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垛镇的历史探源

大垛镇的历史探源

张从义   张培元   刘双湖

(版权所有,引用者必须说明出处)

大垛镇位于里下河腹地兴化中部,鸟瞰大垛,仿佛数个垛岛组成的一只活灵活现的“神龟”(星象属玄武,寓意“众星拱北”),横卧在兴化东部的新塘港河与梓辛河交汇的碧波之上。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勤劳智慧的大垛人世世代代完成的“杰作”。

大垛镇交通便利。梓辛河、车路河横穿东西,东塘港、新塘港河纵贯南北,宁靖盐高速公路与国道G344在镇区北郊纵横交汇,宁靖盐高速兴化出口座落在此。北邻兴东公路,南接沈大公路,大周公路在西部擦肩而过。东与荻垛镇毗邻,西与竹泓镇交界,南与沈伦镇接壤,北与林湖乡、昌荣镇相望。

历史探源:

大垛人用自己的双手造就了这方美丽富饶、人文荟萃的家园。早在4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垛地区便有了人类活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们在大垛镇东北隅的“芝麻垛”发现了灰坑等人类生存的文化层,1983年在车路河整治工程中发现了麋鹿角化石等,均类似于其后发现的林湖乡南荡古文化遗址上的先民生产、生活遗存,同属于豫东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夏朝以前)。

据《史记》、《汉书》、《隋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历夏、商、周、秦以至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包括今大垛在内的吴国东部沿海一带“煮海为业”,生活在大垛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便以盐业和渔业为生,生命之水的滋润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繁衍下来。

隋炀帝时,开通了横贯南北的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东部沿海地区承受了运河文明的润泽。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步南移,江淮流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唐大历二年(767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主建“常丰堰”。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任职兴化,在“常丰堰”的基础上筑成“范公堤”,有效地挡住海水西漫,从而使堤西大片地区免遭盐碱之苦,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改道南下,带来了大量的泥砂,里下河一带,特别是兴化境内广袤的沼泽地露出水面。于是,许多无地或缺地耕种的农民就掘土垒田,改造大自然。这样,兴化一带原已形成多年的四面环水、中间凸起的垛岸地形得到了扩大。人们在这些垛岛上聚居,耕作。

大垛由若干垛岛组成,大者近百亩,小者几分地。其中,今大垛镇东部2个小垛(位于镇东“木匠垛”西南隅河流中),形同龟眼。镇南“油坊垛”和西北隅垛岛、西南角“火箭垛”(原镇企管站、大垛人称“小岛”),酷似龟足。而古镇西部“西星舍”(原安民村委会所在地)以西的“西尖子”宛若隐隐约约的龟尾子。在这些奇特的垛岛中,有1个最大的垛岛,面积近百亩,便是龟身(今大垛老镇中心区)。

由于大垛先民对被尊为水神的“北方真武大帝”、舜王时代的治水英雄崇伯鲧(夏禹之父)十分崇拜,在治理沼泽地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个垛岛组合成一只硕大的喜水而不怕水,且长寿吉祥的“神龟”形象,从而使这方热土生产发展,生活平安。大垛先民对治水的认识和他们的创举,至今值得我们借鉴。

宋元时期,由于生产发展,大垛人口众多,形成了较大的自然村镇(《扬州百镇》兴化篇)。其时,“春耕秋获,笑歌满野,民多富实,往往重门击柝,拟于公府”(《宋史》)。但南宋的抗金战争和元末战乱,使大垛遭到严重破坏,一时生产凋零,地广人稀。

明代洪武初年(约1368-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洪武赶散”大移民,将苏州阊门和昆山、句容、镇江等江南几十万人口强迁到田多人少的苏北里下河及盐阜、两淮广大地区(《简明中国移民史》)。这不但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而且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此时,由卢、沙、王、吴四大姓聚居的大垛重新崛起。至今流传的民谣“起大(dà)早,喊大(tuō 音舵)小(即大儿子),上大(  dāi音太,通假太、泰,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骈雅训纂》,意即极大)垛”,便是当时先进的吴文化对今大垛镇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的历史佐证。大垛的地名在此时便传承下来。由单树模先生主编的198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卷记述:“大垛镇:明苏州、镇江移民于此,用此名。”此后,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部分江南居民为避乱而迁入大垛。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年),大垛镇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兴化重要集镇。一直以来,兴化及大垛周边地区的老人说上大垛是上大(音 dāi)垛。

