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并非包治百病,艾灸有三不灸,这些艾灸禁忌你知道几个?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手法。艾灸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对人体穴位或病灶进行热灸,以此促进气血循环来达到治疗作用。

灸法选用艾条作为燃烧物,这在长期治疗实践中根据疗效和副作用筛选的结果。《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人。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所以才逐渐选用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当然,艾灸选用艾条作为燃烧物,主要还是艾草的独特药性。相传古代军队打仗会带些艾草,到了荒原缺水的地方,就把艾草堆成一堆,点火燃烧,艾草燃烧后,艾草它有一种特性,就是性向下,并有自动找水的功能,艾草烧着后,产生的艾热会顺着地下走串,直到它找到出路,当遇到水源的时候,就会将随水一同蒸发升腾,这时军队就在方圆几里去找看看那里的地面有水雾冒出来,如果有冒出了,就是表示这个地方有地下水。

正因为艾草有温经、去湿、散寒的功效,而且药力是向下向内的,因此具有快速壮阳发热的效果。如有的人灸关元、神阙等穴位,灸完会感觉到小腹温暖舒畅。

但是,艾灸并非包治百病,但有些情况是不能灸的,否则就会灸出问题,使病情更加复杂。

不能灸之一:外感伤寒

这个问题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就讲了。如下: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意思是得了热感冒(有口渴,不怕冷,会出汗,但会发烧的那种),就不要灸了,灸了这人就会发黄,虽然灸出汗了,但病不会好,因为用火烤出来的汗和用药攻出来的汗是不一样的,用火烤出来的汗。只有津液出来了,但是病邪还在里面,而且因为把表皮的津液灸干了,血的水变干了,皮肤会发黄,这种是失水导致的发黄。津液丧失太多的话脑里面得不到正常的血来滋润就会会发惊痫。筋得不到滋润就会抽,会时瘛瘲,抽搐一下又松开来,抽搐一下又松开来,瘛就是筋松开来,瘲就是收紧。如果还不知错,继续火攻,血里面的就完全没有就完了。这时候病情就严重了。
所以记住,得了热感冒别灸!
像这种外感伤寒,脉浮体热的情况不能灸的论述在伤寒论还有,如下:
一、脉浮热甚,反以火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二、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也。
三、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四、伤寒,脉促,手足厥逆,不可灸之。
简而言之,就是感冒了,有脉浮表症的,是不适合艾灸的,艾灸会使津液损失得更严重,没有了津液带动和化汗,病邪出不来。反而因为津液丧失而导致烦燥不安或更复杂严重的情况。说白了,感冒需要发动津液带着病邪变汗而出,这时候把津液给灸光了,拿什么来治病?

不能灸之二:肠胃实热

伤寒论还记载有: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什么意思呢?阳明病就是指肠胃有热的问题,一般会有烦燥,口渴,这是缺少津液,需要津液的表现。这时候要火灸,又要伤耗肠胃津了,水没了,就会便秘,小便也不利索,而且会发黄。

不能灸之三:血虚之人

伤寒论还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什么意思呢?微脉之人,要谨慎使用艾灸,因为脉象跟气血有关,脉微的人可能是血虚(如贪血),如果搞不清乱灸,血虚艾灸,就会使血向血脉中循环,本来血就少,都被赶到血脉之中运动去了,那么谁来供血给筋骨这些路途遥远的地方呢,就会出现“焦骨伤筋”的情况,这叫追虚逐实。意思是把虚的地方的血赶到了实的地方去了,结果会怎么样?虚的更虚,实的更实!把气血循环搞乱了。
综观以上三不灸,处处以伤耗津液有关,需要补充津液的,却没补充,反把它灸跑;需要补气血的,没有补充,却把不够用的血灸跑。这样的做法非但没有治疗效果,反而帮倒忙。
艾灸更多的是针对有里寒的人,但它不是仙术,是医术,一样需要对症施灸。
如果你想艾灸,但又苦于不会选择艾条,今天小编为你推荐灸馆专用艾条,让艾灸事半功倍!
(0)

相关推荐

  • 卷四129,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小便利,必自愈.    注 大下之后,复发其汗,重亡津液,小便当少,以水液     内竭故也.勿治之,言勿利其小便也.须俟津液回     而小便利,必自愈矣.    集注 程知曰:言下后复发汗,有俟津 ...

  • 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看艾灸的适应症! 张...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撰<伤寒卒(杂)病论>十六卷,倡导伤寒六经证和杂病的八纲辨证原则,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提出了针灸治疗伤杂病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后世影响较大. 关于灸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八)

    伤寒论第114条辨: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原文解释]太阳病,治以火熏的方法,未得汗出,病人必发生烦躁,经过六七日,病如果仍未解除,可能发生便血.由于这些变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4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14.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火熏,也是火疗的一种,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3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形作伤寒& ...

  • 阳证宜针,阴证宜灸

    伤寒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主张,对后世医家有深远影响. (一)阴盛阳虚是艾灸的适应症! 仲景在其着作中,对灸法的施用范围,充分体现了阴盛阳虚可灸的原则. 急性热病早期,以实热为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4、11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1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火熏,也是火疗的一种,是指用烧炕. ...

  • 艾灸并非包治百病,有三不灸,否则就会灸出问题,使病情更加复杂!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 ...

  • 艾灸并非包治百病,3种情况不能灸,否则病情更加复杂!值得了解

    时常在群聊中发现很多朋友喜欢艾灸,但他们又对艾灸的一些情况知之甚少,于是写下此文,以纠认识之偏.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据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从有文字记载起已传承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 ...

  • 艾灸并非灵丹妙药,这些人艾灸等于吃毒药!你适合艾灸吗?

    <官能>篇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备急灸法> 凡仓卒救人者 惟艾灼收第一 <黄帝内经>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中医艾灸作为自然疗法,流传千年,古 ...

  • 君本堂:艾灸能够“包治百病”吗?

    当今很多场所都开展了艾灸业务,艾灸在健康消费中正日益成为人们保健消费的热点,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艾灸的好处,艾条.艾柱.艾灸盒.智能艾灸床等应运而生,似乎艾灸可以"包治百病",真的是这 ...

  • 三伏灸专题八:艾灸并非女人的专属“福利”,三伏天男人同样不可无它!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1926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历任山西襄汾县中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1953 ...

  • 艾灸采穴允许有误差!离穴不离经 !艾灸并非扎针,采穴并不相同 !

    2021第八届国际灸法大会·特色灸法展区·禅灸!面向大众观众免费开放.11月1-3日青岛不见不散!参会参展咨询热线:18201052929 艾灸并非扎针,采穴并不相同 ! 针和灸,作为两个主要的经络治 ...

  • 艾灸并非适合所有人

    最近几年,全国开始流行起艾灸来了,尤其是以各街道美容店为主,有一种万病皆可艾灸的感觉,不管什么病,都让你艾灸,我也不清楚啥时候艾灸有这么神了,偏偏他们那一套自圆其说的所谓排毒理论,很多人还信了,美容店 ...

  • 一艾灸就上火,说明太堵了!艾灸一个穴位,火气全都赶出去!

    传艾微课 一艾灸就上火,这是为什么? 艾灸后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淤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导阳气. 灸后易上火的 ...

  • 中医特色“艾灸”调百病 脾胃弱,百病缠“灸透”穴位,护脾胃,祛病邪!

    中医特色"艾灸"调百病 脾胃弱,百病缠"灸透"穴位,护脾胃,祛病邪!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可以说是&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