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孟子》赏析(2)予岂好辩哉
《孟子》赏析(2)予岂好辩哉
——第一单元 孟子的抱负 第一节
各位网友,本讲座的第一单元,是“孟子的抱负”,共两节。我们从《滕文公下》和《公孙丑下》中,分别节选了一段孟子自述其平生抱负的言论。今天先讲第一节,孟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得不与人争论是非。
孟子的弟子公都子问:“别人都说老师喜好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哪里是喜好与人争辩呢?我是不得已啊!然后道出了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孟子以“一治一乱”概括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的进程,他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里的“天下”二字,指人类社会。“生”,指诞生。“一治一乱”的“一”字,表示或者,有时。“治”,指太平。“一治一乱”,就是治世与乱世的交替循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已经很久了,时而太平,时而动乱,总是交替循环着。”
接着,孟子以史实论证了这一历史现象。
——尧在位的时代,洪水泛滥,禽兽肆虐,民众居无定所,这是一乱。“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大禹制服了洪水,才使天下得以太平,这是一治。
——尧、舜逝世后,天下为公的大道衰微,人祸与天灾一起祸害百姓,到了商纣王之时,天下大乱。周公辅佐周武王诛杀商纣王,建立周朝,又“兼夷狄、驱猛兽”,平息了异族异类侵害之患,换来了百姓安宁,这又是一治。
——周室东迁以后,世运再次衰微,正道不明,邪说泛滥,臣弑君、子杀父这样的暴虐行为也发生了,这又是一乱。“孔子成《春秋》”,端正纲常,昌明仁义,拨乱反正,而使乱臣贼子有所戒惧,也为实现天下大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以至“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滕文公下》)的混乱局面。面对这样的乱世,孟子从“一治一乱”的历史现象中得到启发,决心效法先圣,以强烈的使命感,游说诸侯,教化庶民,激浊扬清,力挽狂澜,旗帜鲜明地与人争论是非,落下了“好辩”的名声。
孟子基于伦常的观念,从维护仁义道德的立场出发,对杨朱和墨子的学说思想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斥责杨朱和墨子的观点是“无父无君”。因为杨朱为我,只知爱身,不知献身报国,故曰“无君”;墨子兼爱,爱无差等,视人之父若已父,故曰“无父”。那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认为,“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站出来说:“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 ,距诐(音bì)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这里的“距”字,指抗拒。“诐行”的“诐”字,读四声,“诐行”,指偏邪不正的行为。所谓“距诐行”,就是抗拒偏邪不正的行为。“三圣”,在此指大禹、周公、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也是想要匡正人心,灭绝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驱除放荡无礼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和孔子这三位圣人。这那里是喜好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能够发表言论抵制杨墨邪说的人,就是圣人的门徒啊!”
从孟子阐述自己为什么“辟杨墨”的初衷来看,他所说的“不得已”,乃是一种清醒、自觉和担当,面对战争频仍、民生凋敝、邪说诬民、功利主义盛行的逆流,自己必须站出来,承担起激浊扬清,力挽狂澜,维护孔子形象和学说的历史责任,以昌明正道。他以成为“圣人之徒”而自豪,把继承孔子业绩的“道统”担在自己肩头,通过争论是非,治理思想学说之患,从而实现以道德伦理安定天下的理想,可见其抱负之远大!
当今时代,我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倡导兼容并包,对先秦时期的儒、墨、道、法、兵等各家学术、以及后来形成的佛家学术,认真梳理和研究,吸取百家之精华,汇集八方之优长,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服务。
附:
|原文节选|
公都子①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②久矣,一治一乱③。”
“昔者禹抑④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⑤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⑥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 ,距诐行⑦,放淫辞,以承三圣⑧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⑨也。”
——《滕文公下》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弟子。
②天下之生:天下,指人类社会。生,诞生。
③一治一乱:治世与乱世交替循环。一,或者,有时。治,太平。
④抑:抑制,引申为治理之意。
⑤兼:摒绝。
⑥“《诗》云戎狄是膺”三句:《诗经》上说:“打击了凶暴的戎、狄,也惩治了野蛮的荆、舒两国,就没有人敢抗拒我了。”语出《诗经·鲁颂·闷宫》。是,语助词,无义,表示宾语提前。膺,打击。惩,惩治。承,抵挡,抗拒。
⑦距诐行:抗拒偏邪不正的行为。距,抗拒。诐行,偏邪不正的行为。诐,音bì.
⑧三圣:此指禹、周公、孔子。
|译文|
公都子说:“别人都说老师喜好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岂是喜好与人争辩?我是不得已啊!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已经很久了,时而太平,时而动乱,总是交替循环着。”
“从前禹制服了洪水,才使天下得以太平;周公摒绝夷、狄,驱逐凶猛的野兽,才使百姓得以安宁;孔子作成《春秋》,才使乱臣贼子有所戒惧。《诗经》上说:‘打击了凶暴的戎、狄,也惩治了野蛮的荆、舒两国,就没有人敢抗拒我了。’无父无君的人,正是周公要打击的。我也是想要匡正人心,灭绝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驱除放荡无礼的言论,来继承(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这那里是喜好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能够发表言论抵制杨墨邪说的人,就是圣人的门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