延至清代,大垛与安丰、戴窑、竹泓、大邹、唐子、中堡、白驹、刘庄、小海齐名,成为“兴化十大镇”之一,其中心地区隶属兴化县所辖灶四(上)里。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江南,江宁、镇江、句容、苏州等地的部分居民又迁入大垛定居。

有关佐证:

一、安塘制盐

在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郑板桥林园东北边的大河里,有一个四边不靠的小圪叫安塘,原先有三亩大,现在不到一亩田大,却有过十几口水井。在安塘的河南庄上的北河边也有人挖到过几口水井。并且在村庄的北头、毗卢庵的西北方向的大场上,和村庄的北边的河边上有许多泡灰土层。在“安塘”的西南郑家大场的西河边,1970年之前还存有灶塘和含泡灰泛碱气的土层。

据1931年出生于管阮村的夏德信、1933年出生于管阮村的夏德富说,那个叫“安塘”的小垛子上有过十几口水井,都是用投公母牛头榫的,带弯度的井砖砌的。在庄上大庙的西北角的场上,都有烧过盐的痕迹,莳梅场多阴雨天气时地上就起盐霜,向下挖就挖到黑色的泡灰土。他们青年时代在“安塘”上一拉就是一口井。

据1941年出生于管阮村的夏德高说,他家挖来了好多弯弯地带公母牛头隼的井砖,放在院墙上,天井里。在30年前砌现在这座房子的时候,全都打碎在房子的跟脚里。他家堂屋天井的杠土都是他参加用笆斗抬来盐泡灰土填的。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当春天枯水位时,他在夏学桂的屋后河边,罗天余的屋后河边的码头傍边,都挖到过水井。水井直径约1.5尺宽,挖了有不到二尺深,原先的上部早已不存在,下部只是在退水时才出现。同时挖到2只泥烧制的水壶,傍边有把子,就像以前炖猪食的那种泥罐子。这些都是他亲手挖到的,可惜都没有留下来。

四边不靠的独垛子——安塘,烧盐的灰土层,十几口古井,说明了当年有不少煮盐的工人,在管阮庄煮盐。按照十个工人饮用水合一口井计算,应该是有200名工人的规模的煮盐场。那么多的灰土层,需要多少年时间才能形成。范公堤距今过了1000年,是宋代的事。据《兴化市志》第11页记录“唐 618至907年,境内各盐场煮海水为盐,为淮南重要盐产地”,如此看来。这里1500年前曾是煮海水为盐的盐场。据1947年出生于管阮村的顾世兰说,我丈夫夏德美小时候就听爷爷夏芝庭(1900年生)说过,管阮老早这里是个盐场。顾世兰于40多年前在“安塘”上扒山芋时,扒到井砖有三四十块,拿回家就㯘在院墙上,以后砌这个房子时全打到跟脚里了,井砖约30多厘米长、16厘米宽,两头翘翘地,每个井砖两头都有牛头隼。

安塘的中间有一个高脚亭子,说是有金子被陈卞庄的和尚拿走,三四十年前管阮的妇女在安塘上扒山芋,用耙子劚山芋,还劚到古代熬盐的古井砖,井砖好大有卯榫,据在这方面的专家孙建中介绍说是宋代的井。并捡到唐宋时代的瓷片陶片,这里曾经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做过盐场。

二、天启毗卢 

“毗卢庵”,现名“毗卢禅寺”。位于管阮庄老庄台的东北角,中间大殿建于明代“天启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据1934年出生的房友松回忆,他六岁入学,就读于国民政府所设立的管阮庄初级小学,校址设在管阮庙堂。当时的“毗卢庵”,有穿堂三进,西边前两进为学校,佛像全搬在后楼上。后楼天井西边是小厢房和厕所,东边有东厢房数间。东厢北首是一大间“东岳殿”,有一小天井。中三进前为“三官殿”,正中一进为“祖师殿”,“祖师殿”其历史最长,砖头像城墙砖,中柱驮樑一人抱围合不拢,是明朝天启年间建的。最后大殿供奉的是三尊大师,听说是瘸和尚(云苏和尚)化缘砌的。东南角是土地庙。

