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古】石吼宋桥 千古之谜
作者:古道
摄影:清涟
西岙,位于东南滨海平原之中,即长街镇东北6.5公里王家岭西面山岙间,古称西洲。
宋代惠德桥为南宋单孔石拱桥,坐落在西岙村村口。惠德桥西北邻胡陈乡、三面山体如屏,一面港面如镜。宋时,海潮可达村口,惠德桥系通往象山县的涧流桥梁。
1126年,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政治文化重心转向东南。宋至道咸平间(995—998),陈怀其自福建迁居西岙,登科举者代不乏人。有“兄进士,弟进士,兄弟四进士”的登科盛况,又有“父御史,子御史,父子三御史”的记载。故此,宋时陈氏也被誉为“盛朝浙右无双族,大宋江南第一家”。
南宋时又相继迁来十六个族姓,而陈、郑、王、周四个族姓中更是人才辈出,官品显赫,每一姓中都有同朝京官,陈氏第十世陈吉甫(即叶梦鼎)为南宋右丞相,淮浙转运使郑霖,国子监祭酒周成童,翰林学士王良宠。度宗因其“生乎同里,仕乎同朝”,钦赐“四姓合祠”,至今“四大名宗”遗址尚存。
宋代西岙文风鼎兴,又是京官故里,村外至今留有规模宏大、墓前石像仪物俱全的南宋古墓;有始建于五代,重修于乾隆,至今香火不衰的集福寺;有倔强峥嵘的千年古柏等;还有流传于今的民间传说。传说:“宋时,潮水直达西岙村口,西岙是避风良港,酒肆茶楼鳞次栉比,金银铺就有十八家”。透过遥远的传说故事,当年西岙村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1279年,南宋灭亡,西岙古村也骤然冷落,原多族聚居的村庄,留下陈氏大族,至今约百户,三百余人口。南宋古桥也与其它古迹一样,近千年来,似乎被遗忘在静静的角落里。
如此精美的南宋古桥为何建造在这个海边小村中?
除以上的历史原因外,与本村京官关爱桑梓、热心公益之心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淮浙转运使郑霖,为民造福修建黄公渡登台桥的事迹流传至今,此善举并见于宁海“光绪县志”及“郑氏宗谱”等地方文献。
郑霖(1180—1257)登绍定二年进士,一身正气,不为奸相所拉拢,因造登台桥事,成为贾似道挟嫌报复的借口,后被杀害。今黄公渡的古桥墩依稀可见,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关于惠德桥的建造者,村里流传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捐建惠德桥的人,是在外为官的西岙人,他们为郑霖捐资建造登台桥的精神所感动,不忘报谢家乡,故捐资建惠德桥,以续前辈之愿。家乡的人感其情,故称“惠德桥”,此说颇为可信。
第二种说法,当后来理宗搞清了郑霖造登台桥并不是谋反,而是为了当地百姓,深有悔意,自责错杀了郑霖。为此,理宗特赐在郑霖故里造拱桥,以示平反。故而有经此桥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说法,这个“御赐建桥”说法有待考证。
笔者认为,本村在外官员不忘家乡,关爱桑梓之情是建造西岙古桥的主要原动力。
西岙三面环山,南对车岙港,村北有一条发源于海拔395.5米白岩山的溪流,称西岙溪(俗称“大坑”)。南宋惠德桥,就横架于村口的溪流上,这是宁海历史上一座形制最臻完美之桥。
惠德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因靠山前,俗称“山前桥”;又因桥顶栏板分三段而设,故又称“三截桥”。
远望之,如虹霓驾落碧水,近观之,如玲珑古玉生烟,似有古韵绕耳,又觉古风袭人。西岙陈氏宗谱中载有古村八景,《石桥钓月》即指惠德桥。诗云:
夜静水轮漾碧波,石梁坐钓兴如何。
纶竿临水凉生露,风雪漫天冷逼蓑。
界破蟾光余老树,惊回鸥梦是清歌。
夜深重到须携酒,对此分明李白多。
从惠德桥形制来分析,着重表现了它的宋式的力学原理。桥全长11.5米,宽4.5米,矢高3.6米,跨度7.5米。拱券由7条弧形石条分主辅券并列纵联构筑。其中四条用卯榫法多铰连接,起筋骨的作用,每块长0.53米,宽0.4米。拱券共分五段,下起第一块至第二块之间用券脸石,其上,左右各用石块筑以桥墙,外口各立桥柱。
桥墙上各嵌以龙门石,螭头四个,前伸0.5米,当地人称“石吼”。北向正中券面石上镌有“惠德桥”三字,桥面两侧各设覆莲望柱8个。柱身下部凿成榫头,稳稳插入券顶石的卯孔中。柱身两侧各凿以卯口二个,与薄腹槽形条石栏板上的榫头相契,共6块,以此来稳固整个桥栏。
再在桥两头设云头纹抱鼓石二个,亦用以卯榫法。桥两头各设踏跺二级,其上为横铺长石板。桥顶铺以6块横石板,东西两头各以一块长形条石纵向构置,用卯榫法与桥横石契合,起纵向拉紧的作用。桥面的券顶石与横石也用卯榫法。券顶石上的圭角素纹,与当地宋代大墓地枤的脚线纹完全一致。
