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芳|生成•生活•生动•生长——《法律零距离》序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中学的庞仿英校长嘱我为“仓中梦想课程系列”之《法律零距离》写序,实在是应之心虚、却之不恭,那就借此机会谈谈我对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些想法吧。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才是理想的校本课程?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的角度,我觉得可以从“生成”“生活”“生动”“生长”四个维度,来看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
校本课程的特色在于“校本”,相对于从外面引进的“现成”课程而言,校本课程应该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学校这个“根本”上自主生成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须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相配套。仓前实验中学基于“让梦想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和培养以“讲规则、担责任;强体魄、展活力;博学识、重积淀;勤实践、会思考;有梦想、勇追求”为核心素养的仓中追梦少年的目标,构建了“梦想课程体系”。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规则的遵循,而法律又是人在社会上应遵守的最基本规则。《法律零距离》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让梦想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承载着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以校为本、因校而生,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而言的,但两者并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作为拓展性校本课程,其实是对国家基础课程的拓展和深化。也即所谓的校本课程,除了有学校之“根”外,往往还存在着自己的学科之“根”。《法律零距离》校本课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编者把握了它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从横向看,《法律零距离》做到了与初中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内容上的相互衔接;从纵向看,《法律零距离》很好地体现了法治意识这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培育要求。如果说学校之“根”是校本课程的特色所在,那么学科之“根”则是校本课程的生命所系了。脱离了国家课程的依托,拓展性校本课程无疑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坚持以校为本,抓住学校的“根”;又要坚持学科为本,抓住学科的“根”。成功的校本课程,总是从具体的根上“生成”的。但反过来,学校课程体系必须以各学科课程体系为支撑,而学科课程体系又是由一门一门具体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所构成。因此,各门具体课程、学科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体系三者应该是层层递进而又浑然一体的。
英国的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即教育”,从一定程度看,有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相对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在展现生活主题方面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空间。“让梦想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其前提是要让学生能梦、敢想,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自己的梦想。因此,要把这种办学理念转变为办学实践,需要学校的课程支撑,学校课程要给学生展现一种更为丰富的生活、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以让学生的小目标变得更清晰,让学生的大梦想变得更丰满,引导和激励他们去追逐、去奋斗。
《法律零距离》课程就很好地打通了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微观而言,课程的编排坚持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路,在“法律基础篇”中的每节课,都通过“情境再现”栏目,以漫画、文字等生活化情境作为导入,体现了“从生活中来”;每节课又以“学以致用”栏目作为结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中,体现了“到生活中去”。课程的“学法活动篇”则更是做到了课程和生活的无缝对接。宏观视之,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到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法律零距离》架通了学校教育生活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桥梁。因此,校本课程除了要关注家庭、校园的“小生活”,还要关注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等“大生活”。
校本课程是“生活”的课程,一方面要注重以生活情境充实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体验生活、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世界、思考人生、提升素养、放飞理想的平台。
从一定程度说,校本课程是专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是最适合学生的课程,也是最符合学生需求、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理应是“生动”的课程。这里的生动,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一是呈现方式的生动。怎样把课程内容以最理想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开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法律零距离》中的课程呈现方式,是颇值得一线教师学习的。首先,课程分成“法律基础篇”和“学法活动篇”,是一种非常用心也是非常专业的设计,因为法律知识的运用、规则意识的增强和法治观念的提升,单纯的靠法律基础知识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活动和实践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再就“法律基础篇”看,课程的编写者把每一课的内容都设计成了“情境再现”——“想一想”——“阿勇说法”——“法律链接”——“学以致用”等环节和栏目,不但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是提供了学生活动的机会,使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是实施方式的生动。课程实施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从老师组织教学层面看,可以分为灌输式、讲授式、活动式等;从学生学习层面看,可以分为自主学习式、合作学习式和探究学习式;从具体活动形式看,则更多了,诸如讨论、辩论、探究、调查、表演、展示、竞赛、社会实践等等都是。就《法律零距离》而言,除了在“法律基础篇”中用得比较多的想一想、学以致用栏目外,在“学法活动篇”中还涉及到了创编法制小报、撰写案例体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社会实践、辩论赛等,可谓形式丰富多样。
三是评价方式的生动。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也是课程育人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但事实上也是目前校本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等等。此外,还牵涉到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时机等问题。一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到底生动与否,需要课程的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开动脑筋。当然,从《法律零距离》的课程内容看,其中的辩论赛、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法制小报、案例体会撰写评比等活动,其实本身就已包含了评价。
无论是课程的呈现方式,还是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事实上都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在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善于创新。
有人把教育比作农业,那课程就是“农田”,而学生无疑就是教育农田上茁壮成长的“禾苗”。农田是为禾苗的生长提供养料的;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好的课程自然也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法律零距离》校本课程就是仓中学子茁壮成长的一小块优质农田,为他们明辨是非、增强规则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份,为他们的逐梦之路扫除很多的暗礁和障碍。当然,“生长”的这一层意思,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十分重视的。但是,我这里所指的“生长”,还有另外两层意思:
一层是教师的“生长”。毋庸讳言,校本课程建设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明显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因此遭到不少老师的反对和抵制。但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难道真的只有负担吗?其实,校本课程建设对教师来说,也应该是一块能让其不断得到“生长”的沃土。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是辛苦,经历的是痛苦,甚至是煎熬,但收获的必定是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我想,本课程的主编孙春勇老师应该对此深有体会。只是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心扑在学生上,忘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充电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自我成长过程。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看,也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上,而易忽略校本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学校应努力增强教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获得感,追求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成长、学校特色创建的三赢。这是一所学校可持续、高品质发展的最可靠保证。
另一层是课程本身的“生长”。实事求是地说,一线教师并不是课程专家,也不一定是学科专家,所以其开发的校本课程并不一定会非常成熟,甚至是非常不成熟的,需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及时完善。这就注定了课程建设是一项急不得但也等不得的工作,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校本课程得以慢慢生长。《法律零距离》校本课程从2006 年2月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开始,到2015年6月为适应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而梳理、整合,构建体系,可谓十年磨一剑;再到2018年底成功入选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又是三年多精益求精的打磨。十三年的时间,使一项普通的学校普法工作慢慢地生长成为了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从《法律零距离》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很多课程学习成果,已编入教材,成了课程本身的一部分。这既是学生在课程中成长的轨迹记录,也是课程本身自我生长的实践见证。当然,这更是学校和老师正确的课程观、资源观、评价观在课程实施中的生动体现。
最后说明一下,校本课程是“生成”的课程,是侧重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说的;校本课程是“生活”的课程,是侧重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说的;校本课程是“生动”的课程,是侧重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说的;校本课程是“生长”的课程,是侧重于课程成效的角度来说的。不管怎样,课程的开发、内容、开设、成效等,都应该是课程建设所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