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百年愿景,一所民办学校的生长力
嘉祥创始人向克坚始终坚持办“百年名校”的愿景。嘉祥教育开创于2000年,几乎和中国教育产业化同时开始。嘉祥的二十年,不仅代表着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二十年,其不断地创新和裂变,更是中国教育改革二十年的缩影。
在这里,我们很难详尽地描绘一部嘉祥创业史。但,我们可以去尝试发现一些未来教育的生长基因。正是这些基因,让嘉祥教育走向一百年,甚至,远不止一百年。
●举大义之旗,聚天府英才●
很多民办学校为了赚钱而生,但嘉祥教育董事长向克坚的第一个理念就让首任校长郭燮南惊讶:“实业振兴我国家,教育复兴我民族”,投资教育是滋养社会。
郭燮南还记得向克坚那句斩钉截铁的话:观念要新,起点要高,路子要正。要达到这点,就要高投入、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
嘉祥集团将近十年经营房地产积累下来的2亿多资金,全部投入办学,这是前所未见的大手笔。
时间拉回到2000年,时任省重点中学简阳中学校长的郭燮南将正式退休。就在这时,一群嘉祥人拜访了他。
那时,公办学校校长退休后接任民办学校,已是惯例。就在1999年夏天,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并在“十五”计划期间,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但对教育产业化,郭燮南却始终抱怀疑态度。
尽管如此,嘉祥人的热情还是给郭燮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拜访后,向克坚董事长又带着整个集团领导层,邀请他的家人、简阳中学领导层、教职工代表、往届优秀学生代表在成都一起讨论未来教育变革。
郭燮南很明白,那时要想认真做民办教育,是很难盈利的。就在他退休那段时间,中国已有99所民办学校倒闭,“谁也不想成为第100所”。
但与嘉祥深入接触几次后,最终他留了下来。
九十年代,因为前期经济滞胀和后期金融危机夹击,整个社会几乎充斥着一种商业热潮和失落主义。在很多学校,老师“下海”、校外补课已成流行趋势。领导在台上讲话,下面开小会,甚至打麻将的情况都存在。但每次在嘉祥开会,则是“清风雅静”。参会人员几乎有问必提,有话必说。“每个人都有着极强的荣誉感,就像一个大家庭。”郭燮南回忆道。
嘉祥十周年校庆时,郭燮南被表彰为“感动嘉祥”首任校长
要接下这个“大手笔”,却非易事。
2000年刚创校时,堪称“全面困难”。对于有着13年校长经验的郭燮南来说,基建和制度建设倒在其次,最难的还是师资和招生。
当时,“普九”计划尚未完成,大学刚扩招,“包分配”“铁饭碗”还是社会通行观念。一个重庆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多次沟通,签了合约,最后还是去了公办校;另外一位大学生,嘉祥拟招聘为计算机老师,结果爽约……这样的突发情况不在少数。
在当时,选择私立学校,教师需要巨大的勇气,不仅不是铁饭碗,养老金相对低得多,评优评先占劣势,而且竞争大、工作负担更重,户口及家属安置更是大难题……
最终,嘉祥提出了一个延续至今的策略——“优厚的待遇留人,真挚的情感留人,崇高的事业留人”。
待遇优厚到什么程度呢?郭燮南退休前是正处级待遇,月薪一千出头,而嘉祥刚入职的教师即月薪1200,教师总体年薪2—5万(不含奖金)。甚至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董事长带领集团管理层降薪,也绝不拖欠老师分毫。而在管理机制上,嘉祥集团的“家文化”也逐渐延伸。周末集团有舞会,假期组织旅游,过生日送蛋糕,逢年过节慰问家属。郭燮南很自豪,他说已经记不清当时给多少年轻教师当过主婚人、证婚人。
2017年11月,向克坚为吴丽校长颁发了“终身成就奖”奖杯,并以吴丽的名字命名了嘉祥锦江校区的一栋教学楼
不论是招生,还是教师,嘉祥都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当时的民办学校,招生规模大都在千人以上,才能维持运转。本来,嘉祥如果降低标准,即可扩大招生,但是,嘉祥首届仍然只招了389人。
面对素质教育改革,嘉祥人还有着更长远的计划:用心做“小班”,不唯升学率。“我们的学生起点低、行为规范不好,老师多年轻、经验不足,那就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老师要爱教、会教、善教,都围绕教。学生也围绕学,好学、勤学、活学、博学,都围绕学。”郭燮南说道。
这就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三会”——普通话、计算机、外语,“三有”——教有所能、有特色、有成果,“六能”——当班主任、上选修课、转化后进生、辅导学生、教研、现代化技术;再比如干部“竞争上岗”制……学校对教师校外补课也严格限制。对于乱收费的现象,一律从严处理,从老师、班主任到校长全部处罚。规则一旦制定,董事会就放权校长,完全自主。
