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48丨风引汤

中医书友会

  • 赵以德注解

(三)天道乾健而坤静顺,人道亦应之,气健而血顺也。血气和平,然后脉不缓不急,不迟不数,日行百刻,以周于身,而朝寸口,是以候寸口以求其虚实,迟则知阳气之不能健运;缓则知荣气之应刻不逮;荣气不逮,则亡血,卫气不运,因而中风;经虚邪入,荣卫不布于皮肤,血凝津滞,发为身痒瘾疹。然疹有赤白,赤原血凝,白属津滞,由是言之,身痒瘾疹不独属风也。必津凝血滞而复成之,其津凝与湿同耳。且荣卫不健,与邪混郁于胸中,则害其宗气之布息,故胸满而短气也。

  • 徐忠可注解

(三)此段主一“缓”字,言中风之偏于风者,而有浅深之不同也。谓寸口脉迟挟微寒也,缓本风脉,并迟而见,则为风虚,于是缓在荣,为血不充而亡,缓在卫,为气搏风而不鼓,邪既属风,所以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即《水气篇》曰: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心气不足,即《五脏风寒篇》曰:心伤者,其人劳倦之谓也。入中则胸满而短气,即《胸痹篇》曰: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之谓也。

  • 尤在泾注解

(三)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卷一·平脉法》原文/译文/评析(5)

    [原文]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①,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注释] ①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特 ...

  • 金匮诵读49丨防己地黄汤

    赵以德注解 [防己地黄汤]狂走谵语,有热,脉长者,则阳明:若此无寒热,其脉浮者,非其证也.然脉浮者,血虚从邪并于阳而然也.<内经>曰:邪入于阳则狂.此狂者,谓五脏阴血虚乏,魂魄不清,昏乱而 ...

  • 金匮诵读59丨黄芪桂枝五物汤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其中 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天,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在 ...

  • 金匮诵读95丨厚朴大黄汤、小半夏汤

    (二十六)言支饮则必稍偏矣,然不引痛胁下,亦不言胁支满,而只胸满,是虽偏而不甚偏,故可直驱之,而用小承气,气顺则自下也.论曰:此即小承气,治腹满之痛而闭者,即曰三物汤.盖此重散结气,故以厚朴为主,彼乃 ...

  • 金匮诵读70丨厚朴麻黄汤与泽漆汤

    徐忠可注解 [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则表邪居多,但此非在经之表,乃邪在肺家气分之表也.故于小青龙去桂.芍.草三味,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以辑心火而安胃.总是清客热,驱本寒. [泽漆汤]若咳而 ...

  • 金匮诵读114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中医书友会 尤在泾注解 (十)此二条瘀血之见证.胸满者,血瘀而气为之不利也:唇痿.舌青,血不荣也:口燥欲漱水者,血结则气燥也:无寒热,病不由表也:脉微大来迟,血积经隧,则脉涩不利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 ...

  • 金匮诵读71丨麦门冬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诵读71丨麦门冬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 中医书友会 7月14日 尤在泾注解 [麦门冬汤]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 ...

  • 金匮诵读54丨桂枝芍药知母汤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其中 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在 ...

  • 金匮诵读45丨柴胡桂姜汤

    赵以德 [柴桂姜]是疟也,以寒多言之.若与牡疟相类,以药论之,则非也.牡疟邪客心下,此风寒湿痹于肌表,肌表,行阳以温分肉,痹则阳气不得通于外,遂郁伏于荣血之间,半表半里之分也.阳化气热,血滞成瘀,著于 ...

  • 金匮诵读51丨《千金》三黄汤

    徐忠可注解 此风入荣卫肢节之间,扰乱既久,因而邪袭肾府,手足拘急,阳不运也.百节疼痛,阴不通也.烦热心乱,热收于心也.恶寒,经日不欲饮食,肾家受邪,不能交心关胃也.故以麻黄通阳开痹,而合黄芪以走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