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引导孩子规划时间,靠谱
“时间规划”其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大到什么时候结婚生娃,小到接下来的30min干什么。时间规划能力好的人,更容易收获幸福感和从容感。
然而时间规划是一种能力习得,并不能短期获得。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呢?
果仁妈今天的文,是一位妈妈的经验分享,文中她细致地讲述了自己培养孩子时间规划的过程,并给了很多很实用的建议,希望能让你有所参考。
🕙 🕙 🕙
时间是这个世上最公平的天然资源,但使用方式五花八门,有大师级,也有菜鸟级。
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大师和名人,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既能风生水起驰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又有空闲时间饮酒赋诗,顺便还能习得几门艺术才能。
比如,德国哲学家康德,被世人奉为“行走的时钟”,生活规律而节制。
而如今的孩子,学习和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即使放学,也还有各种兴趣班、线上课.....繁重和密集的任务,太需要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给自己争取撒欢儿、去疯玩儿、去做一切自己感兴趣事儿的时间和机会!
但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时间管理”晦涩难懂,要让他们明白时间规划的意义,需要用实际场景带他们去亲身体会和总结,这个过程非常需要家长有耐心且找对方法。
今天的文章,我就来说说我的亲身经验,希望让你有所参考。
1 学龄前,如何引导时间规划?
先手把手引导,再逐步放手
什么时候开始做时间规划?
一部分孩子天生自带强大的人体生物节律,在固定的时间发出饥饿、困倦的信号,家长可以根据作息规律安排饮食起居即可,这是最初的时间管理。
如果家长能规律安排每日生活,在3岁以前,绝大部分孩子都会遵循基本的生活节律,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用餐就寝,哪怕他们对时间的具体概念尚且模糊。
小朋友上幼儿园以后跟随集体生活,会进一步对时间规划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知道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更对时间有了粗浅的认识,知道几点去上学,几点放学。
很多孩子从这时起,开始上兴趣班,生活安排和活动场景逐渐丰富起来。因此,建议从幼儿园开始对孩子进行时间规划的引导和培养,这也是引入时间规划的最佳时机。
家长制定时间规划,积极引导孩子
跟学龄前的孩子单纯用语言解释“时间规划”收效甚微,我的办法是先让孩子去体会混乱安排的不安感和失控感,再及时引导和帮助她合理规划。
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放学到睡前这段时间,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
如果天气好,会先跟好朋友在户外畅快玩一小时;
回家后,她也有一系列自己的安排,比如做手工、摆弄自己的小玩具、看书、画画,这些都是能让她放松和安静的事。
她也很想跟家里人一起聊天、一起玩桌游。
事情多,时间短,再加上很多时候游荡发呆,经常到点要睡觉了,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没做完,为此难受,每次我都会问她:
“你今天xx事没做完,但是睡觉时间到了,这让很难过对吗?”
“你不喜欢妈妈总催你,让你很着急,对吗?”
”那你想不想每一天自己想做的事都能做到,还能开开心心不被妈妈催促呢?”
当她的答案都是点头时,我觉得是时候开始进行系统教会她时间规划了。时间安排因人而异,每个家庭要根据自己家的日常生活规律为孩子制定合适的日程表,遵循由大到小,逐渐细化的原则。
这是在我女儿4岁半(幼儿园)中班时,我跟她商量着,一起她制定的第一张日程表——
最开始是一张没有具体时间的简单表格。这时候制作表格,是为了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自己的任务项,避免遗漏。没有具体的时间是不想一开始就把目标和要求定得过高。缺乏过渡和引导的制度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对抗。
然后,每周或每半个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日程表,项目逐渐增多,对行动的自主性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这个阶段需要的材料有:日程表、奖励贴纸、timer、随时观察的细心和史无前例的耐心、耐心、耐心。
家长制定日程表并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准备能引起她兴趣的奖励贴纸,做一件事贴一个贴纸,让孩子充分体会任务被清零的愉悦感。你也可以提供任何你能想到的奖励方式。
提前跟孩子一起规划每天的日程,并逐步教会和提醒他随时查看日程,不识字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动手画,用自制图标代替文字。
每一项日程的时间,也可以跟孩子提前商量好。具体进行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计时。建议刚开始对日程结束的时间不做严苛要求,同时每一项日程直接最好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给孩子放空的机会。
把握原则的同时,机动灵活
预想并明确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并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孩子适应和过渡的空间。
比如,我的首要原则是先完成既定的任务,不要再次出现因为想要做的事没有做而崩溃大哭的情况。只要想做的事都能如期完成,那么我能接受孩子在最初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醒,对于自己喜欢的要多做一会,对于自己不喜欢会拖沓,甚至要求减量。
不要跟孩子较劲,始终明确你自己的原则。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允许孩子出差错。制定时间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养成时间管理习惯,不是为了给全家人添堵,给亲子关系设置障碍。家长要接受偶尔的变化,允许事情有变动。
提供帮助,但不主动代劳
如果孩子遇到难以进行下去的难题,家长及时提供帮忙,不要让他在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卡壳太久。
解决完问题,就撤出孩子的活动范围,不要主动提醒具体事宜,更不要时时在他身边陪伴。这是一种代劳和无意义的陪伴,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家长必须和他一起完成任务的假象,并养成一学习就要家长陪的不良习惯。
及时调整规划,逐步提高要求
如果孩子对简单的时间规划安排已经能较好执行,那么接下来可以逐步、多维度地提升对孩子的要求,从而为上小学的长期时间规划,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比如:
增加项目;
提升时间要求;
在任务完成前杜绝闲逛、发呆等浪费时间的行为;
从被动提醒完成到自主、自觉完成的转变;
.....