制度约束和董事长放权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样的机制下,嘉祥成长出一大批能顶天的人才。
“建校初来的那批年轻人,敢于吃螃蟹,像滚雪球一样壮大了嘉祥。后来不少都成长为分校领导,余军在成华校区,张峰在彭州校区,周柏蔚在达州校区,何刚在乐山校区……”郭燮南细数道。
更重要的,嘉祥形成了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好几位老师起初任生活老师,因勤奋好学,考核合格后,转为学科老师,渐渐成为核心骨干。
向克坚给嘉祥第三任校长雷解民颁发荣誉证书
●一个核心基因:家文化●
二十年追忆往事,老校长吴丽还时常回忆起建校不久的那个艰难时刻。
2003年春,非典肆虐。五一长假取消,随后,各地寄宿制学校开始“封校”。没想到的是,一封就是一个多月。
那时,嘉祥的第一所学校,即现锦江校区,才刚刚度过三年初创期。第二任校长吴丽接棒不久,第一任校长郭燮南则退居二线担任党委书记。
郭吴二人心里都明白,比起初创期诸般困难,疫情可能还更严重,考验的是人心。
那时,在嘉祥之前创办的几所知名民办学校,其中三所已经破产或转让。而更多的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办,从1998年底的9所,猛增至2003年的38所,竞争激烈。
一个多月不能回家,有部分老师在开会时闹情绪,这让履新不久的吴丽略显尴尬。但很快,这次风波就被集团雷厉风行的防控工作冰释了。
向克坚董事长一句话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决不让一个嘉祥人倒下!”
集团统一给员工配备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承诺不裁员、不降薪……“3000多名师生的背后是3000个家庭的幸福。”在最困难时,公司副董事长向克玉亲自率领“竹岛小分队”进驻学校,第一句话是:“老师们需要安心教学,孩子们需要专心学习,后勤保障和学校安全就交给我们吧!”
于是,食堂、操场、楼道,随处可见戴着红袖套的小分队成员们的忙碌身影。适逢招生季,他们又从老师们肩上接过招生咨询的重担,还在校门外设点接待家长。
这就是嘉祥人引以为豪的“家文化”。
最令吴丽欣慰的,在家文化影响下,这种大爱还潜移默化传递给了学生:校学生会主动发起了对疫情严重地区孩子的募捐活动。与此同时,嘉祥还创办了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学生志愿者协会,并持续发展至今。
同样影响巨大的,还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时,为了探索课程改革,吴丽正带着11名师生在英国短期游学,体验选课走班的教学方式时,成都传来了噩耗。
汶川大地震时,嘉祥幼儿园的孩子们
吴丽马上用手机和学校联系,没有回音,与家人联系,也没有回音,学生们纷纷与家长联系,仍然没有回音。整个下午,一行人呆在阅览室里,不停刷着网页,焦急地等待回复。
终于,临近傍晚时,时任教育处主任张峰的第一条信息传来:吴校,请放心,都安全,很有序,现在过半学生已离校。今晚我通宵值班,没事的。
吴丽说,这每个字变得像金子一般宝贵。接着,学生们的信息也纷纷传来……此后,老师和孩子们每天早上见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享这些短信。此时,“家”的分量从未如此之重。
吴丽知道,在这个“家”的背后,是嘉祥的管理机制、教师发展、课堂课程改革、学校文化,从无到有,正一步步走向自主和完善。
而有趣的是,嘉祥从创校到第三任校长雷解民,前两任校长郭燮南和吴丽都没有离开嘉祥,而是精诚合作,各尽其责,一起为嘉祥第一个十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雷解民更是将这种“家”文化的内涵延伸到了整个嘉祥教育理念的变革中:以生为本、以师为根,并落实到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探索导师制和精英培养计划。
在雷校长任上,嘉祥不断崛起:培养出了全省高考状元,4人进入全省文科前100名,5人进入全省理科前100名,中考更是连续多年第一。各类学科、艺体、科技竞赛活动更是喜报不断,累计有数千人次获得了省级、国家级奖项。
但比起这些耀眼的成绩,他更感激老师和孩子们。“师生乃缘,以心结缘。”
许多年后,孩子们还会记得,这位校长就像朋友一样,一起在运动场、校园里和他们散步聊天,共同分享酸甜苦辣。
●一群“闯将”:裂变●
●一个战略转型:“内生治理”的良性循环●
2011年初,沈翼回成都休假,他是IBM战略咨询顾问,顺道和老友向克坚吃饭。没想到这一聊,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嘉祥集团副总经理沈翼
沈翼早年留学美国,此前又曾为学而思等机构做过战略咨询,自忖还是了解教育的。但听着向克坚对教育变革的热情,对民办教育公益化的理想,还是吃了一惊。他决定转行试试,开始为嘉祥做战略转型规划。
建校十一年,嘉祥早已度过困难期,坐稳了成都市中考头把交椅的位置,并逐渐朝着“大教育”转型。
