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元剑经》浑元小解

夫浑者含也,元者玄也。其中有法含式、式含招、招含力、力含身、身含步、步含地、手含剑、剑含胁、肋含肩、肩含肘、肘含腕、腕含手之妙,非浑而何?身、手、法、眼、步、式、招、足、胫、膝、胯、肋、肩、胸、背、掌、指,皆各有其玄,玄玄相应,生之无穷,非元而何?约之浑元之说,乃有不期而至之神机、不虑而得之法式、不思而至之妙招、不演而当之法力。手手虚实相兼,步步奇偶相济;高低、前后、左右、上下,随心而往,有非人力所能致者也。

【题名解】

先有“浑者,三而合一得体,一而三之元玄之用”的体、用论。此又言“浑元小解”。大者言乾、言内气。小者言坤、言外形。此乃天大地小之论。然而,传统手战之道能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则大小皆明,是为真明。老子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可知:明白“浑元小解”之精髓,便可明传统手战之道的练、用之精义,故尔必精此小解,方是求真知之途径。此乃以“浑元小解”立题名之真义。前贤从大小立论,详谈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之全部内容,可谓详且尽矣!立志之苦衷,可谓尽心尽力矣!

【禅 释】

浑者,浑然一体之谓也,此乃言其大。然在浑然一体之中,又有含之细化之细节,此乃含之妙也。元者用也,用乃有无相生,相互为用,此乃玄之巧也。玄之大用:听探、动静、顺化三之元玄归一。元玄之小用,各部位皆各有其玄,故玄玄相应,生之无穷,元之巧也。

先看浑之体的含。法含式,顺从以为进退,逆力以为揭献,乃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之两种方法。而在使用此两种方法中却包含着各种攻防姿势的招式。换言之:各种攻防招法姿势的至用,不出“四两拨千斤”和“借力打人”的两法,此乃法含式之精义。

式含招:式者,各种攻防招法的姿势。招者,各种攻防姿势的计策、手段。可见式比招大。故式含招,因一式可有多招之用。

招含力:力者,劲势也,招乃策略胜敌之手段,必然落实在劲力作用的效果上。换句话说,劲力作用效果好,才见招的运用之巧。故知,招大劲小的招与劲力的关系。

力含身:此条说明力者,内劲也。力含身乃“意气君来骨肉臣”的精义。

身含步:步乃载身之舟车,一身之根基。但不必从身之安危而动静变化。故曰“身含步”。此乃身与步的主从定矣!

步含地:足之落地,敷地而能行,乃利用足之与大地的反作用力。步之所以能变化,能行使步之功能。步乃人之主动,地乃客观条件,步之运用在人,而地对谁都一样,故在人与地的步之作用关系中,人为主,故曰步含地。表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的思想。一般地讲,步法的质量好与坏是在人为,这是步含地的精义。

手含剑:剑者器也、物也。剑之所用,小处见于手中拇指与四指的变化,故曰手含剑。剑法好坏,小处在手内之变化,是手含剑之精义。

剑含胁:剑虽为器物,既然握在手中,就与自身一体,而剑法所体现的是内气腾挪的好坏。而内气的腾挪关键在于胁部,胁乃内气腾挪的枢纽部位。故此曰剑含胁。反映出外界之因在内。

胁含肩;内气腾挪于胁,然发于背过肩。此乃传递关系的一气贯串之理法,故曰胁含肩。

肩含肘: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故曰肩含肘。下面肘含腕、腕含手,皆如是理法。

从十二含中,可以约简地看到:(剑法)手法、身法、步法,三法合一至用的节节一气贯串的内容。此即“内气、外形,虚实相需,内外一而贯之”之理法,用“含”字解明外形“浑然一体”之妙处。明此,乃得“入妙”之体用矣!言则分十二含,练可分节而习之。用则一时俱到俱是,方见其妙。

再看元之用的玄之义:元者,三才总会之地,三才者“神、气、形”。玄者,有化无、无生有,有无同出谓之玄。然在自身中的“身、手、法、眼、步、式、招、足、胫、膝、胯、胁、肩、胸、背、掌、指”皆各有其玄。即皆存在有化无、无生有的有无同出变化之现象。这样,攻防招法变化之用,皆自身各部位有无相生、玄玄相应,递进生化而成。故能生生不已,变化无穷。非元之用而何能如此。

综合观看浑者之含,元者之玄。乃“万化生乎身”之精义也。此又是浑元小解之精义。

下面又对“浑元”之体、用,进行了全面总结、概括的认知。共四点:不期而至之神机、不虑而得之法式、不思而至之妙招、不演而当之法力。释之如下:

不期而至之神机:乃言浑化归一之体,具有虚实相需,内外一贯,玄玄相应,生生不已,变化无穷的自动化之攻防机制。即以听探用顺化的最佳之良知、良能。便是不期而至的神明机制。

不虑而得之法式:顺随为法,依势而行,以柔用刚,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有感遂通应变无差,此乃不用思虑,而以自然之神为体用的法式。

不思而至之妙招:有形若流水,无形如大气,曲化直发、虚实分明、随屈就伸、不自妄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无过不及。故应机见隙而用,不犯思误,至妙之招法天成。便是“不思而至之妙招”,用之无不见奇效。

不演而当之法力:身具神明机制,以自然之神为体、用的法式,以柔用刚,曲化直发、虚实分明之妙招巧用,直自然先天之力,在神为非人力,敌未动、我先知,一目了然,便可应变通权,或从之以为进退可四两拨千斤;或逆力以为揭献能借力打人。此乃“不演而当之法力”的精义。于此可知:非格外用后天之力者所能为之了。

所谓“法力无边”,乃应在“法含式”的过程中,验在“玄玄相生、生化无穷”的变化中。由此知道: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毫无神秘可言,玄奥不可解之之义。皆在后天的“有关学力”之中尔。遵道而行,终必有成。历代大家论之,无不如此。不得其门,不入其行,学艺之理,不外此也。拜名师,乃学艺第一之举动也。勤修苦练,慎终如始,终必有成,事之自然。

于“浑元小解”条目中,岂可忽视哉!