每天的任务定点定量,感兴趣可以多做,不感兴趣也要保质保量完成,不接受讨价还价的情况出现;自觉主动按计划完成;如果有问题,或需要家长协助,在统一的时间一起解决。
可能遇到的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时间规划这样的硬性要求,家长要做好长时间作战的准备,并尽量做到:多鼓励,多支持,少指责,少给选择权 。
刚开始执行时,孩子有情绪很正常,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孩子做到的事及时积极肯定,对于无法做到的也不要急于苛责,而是及时降低难度或者标准,先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家长的正面反馈有助于孩子把时间规划和有意义划等号,否则一规划时间换来的就是家长的指责和暴跳如雷,原本好事一桩却在孩子心里烙下了不悦的印记。
还有一个小tips:减少学龄前的孩子选择范围。家长定好大框架,孩子来补充细节。
比如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重要的事由家长决定,但是先读绘本还是先上课,奖励贴纸选哪种,诸如此类的小选择可以放手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些许掌控感,与此同时也能降低来自家长的受控感和压迫感。
2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逐步放手!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家长在学龄前,如果已经较好地引导孩子进行时间管理,那么孩子会很好地适应,同时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跟孩子确立时间管理的基本要求很重要——列出各个事项的优先级,抓大原则放小事情。比如我的基本要求是先学习再玩,这是硬性条件,不容更改。至于休息时间长短,想做什么,我都不干涉。
如何逐步放手孩子的时间管理呢?
1. 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时间表
学校布置的作业尽可能在校或托班完成,回家以后的任务由家长以周为单位列出总量,例如本周有钢琴6小时,运动10小时,网课4节,具体每一天怎么分,由孩子自行掌握。
2. 鼓励孩子根据实操情况及时调整时间表
自己设定的时间计划要孩子自己尽力完成。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调整。
比如,周一有课外班,孩子又给安排了练琴和阅读,这三项都比较费时间,很可能无法完成。家长不要嫌麻烦更不要越俎代庖。制定计划、执行计划、不断碰壁、不断改进,这个过程正是自我管理时间的精髓。
3. 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
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可以提升效率;利用得不好,焦虑感和空心感十足。以下是我和孩子在生活中总结出来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利用办法,欢迎大家补充:
早上出门等电梯的时间简单跟孩子聊一下全天的规划和安排;
上下学的路上听中文诗词或者英文音频;
到家先收拾书包,把需要的材料一次性摆放好;
不同任务项之间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练习学校的体测项目,休息大脑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
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学习,才能获得更多自主支配时间和玩耍的机会。
3 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1. 拖沓
原因 :目标高,要求严,家长追求完美
应对方法 :
及时调整任务难度和时间长度;
给予孩子理解和包容,多看到孩子的努力。
拖延的本质可能是畏难,孩子对家长的高要求心怀恐惧,总是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产生挫败感,与其做多错多挨骂多,不如不做不说拖着它。
时间管理的核心其实是自律和自我管理,这本身就和孩子的天性(人类的天性)相违背,并不是一件易事。咱们还是多理解和宽容孩子的错误和失误,多看到孩子努力付出的时刻。
2.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原因 :家长没有坚持或被孩子的哭闹支配而放弃。
应对方法 :温柔而坚定地坚持。
孩子的早期习惯养成靠的就是父母言传身教和坚持要求。养成习惯一时难,不养习惯一世难,良好习惯都需要打磨和培养。
在没看到成效之前,坚持陪着孩子一起完成、一起克服困难。你能坚持,你的孩子也能坚持。
3. 消极抵抗或缺乏执行力
原因 :缺乏正向反馈,没有切身体会到时间管理带来的好处。
应对方法 :
奖惩并举。如果高效完成,可以多给孩子留白时间,完全交给孩子自由支配,不再做强制要求和安排。千万不要看见孩子有点空闲时间就心慌焦虑,从而不断加码。
如果孩子消极抵抗,拒绝执行,可以先把孩子喜欢的项目放在最后,拖沓磨蹭导致自己喜欢的任务项没时间进行,多试几次当孩子发现早做早解脱这个套路,多半就会积极起来。
或彻底放手让孩子随心所欲几次,让他彻底接受缺乏时间管理所带来的混乱结果,再帮助他合理安排时间。
4 家长积极引导、降低预期
摆正心态,拉长战线
时间规划是一种能力习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和掌握的技能。切忌操之过急又高标准,要充分给予孩子试错和纠错的机会。
耐得住哭闹和反抗,也要接受孩子是凡人,有状态高低和情绪起伏,正常的进步过程是螺旋式的,不可能一路高歌猛进。
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我们给孩子制定这样或者那样的计划,初衷都是帮助孩子,所以不要让好事成为捆绑自己和孩子的枷锁,成为亲子关系的杀手。
精心引导和浇灌,耐心等待花开。
▼
每日话题
关于孩子的时间管理,
你还有什么妙招分享吗?
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作者| 苏西米,6岁米妞的妈妈。虎妈+猫妈结合体,北外英语/德语语言学毕业 。译者、育儿专栏撰稿人,坚持科学育儿观,乐于分享一切教育心得和育儿经验,个人公众号:苏西米。
编辑| 章鱼妈,一个两岁半儿子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经营「躲起来发呆」公众号。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