2007年,嘉祥扩展学历教育,开始涉足幼儿园。2009年,第一所分校嘉祥成华校区建立,接着是郫都分校。2010年,嘉祥九思培训学校成立。2012年,继续投资国际高中。至此,嘉祥不仅实现了K12完整学历教育,同时,还不断增加各地的分校,扩大培训市场。可谓三线并行发展。
这样一来,如何避免产业扩大过程中的“尾大不掉”导致结构失衡,正是沈翼要做的集团化发展战略规划。
多年来,关于嘉祥一直有个非常流行的传闻,那就是股改、上市。股改确实改了,2015年,嘉祥教育启动股权改革,推行“合伙人”制,让老师们“真正成为嘉祥教育的主人。”
但观望的人没有等来嘉祥上市,向克坚董事长坚定认为,嘉祥教育核心资产永不上市,好的教育不能被资本绑架。这不仅是向克坚本人对教育回报社会的初心的坚守,也是嘉祥集团整个发展战略的规划使然。
“在最开始做规划时,我们就达成一个共识:教育本身是公益事业,是不能赚钱的。但是,要真正达成优质教育,又必须高投入。这就形成了矛盾。那么,关键就是,如何让嘉祥品牌的无形价值转化为培训等部分的有形资产,并进而反哺教育公益化,实现良性互动。”沈翼说。
沈翼踌躇满志,但要真正实现战略资源整合,并不容易。他曾跟向克坚承诺,只要三年。向克坚笑笑说,十年吧。
没想到真做了十年。教育是个慢过程,在沈翼看来,虽然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是,一个即使在几十万人的企业运行良好的机制,拿到几千人的学校,也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和落地过程。
沈翼还记得,在一次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大家就“学生学科之外的多元发展问题”争论不下。一是家长依然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绩论”观念,二是教师非常担心各类课程和活动影响学习,三是班主任对学生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平衡这些争议?沈翼便引入了一个管理学理念:“评价什么,得到什么。”一时让很多老师瞠目结舌,进而赞许。
事后沈翼才意识到,这个理念其实直达教育的核心: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各层面的分歧,才会最终在绩效评价和管理上达成一致。
做大还是做好,这是个问题。对这一战略转型,现任轮值委员会主席、集团副总经理蒋涛感触尤深。这位之前主要负责嘉祥房地产发展和各校区建设的“后勤大总管”,直到2016年才正式接管教育板块,并进行了职能部门改革。
嘉祥集团副总经理、嘉祥集团首届轮值委员会主席蒋涛
“之前我们一直是做大的思维,希望打通产业链,但做到一定程度,优势和短板开始相互掣肘。因此我们更进一步提出‘内生治理,优质发展’的整合思路,打造嘉祥好教育。”蒋涛说。
以在线教育为例。嘉祥也曾对此充满热情,曾一度收购了石室在线,成立“嘉祥云”,并承袭了石室中学原来在全省的云培训,希望利用品牌效应向市场推广嘉祥课堂。但是,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受到了重创。嘉祥课堂有非常强的特殊性,整个团队也只具备录入输出的基本能力。而且做网课,不仅在硬件上需要大量投入,还需要配套课程变革,成本巨大。
这一项目虽然很快被砍掉了,但是,嘉祥也没有放弃在线教育。最终,这一项目被拆解为两个项目:一是嘉祥教育基金会,最终通过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式开始了小金项目;其次,则形成了嘉祥内部的“双师课堂”及联合教研改革。
事后总结,蒋涛觉得,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仍然是嘉祥的慢教育基因。教育是一个慢过程,产业整合同样是慢过程。唯有慢,才能健康,才能真正持续百年。
●一场未来教育革命:提灯人●
2019年11月,一场“中美大学—中学教育圆桌论坛”在美国西雅图全球创新学院举行。受邀参加的,有15所中国中学,12所美国高中,以及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等8所中美高校。
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分论坛上,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校长张文川作为两位中国代表之一发言。他介绍的“嘉祥五力英才模型”和“二四分段六年一贯”的课程改革、探索“立体衔接”的育人模式,在会上引起热议。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现任校长张文川 图_汤成米
近二十年来,课程改革一直是中国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从借鉴国际流行的IB课程、STEAM课程,到重建传统人文课程,五花八门。那么,嘉祥课程改革的独到之处又是什么?
