之于空,因而难免陷入形式主义,走过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非常必要。实践证明,落实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干部的德,难点也在于如何考核干部的德。在这方面,孔子“识人”的经验之谈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