手手虚实相兼,施招用手,有虚惊、有实取。虚惊时对手不防便为实取用之;实取时对手预备严密而应接之化为虚惊而走化之,虚能实、实能虚,虚虚实实生化自如,是为虚实相兼备用清明,乃自身内气、外形虚实相济功夫所成之。

步步奇偶相济:上有手法攻防之用,中有身法变化之功,下有步法轻沉单双奇偶变化之巧。下有双足,谓之偶,然而落步成招;八卦全凭步来转,站住便是落地花;将体位静势变为动势能。必然是瞬间单足承重之状态。此状态名“奇”。双足劲势之左右腾挪的足之虚实是为“偶”。无偶之腾挪的左右足虚实之变化,不能出“奇”之单足落地开花击人之势,明此则知“步步奇偶相济”之妙,实言内劲左右足之腾挪的巧用尔。

然手法、身法、步法的势之高低、前进后退、左右腾挪,上下相随诸法之用,皆随心而往所成之。其巧妙至用,有非人力所能致者也。即在神明而为之,非力之所能行也。此论正应“心之所在力随往,上下一线是金梭”这句拳诀了,即在乎用法之准确、非在力量之大小。按本经文所解,乃在于“十二含”的浑之体,元玄之“玄玄相应,生之无穷之用”中矣!

(0)

相关推荐

  • 武式太极拳为什么把身法放在首位?

    武式太极拳对于身法尤其注重,对身法有明确定义.武禹襄提出身法八项要求:1.涵胸 2.拔背 3.裹裆 4护肫 5.提顶 6.吊裆7.腾挪8.闪战,后期的武式太极拳要领变为十三项:1.涵胸 2.拔背 3. ...

  • 《浑元剑经》炼步

    进中步眼:丁字步,飞步,前后剪步,左右钮步,斜飞步. 退中步眼:倒步,侧步,拉步,转步,连环步. 救急步眼:颠换步,行步,腾步,耸步. 退中进步眼:倒拉步,连环步,倒踗随步. 进中含退步眼:斜圈步,斜 ...

  • 《浑元剑经》是无价之宝的价值

    对于一部传统手战之道的经典著作的评价,就其价值的鉴定,至少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其问世的历史时期,即指著作完成的历史时期.此乃标志着传统手战之道发展的历史实物证明的准确时间,属于历史文物的价值.就这本 ...

  • 《浑元剑经》剑要窍精言

    剑有十三随,其端可历举.腰随背,背随项,项随首:首随肩,肩随肘,肘随腕:两腕随两掌,两掌随十指尖,指尖随十指足尖:足随胫,胫随两膝,膝随股,股随臀.如此相随,乃为身随,一唱百和,非二力所能致,气贯周身 ...

  • 浑元剑经(明 毕坤)

    <浑元剑经·剑髓千言> 剑髓千言 夫剑乃儒雅中之利器,有正直之风,和缓中锐锋,具温柔之气,灵则通神,玄能入妙.飞来飞去,无影无踪.作云作雨,如虎如龙.变化莫测,转展无穷.诛人间之恶党,斩地 ...

  • 《浑元剑经》要诀

    艺高不宜胆大,吐语岂可凌人?即能强伊百倍,再求入妙入神.神足胆欲大,心平气欲和. 紧中急,急中猝:勿迟延,勿少燥:来无影,去无踪,一团清风倏忽.舒以长其筋,缓以蓄其力,迟以运其神,含以招其妙,活以猝其 ...

  • 《浑元剑经》秘钥

    一志凝精眼未呆,横斜进退认从来. 辩清虚实心能定,识透弯环路不乖. 缓急自然难上当,屈伸灵稳莫疑猜. 随机应变熟而已.神化无方妙矣哉! 二 先将要诀记分明,手眼身形式在清. 大小枢机随运用,高低正覆有 ...

  • 《浑元剑经》七十二手使破

    青龙戏水:破斜披棒,上中下三实. 燕子穿林:破虚浮枪,即搂棒. 长蛇摆尾:破双剑.双拐.穿腮枪. 猛虎扑食:破里门边枪.外门绷枪. 仙人指路:破中平虚实枪. 鲤鱼跃浪:破花枪. 凤凰点头:破虎口.穿腮 ...

  • 《浑元剑经》气贯周身法

    夫气起于丹田,升于泥丸,降于背,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气生丹田,入于两肾间,降于涌泉,此气之下贯也.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式如行云流水,无停无 ...

  • 《浑元剑经》精解

    原题:<浑元剑经>精解-张方 词频:长白山,修炼,功夫,原文,泥丸,涌泉,丹田,南宫,精气神,虚空,剑客,玉液,周身,隐居,绵软,内丹 编者:"剑仙"是个神秘而歧见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