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打坐时,杂念愈除愈不得除,愈止愈不得止,那就你需要读读《止念诀要》!
修道人第一要善,在斩除杂念,再使念念归正念,由正念而止念,由止念而无念,正所谓“一念不生,寂然不动”者是。当入坐时,杂念最难除,万念纷纭,莫可止极。愈除愈不得除,愈止愈不得止,有如抽刀断水更流者是。对此先可用斩截工夫!妄念起于识根,将识根斩截,则自对境无心,或转议成智,则自对境无妄。妄念之生,在于妄尘;欲减妄尘,先净六根。六根清净解脱,则无六尘;六尘即无,则无六识;六识既无,则自真心现前,而妄想杂念,亦自不消而无矣。
其次,可用觉照工夫。古真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念起即照,照之即消。”佛家常谓:“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但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便即可无念也。无念之念,谓之正念;正念现前,识念自然污染不得。”正念唯一,便可念念不生,无念即无生,无念亦无灭;由斯而渐至于止念之境。念止至寂,浑浑沦沦,寂寂惺惺;无人无我,无天无地;自然冲虚云明,寂静如如,而入真无念无息之大定之天,与道合一矣。故清净子诗曰:“妄念难于神既边,神边六贼乱心田,心田既乱身无主,六道输回在眼前。”
修道之人,能至念头不动,或一念不生,便自可一时有一时之福,一日有一日之福,一月有一月之福。此须由炼而渐至,非可一练即几也。理可顿悟,功须渐至!见卵而求时夜,见婴而求勇士,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及其用功之久,自然有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能所而记忘,色空俱泯,无滞无疑,不染不着,而得入大自在天也。六祖云:“惠能无技俩,不断百思想。”
此是六祖境界,非初入道人所可得而言也。故初学道人,总以无念为下手工夫。无念之初,先求简念,简之而至一念,一念专精,再简之便可无念矣!吕祖百句章云:“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故无念实为修道之人门切要功夫。
念头之起,全在一心向外放驰,将放驰之心向内收回放在腔子里,一驰即收,久久纯熟,自可到念闲不起境地。此即古圣所谓“退藏于密”者是!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求入心”三字诀,即为千血脉。心不放,即能存。放则念起,存则念止,看它从何处起,从何处出,从何处止,便得“本心”“真心”之所在。
真心与本心,只是一点灵明,虚静寂照,无声无臭;一有营为,便生念虑;思虑心一起,即失真体。在此处认心,只是心之运用,而非心之真体也。陆约苍有云:“看前一念过去,后一念未来,这过去未来之间,是名无念。欲向此一眼认定,再莫放他,便是真心所在。求即求此,存即存此,养即养此,学问即学问此。”尹真人诗曰:“灵光终夜照河沙,凡圣原来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尘动被云遮。”六根不动,念即不生,六尘亦自灭矣。念起即妄,念止即真。止念旨要,即在求复其念头不起之真体,而得彻见本来面目,以为入圣入道之初功也。
一念起则一害生,故圣人常以无念为宗。圣罔念则狂,狂克念则圣,圣狂之分,祗在一念。仙凡之别亦然。无明即在念起,断无明即止念。止念之下手,即在用克念法。克念法。克念之道,有须从事上克者,有须从,理上克者,有须从心上克者。工夫不同,下手处不同,归处趋则一。惟以从心下手为简耍,克至万念俱无,一念不起,得道矣。洪自识谓:“念头起处,几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业。一
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时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大抵心地清净,则一动即觉,觉即转,转即无矣。其次,在用观心法。观心不动,其念自止。复观一念未起之前,念自不绩。在云:“观心心不有,心无境自空。若从用心止念,则有如火上添油矣!
修道人欲除澄神,首在能不起烦恼心,不起贪求心,不起妄想心。一有妄想心,则凡明知其不可能者。亦无不幻念粉飞。一有念求心,则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无不贪心难断,一有烦恼心,则即处瑶池仙境,玉阴天宫,亦无不基础念凡生。三心斩绝,则自可心地清静,一念不生。设不能一念有生时,亦可以“一念齐心,永不旁务。”进之,委心虚无,不追不随,则自抵于“无念”境界矣!六祖有云:“凡夫即,烦恼即菩提。”凡夫乃真佛种子,烦恼为无上菩提。
超凡以入圣,入而有在佛位,即佛以入凡,佛凡无分,此时大慈大悲无上成就。脱烦恼以证菩提,用烦恼亦可增长菩提。再进一步,菩提而不以菩提自了,再转向烦恼中去,所谓汤中行者是。惟工夫到此境地不易。又张拙见道偈谓:“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与憨山大师所谓:“想与而现,烦恼起而道成。”亦烦恼即菩提之又一注脚也。修道人右由此参!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观”理念,举办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就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实现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召开,通过的《秦岭宣言》提出了致力于营建环境友好型道教宫观的奋斗目标。2007年,第二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举行,提出了7项具体任务,如将宫观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召开,“生态道观”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观道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人群相协调的良性生态圈”。这使营建生态道观的活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六祖又云:“前念迷即凡夫,笔念悟即。”凡夫与,祗在一念迷悟之间;迷即凡夫悟即圣,作圣人亦然。这是何等简易事,一念转回,顿超立就。老子教人以“能婴儿乎”?孟子教以“不失赤子之心”,佛陀教人以“取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都是教你向后退转,向内收敛,不向前奔驰,向外追求;以向前向外即迷。向后向内即司也。以婴儿、赤子与父母未生要来面目,均为无境、无相、无念、无心意识之本身。
故六祖接着又说:“前念着境即凡夫,后念离境即菩提。”这即是说;对境有念即凡夫,对境夫念即菩提。对境生心即凡夫,对境不生心即菩提。着境即离,一离即减;前念即减,从念不生;心境俱泯,内外无分,如如不动,浑然一气,即可入真如境界。吾人须知,境从有上立,道向夫生参!体认老子一个'无'字,则本来无心,何物,保处惹尘埃!”即得衣钵也。
本文作者:萧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