张文川最想说的还是人。“我们一直说全人教育,人,不仅是一个面,更是一个过程。”
就在今年1月,跟四位绵阳实验中学1996级的学生聚会,张文川还感触颇深。这些学生中,一个在金融公司做CEO,一个是银行行长,一个是省级电视台金牌主持,可谓个个精英。但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另一个学生。
在当年应试大背景下,这是个有名的“学困生”。但张文川发现他有一个优点:能静。因为能静,爱画画、雕刻,动手能力强。张文川索性就降低了学业要求,鼓励他发展爱好。毕业后,这个学生没读大学,去广州学理发,后来成为成都知名的美发师,如今已是十几家连锁理发店的大股东。这是他至今还引以为傲的事。
“我是干了教育之后才有情怀的。”张文川经常对老师们开玩笑。
小时候,张文川最讨厌当老师。他的理想,是当工程师。觉得一定要像爱迪生,才是最牛的。大学没念上心爱的化学系,“下棋、打牌、喝酒、乱读书,混过去了”……直到当老师,他才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
他还记得在绵阳实验中学,有次教一个班,教了一年,倒数第一。这事对他打击很大,班主任灰头土脸,有的科目老师把学生骂得头也不敢抬。他不服气,专门研究怎么帮扶学困生找到闪光点、激发自尊心、培养自信心,然后再加强课业辅导。结果第二年,年级第一。第三年,全市第一。
“什么是好教育?不是考分高就是好教育,不是某方面人才出得多就是好教育。我的理解是,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做擅长的事,找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这样的教育对社会才有意义。”
这个过程,给了张文川十足的自信,如今在嘉祥大力推动潜能生培养计划。
“我们真正要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底气就在于,不但能教出优生,学困生来了,我们同样能教得好。”张文川说。
向克坚曾经说,真正的教育公平是“有教无类,同时还要因材施教”。
对于优生,嘉祥在国家基础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之外,搭建了更多平台。从最初的导师制、“精英计划”,到创新学部、五力英才培养计划,专门为这类学生创设个性化发展平台。
“课程改革,更准确地说,就是如何为学生搭建适合他自身的平台。做课程其实是做平台。”比如探索高中大学衔接,和清华北大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清华大学推出强基计划,五个数学基地校,嘉祥位列其一;与上海交通大学缔结了创新人才贯通式一体化培养伙伴关系,在电子科技大学开办了人工智能工作室……
对于其他方面的特长生,嘉祥也尽量搭建平台。比如爱好篮球,可以去休斯顿体验火箭队的日常训练。爱好科创,可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室,进行半个月项目式学习……
近年来,嘉祥开始探索“立体衔接”的育人模式。所谓立体衔接,“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个怎么看待人的问题。人是完整的、全面的,他有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而现在,由于学段划分,打破了这种完整性。”张文川说道。
嘉祥的愿景是办“百年名校”,图为嘉祥学子赴美进行国际交流
从2010年开始,嘉祥就开始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几年后发现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时间成本。“其实高中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已成型。即使可以做一些综合素质实践活动,效果也不明显。”
这促使嘉祥开始探索“二四分段、六年一贯”的课程改革。简单讲,就是把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学段综合起来。中学六年整体规划,减少初三和高三段重复性学习,把剩下的时间,更多用于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
但对嘉祥而言,这个课程的规划还远不止于此,最终是要设计一个从学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课程体系。比如五力模型中的思维力,尤其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近两年,已开始尝试向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延伸。
2007年,嘉祥开始涉足学前教育
“人的思维很复杂,但它的起始却很简单,是渐进的过程。”比如第一步,分清事实和观点,这是小学阶段的批判思维小课堂。在嘉祥英卓幼儿园,思辨思维的培养也被纳入实践计划。中大班的孩子还可接触编程教育,2019年年底,嘉祥各分园联合举办了幼儿编程大赛。
“学制打通后,嘉祥还可对孩子进行长期追踪,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形成连贯的学段衔接课程。在嘉祥,大班孩子就可去小学参观,熟悉小学。因此,小学第一天开学,极少见到嘉祥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在校门口哭闹。”嘉祥英卓恩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钟益告诉记者。
在学校之外,嘉祥还投入重金,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院,由原嘉祥锦江中学校长张军领衔学术委员会,积极推动嘉祥集团整体的教育变革和课程研究。2020年,民办教育又开启大变革。对于未来挑战,张军依然充满信心。“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条件让大家把能量释放出来。”
向克坚曾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张军还记忆犹新:我们老师无非是提灯人,照亮你们的未来前程,期待未来你们能接过我们手中的灯,照亮世界……
排 | 阎家珲
审 | 杨 军
图 | 嘉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