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眩定晕汤加减治疗眩晕症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即头脑混沌,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休息可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则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面色苍白,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目涩,甚至昏倒等症状。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及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多有反复发作史,外感、劳累、情绪激动可诱发。

眩晕症的病机:因风火为患

传统医学对眩晕症的论述很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刘完素的《河间六书》中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又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眩晕当以“治痰为先”;张仲景的《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主张眩晕当以治虚为主。以上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为临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眩晕症的治疗法则:化痰潜阳 益气定眩

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是脑髓空虚、清窍失养,痰火上逆、扰动清窍,与风、火、痰、虚密切相关,涉及肝、脾、肾三脏。以肝阳上亢,气血不足,兼见肾阴亏虚,阳升风动,挟痰湿浊,上扰清窍,而发为眩晕者最为多见。病理性质有实有虚,实证主要责之于肝阳上扰和痰湿瘀浊,蒙蔽清窍;虚证为阴精不足或气血亏耗,不能上荣清窍。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采用“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治疗原则,拟定燥湿化痰、抑肝潜阳、益气定眩的治疗方法,对眩晕发作期有显着疗效。

三眩定晕汤加减组方依据:

汤药组方:白术、半夏、陈皮、天麻、川芎、葛根、赤白芍等十七味。伴见耳塞听力障碍者,加泽泻、橘络以化湿通络;伴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通腑泻热;伴见心烦意乱者,加牡丹皮、炒栀子以清心除烦;伴见失眠者,加酸枣仁、珍珠母、莲子心以清心安神。

方中白术、半夏、陈皮健脾和胃,祛痰燥湿;天麻具有熄风效果治疗眩晕,为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可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可降代血压,降低冠脉血流量;葛根解热生津、透疹升阳,发表解肌,葛根现代药物研究其中的黄酮成份可使冠状血管及脑内的流量增加,对耳鸣、头痛、肢麻等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赤白芍有活血化瘀、柔肝止痛之功效。如此,清窍既不失养,又不被扰,达到控制眩晕的目的。在有效控制各种眩晕症状的同时对于眩晕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则通过补益肝肾,减轻耳鸣;通过健脾利湿祛痰,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