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螭头的刻作,刀法简洁,额头与鼻梁有方折感,眼珠外突,毛发后掠,为龙子之一,与宋代陵墓石兽刻作技法相同。西边两个开口,东边两个闭口,毛发后掠、眼珠外突、额骨宽阔、鼻骨方折。
村里流传,“开口”两个是吩咐村里外出求官求财的人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平安归来;“闭口”两个则示意回家后要守国法,遵俗规、睦乡邻,不要信口开河,免受言多必失之累。
北面缺失的望柱与桥栏抱鼓石,原物找回修复,古桥已臻完善。
惠德桥,
一座未作改动的宋代石拱桥,
省内罕见,
是我省古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发现
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全省保存下来的宋代石拱桥只有2-3座,宁波地域范围内为空白,即在宁波各县范围内的其它地方,虽有宋桥,但却是木桥及石板平桥,未发现石拱桥,而且都有重建或改建史。
而惠德桥,却系原汁原味末作改动的宋代单孔石拱桥。为此说,惠德桥是省内不同形制的宋代桥梁实物例证,也是我省古桥建筑史上的重大发现。惠德桥又是南宋京官故里遗留下来的实物,可印证西岙村在南宋时期是簪缨累世之地,是人才荟萃的地方。
惠德桥
为古代交通提供了科学依据
宁海是丘陵地带,多山多涧流,历史上的桥梁不计其数。后因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保存至今的为数已不多。而原汁原味的宋代古桥梁保存至今更为难得。
西岙宋代惠德桥至今无倾圮的迹象,稳架于西岙溪之上。根据考证,惠德拱桥主要构件都未作改动,从中可以寻找到古代科学原理。
建造桥梁,首先是考虑到它的基座稳固,基础牢固,桥身才会牢靠。
选址至关重要。惠德桥在建桥前考虑到这一点。首先,它避开了山洪直接冲泻的涧流,桥址选择在溪流缓冲的地方,以避开山洪的直接冲击。
桥址基础坚实。根据考证,惠德桥址下有坚硬的岩层作为基础石。
就地取材的山岩。经过斧凿,割刻成多种形状,筑砌时,用泥浆塞缝,以使牢固。
拱券式样和力学上的三角原理。这种砌置方法,为抵御冲击力起到很好的作用。惠德桥拱券采用主辅券并列砌置法,4道为主券,每道宽0.54米,券石厚度由底到顶从0.4米渐缩至0.3米。还有3道是辅券,宽0.7米。每块石条用多铰石连接无铰石的方式打凿成弧面,主券分7节,辅券,分19节而竖向相连,成一拱圈。拱圈连接方法为多铰链连接,这种方法适宜于溪之下游冲击力减弱的地方。它十分美观,用工费钱也最多。但这种拱券,因每段券面长度长,如果不在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脱落的后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匠人就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是用龙门石,即螭头,它即可起美观的作用,又可用作重力压石。它压于第一、第二块拱券石之间,将压力传递于整个券面,免使它们向上弹起,引起脱落。
西岙惠德桥巧妙地掌握了力点,渗透着古代的力学原理,是古代科学技术在桥梁上的反映。
惠德桥
有着精湛的艺术构思
和美学艺术价值
惠德桥与宁海其它明清时期的石拱桥有所不同,它反映了宋代粗砺大气的艺术特色。
根据村史分析,惠德桥应该建造于南宋鼎盛时期,也是西岙村出仕最多之时,很大可能是由本村在外任职的京官们捐钱建造。由此也可推断他们是聘请了建桥的设计者。
而这些设计者其中或许有是攻读明经学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懂得古代力学原理,而且又将美学艺术,实用功能都考虑到设计方案之内。比如设置了龙门石,将龙门石刻作成螭头,既美观又含寓意;又如意圭角素云纹,也都出现在桥之券顶石上,既增添艺术色彩又紧固了桥身;望柱上刻作覆莲,栏板斧凿成薄腹凹形,设计匠心独具。又不失厚重的需要,又不显得笨拙和粗糙。
惠德桥,从外观来看,显得大气磅礴,又显得紧凑小巧,古朴之韵存千年而不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西岙宋代石拱桥的发现,填补了宁波地区范围内无宋石拱桥的考古空白,为研究宋代石拱桥的形制提供了实物例证。
晨䂀微露,寒门学子,
足踏桥霜赴京赶考;
夕阳西下,耕读渔樵,
身披落霞数里歌谣;
皓月当空,宿儒京官,
把酒临风诗意滔滔;
秋水伊人,斜倚栏杆,
驿马飞尘望郎捷报。
古道探古
第 6 期
作者:古 道
摄影:清 涟
编辑:紫 岚
审核:浩海紫烟
出品:聚焦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