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与新东方主义油画
在百度上查“藤田嗣治”的词条,只有一行半字,一个句号。所以在这里先把藤田嗣治的生平写一下。
明治时代,日本为融入西方所创造的国际社会极尽所能,在国家的治理制度、产业结构、交通、思想、习俗等各个方面全盘西化,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这个跟我们清末民初时期类似。"美术"一词就是明治时期创造的新词汇。
自明治时代以来,日本绘画一直分"日本画"和"西方画",日本把西方现代绘画放在了前面。 日本现在反思,认为尽管总体上是西方绘画大大影响了日本画,但是藤田嗣治却是一个例外。
明治19年,就是1886年,藤田嗣治出生于东京。那一年,印象派最后一次展览。日本的艺术家冈仓天心与费诺罗萨一起前往欧洲和美国考察西方艺术,回来后创办东京美术学校。藤田19岁在明治38年(1905)入学,黑田清辉从法国留学归来,在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教授。黑田带回来印象派的画法,日本都是学习这套画法。
藤田嗣治14岁就书面向任高级医官的父亲表达自己矢志学习绘画的意愿,表现出过人的早熟和坚定。在黑田清辉教授下,不愿意服从“不直接用黑色油彩”的戒律,表现出独立的绘画思考能力。从他毕业时画的自画像看,有点像徐悲鸿。
自画像(1910年)
据说他还热衷于“新艺术运动”(在欧洲的画派,Art Nouveau)。
1913年他赴巴黎留学。当时印象派早就停止了活动,已经功成名就垂垂老矣。从他1914年的画作看,他应该追随过毕加索的立方主义:
静物(1914年)
《藤田嗣治作品集》中介绍,藤田嗣治1913年到达巴黎,1914年就早早地造访毕加索工作室,开始学画立方主义风格。他后来看到亨利.卢梭的画,看了一晚上。回去后把从黑田清辉那里拜领来的颜料盒砸烂。估计他认识到过去在日本跟着黑田清辉学的学院派加外光派的画法,过时了。不仅如此,从卢梭的画法上他认识到人物画应该走自己的路,不能追随立方主义。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至极。
藤田新的试验是用水彩来做。根据虚构推理我们认为藤田已经准备走浮世绘的路,但是油画上不太好把握,水彩与水墨近似,容易试验。而水彩在西方又可以靠近油画。所以作为一个中间过渡的阶段,藤田很有想法。(我们在移植水墨山水到油画时,也尝试过先在水彩上画水墨淡彩的山水)。1917年他在拉博伊特画廊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都是水彩画:
其中明显的有浮世绘的特征,勾线,金地,植物动物的画法,女子的兰花指,都是浮世绘风格。继续试验到1919年。他同时在油画上试验,但是没有送展。这一段时期的油画人像,宗教题材的,都是勾线平涂,经常带有金地。但是勾线比较粗。
第一幅成功的藤田特色的裸女像是1921年的:
斜卧的裸女(1921年)
这幅画据说在沙龙展出的。模仿马奈的《奥林匹亚》,包括黑猫。这个画法的勾线进一步收细,这个细线必须是浮世绘或者国画的画家才能够运用自如。而皮肤的乳白色和接近白色的灰色表现结构,是介于西方油画人体结构色彩和浮世绘留白之间的表达方式。
这个画法使得藤田嗣治出名了,之后他画了很多这样的画。1922年的《裸卧的吉吉》轰动沙龙:
应该说藤田嗣治是采取了策略性的博弈,是有意为之,就是把浮世绘画法用到油画上。
1931年他离开法国,后来回到日本。1937年他开始用油画描绘浮世绘风格的风俗画,代表作《秋天的行事》系列,有类似于歌川广重《东海道》系列的主题。这等于开创了用油画画浮世绘的空间。
可惜的是随后二战爆发,藤田嗣治为日本军部画了几幅战争题材的油画,被作为战争动员的宣传品。二战结束藤田嗣治因此无法在日本画界呆下去,于是再一次去了法国。留下一句:“不是我抛弃日本,是日本抛弃了我。”此后他不再画日本风格日本主题,他的浮世绘油画和浮世绘风格的裸女都不再画了,他在油画上使用浮世绘笔法的力度消退。
我对藤田嗣治感兴趣起源于听说马蒂斯在藤田嗣治的展览上看了四十分钟。我不知道是哪一次展览,可能是个展。当时我虚构推理马蒂斯的《舞者》是从藤田嗣治画法上得到的灵感。在我看到藤田嗣治这本画册之后,发现自己是错的。因为藤田嗣治是1913年才到了巴黎,而马蒂斯的变法是在1905年。2018年12月底在日本大分的中央町一家小书店看到这本书,一翻之下如获至宝。那时候还没有形成“新东方主义油画”的概念,但是用国画的思维画油画,已经试验了一年多,写了《论油画里的意境》。看了藤田嗣治的作品,认识到这个实际上可能是中国和日本共同的课题,就是用各自自己的绘画思想直接到油画中去画。于是产生了“新东方主义油画”,当然这就包含了日本,或者甚至也包括朝鲜了。
历史上我们认识到藤田嗣治走的最远。由于政治的缘故,日本长期没有重视藤田嗣治。而藤田嗣治开创的道路也没有人继续。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自己,大方向跟藤田嗣治是一致的。所以藤田嗣治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先行者。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系统地移植中国画到油画。用国画的思维画油画,用油画的工具画国画。目前的阶段是昌本硕源。
在此我们郑重地向藤田嗣治表达我们的敬意。