那时候,这庙里住有自卫队十几人,到1940年又住了国民政府江苏省韩德勤的学兵队,有十多个人,每天在庙外西北上的打谷场上操练。1942年又住进伪军86团的一个连,先是焦连长后是李连长。住了没几个月就走了。

1942年到1943年伪军86团高杰部,将学校和后楼拆毁,把砖头和木料全运到大垛砌“土围子”。其余庙宇的建筑是新四军唯恐伪军再来驻防,把后大殿焚毁。东厢及前殿零星散的是本村民拆除的,将砖头全部铺到大街小巷,从此管阮庄上的街道没有烂泥路。祖师殿到1948年才全部毁尽。

1933年出生的刘年珍说,到六岁时父亲叫他上学。那时校长是顾颁,教员是陆泽,校长是国民党员,陆泽是共产党员。到日本军队来了,陆泽就走了。陆泽参加新四军打游击去了,解放后在江都工作及扬州地区任专员。

三、朱家圩遗址。

是古代驻军,还是大垛镇老村庄、烧盐的遗址?据1948年出生于东刘村的刘兴才说,他听从六村老干部邵永福说,1974年邵永福母亲去世,准备安葬在朱家圩南头的一个三面环水的小圪傍,当挖到一口古井时,忽然乌风斗浪,好好的天气突然变化,只好改葬他处。刘兴才与1973年出生于大垛集镇袁飞都先后去过那里。刘兴才从那里找到与众不同的大砖头、有字瓷片瓦片,一只完整的碗,前几年到泰州参加中央电视台鉴宝活动,说是唐宋的物品(见图片),那里有棵老杨树有几百年。1965年出生于大垛保宽村的吴桂山说,2001年左右,当春天去那里钓鱼时,在河滩上看露出的水缸,水缸口有直径60厘米。向东不远就是双石。从六舍上养鸡的朱月兴,有一次到那个地方洗澡,摸到一摞碗,撂到河里了。家住小圪河南张家舍的张怀成说,那条东西向的小河叫“千步港”,是指他家住的圩子叫“四顷”北河东西长一千步,小河的北边就是朱家圩子西南,有一个伸出去的小圪,也就是西边的“和尚圩子”的东南。

四、芝麻垛遗址

据从六村6组村民张桂荣(1942年生、瓦匠),上世纪70年代,在大垛东北3华里的芝麻垛,1968年开始将从六大队的8个生产队的散坟集中到那里,时任大队支部书记王宏林。在到1975年之间张桂荣到芝麻垛河里洗澡摸到有砖头跟脚墙。僧永丰在芝麻垛看鱼塘口子,他说在人们挖墓坑时挖到弯弯的有榫头的井砖和大碗。197几年我与刘家和到芝麻垛东北外河挖土杠祖坟,河边的土是黑黑的。

五、郑家大场

原郑氏祖茔之地的西河边,在1970年期间还存在沿河坎挖的几口古代“老虎灶”的灶塘,类似过去行军打仗挖了烧饭的灶塘,朝河口的一面是灶门,其余三面利用地形挖成。管阮村民杨干和家砌房,从西河边取土杠家里,结果地面泛盐霜,只好挖掉重新杠土。据老人说,这里老早熬过盐。

六、车路河见证。

1983年在车路河整治工程中发现了麋鹿角化石等。

1983年兴化的车路河整治工程,大垛乡的工程施工段在唐子的西头到吴家舍,当年乡指挥部设在苏阳大队,由乡司法助理桂长山负责治安,本人看到一支麋鹿角,说是从河底1米多深的河床下挖到的,当时收在工地工棚里,以后由桂收回家。前几年我问过桂,他说,当年共收到三支麋鹿角,后放在自家的窗台上风化了。在原唐子镇西头还挖到一把日军军刀和两发炮弹,军刀炮弹上交了。

(版权所有,引用者必须说明出处)

老铁们,很多读者反映收不到推文。腾讯现在新的规则是,公众号只有被标星、文章被点赞、点在看,才能每天及时收到更新的推文

别忘了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仙女庙老街地图,承载着不尽的乡愁

    [往期回读] 广祥:缸的日月 在挑河的日子里 补锅匠(上)    (下) 今天我买了一位老奶奶的菜 向天再借五百年 我的健康行动 竹墩人的骄傲:孝女王尚妹 如米苔花竞芬芳 [编者按]宁波会馆.木业公所 ...

  • 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

    摄影:银狐(网名)先生 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和沙沟镇境内,距离兴化市中心直线距离约17.5公里,总面积1304.8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68.56公顷 ...

  • 张峥嵘:镇江西津渡上的“协泰鸡鸭行”与里下河的麻鸭

    只要是有点文化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不会背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一背几十年大家都成了殷切的思乡者. 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的游子,在外打拼几十年, ...

  • 什么是垛田、圩田?

    认识"垛田" ▼ 江苏兴化垛田☝ 中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 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 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 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 宜种各种旱作物,尤适于生产瓜菜. ...

  • 连镇铁路全线开通┃盐城一条腿迈进南京┃另一条环评全本公示!

    在经历几个网传开通时间版本之后,连镇铁路淮镇段的真正开通时间终于官宣了:2020年12月11日. NO.1 | 壹 ▲连镇高铁淮镇段线路图,图源长三角铁路,殷超 制图 关于连镇铁路淮镇段,我们之前写过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大圩镇位于广西桂林灵川县,大圩镇始建于公元前200年间,约在公元1400年,大圩立街设坊,因集市庞大,取名大圩,亦称五里古镇.2005年被授予&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河北邯郸大社镇

    大社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北部.邯(郸)峰(峰)公路.峰(峰)武(安)公路过境.镇政府驻大社村.古迹有水峪寺.皇姑庵和五圣庙. 原大社镇附近有一个寺院"大阁寺",明代以后,寺院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山西泽州大阳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泽州大阳镇 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处.东与泽州县巴公镇为邻,西南和巴公镇陈沟工作站相连,西与下村镇毗邻,北和高平市马村镇接壤. "东西两大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甘肃古浪大靖镇

    大靖镇位于古浪县城以东80公里处,南依祁连山余脉,北临腾格里沙漠,是个典型的农业集镇,也是古浪县城东部12个乡镇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武威古浪县大靖镇自然环境,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降雨量250 ...

  • 邹城市大束镇鸿山寺徒步游

    邹城市大束镇鸿山寺徒步游

  • 【法库人物】大孤家子镇刘伟芹

    刘伟芹 刘伟芹,1929年6月26日出生,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小二道房村后四家子屯人.1935年至1938年,在法库县城内第三小学读书.1939年至1941年,在法库县国民优级学校读书.1942年至194 ...

  • 唯一一个没有正史的王朝,却完成了大统一,也是历史上寿命最短的

    文/玉浊清 唯一一个没有正史的王朝,却完成了大统一,也是历史上寿命最短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很多的朝代,而朝代的更替也力意味着不同全程的出现.每一个朝代在历史上所存在的时间都各不相同, ...

  • 电影《半条棉被》在大坪镇鲁塘村摄制•现场群演之烈日雄风…

    在满心期待精彩大片早点放映的同时,是否在空余时间也想欣赏一下现场排演的场景?好了,请跟随着汝城小镇最新发布的照片,一起来感受电影<半条棉被>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震撼与魅力吧! 风光旖旎的大坪镇 ...

  • 大坪镇五桂水库|湖光山色与人亲

    五桂水库位于大坪镇五桂村,从米筛岭路口进去,沿着江边缓缓流动的溪水,然后往五桂村山后的羊肠小道上去不远,就可以见到它的芳踪. 从五桂水库的正面方向往前望,好似一眼就能望到它的全貌,觉得这水库其实小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